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高屏佔比 LCD 屏、麒麟 980、3999 元的售價,HUAWEI Mate 20 是一部很有誠意的 LCD 旗艦機。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除了「劉海」、「珍珠」等異形屏的普及以及不斷拉高的屏佔比,今年手機屏幕的另外一個趨勢是全面的 OLED 化。

OLED 的意思是有機發光二極管,由於材料本身具備自發光的特性,OLED 面板在顯示時不需要像傳統的 LCD 液晶面板那樣增加背光板,可以實現真正純淨的黑色和近乎無窮高的對比度,並且面板本身通常也要比 LCD 更薄。隨著技術的成熟、行業產能的提升,OLED 屏幕正在快速取代 LCD,成為越來越多中高端手機的選擇。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 LCD 屏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相比起 OLED,LCD 屏幕在同 PPI 下通常可以提供更好的清晰度,並且由於調光方式的原因,高品質 LCD 屏幕基本不存在「頻閃」問題,在低亮度下可以提供更好的舒適度。

華為是目前不多的幾家一直堅持在旗艦產品上提供高品質 LCD 屏幕可選的手機廠商之一,過去的兩代旗艦產品 Mate 10 系列和 P20 系列都提供了 LCD、OLED 兩種屏幕版本,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屏幕。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今年的 HUAWEI Mate 20 系列也是如此,HUAWEI Mate 20 Pro/Mate 20 Pro(UD)、HUAWEI Mate 20 X 採用了 OLED 屏幕,而 HUAWEI Mate 20 用的是 LCD 屏。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HUAWEI Mate 20。

6.53 英寸屏佔比,LCD 屏中最窄的「下巴」

HUAWEI Mate 20 採用了一塊尺寸為 6.53 英寸、分辨率 2244X1080(PPI 381)的「珍珠屏」,比當前市面上常見的 6.2 或 6.3 英寸異形屏稍大一些。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和近期上市的另外一款大屏手機 iPhone XS Max 相比,HUAWEI Mate 20 的屏幕尺寸(也就是對角線長度)基本一致,不過由於 HUAWEI Mate 20 的屏幕沒有 iPhone XS Max 那麼細長,所以 HUAWEI Mate 20 屏幕要比 iPhone XS Max 略寬一些,實際的有效顯示區域也要稍大。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雖然屏幕更寬,不過憑藉著明顯更窄的左右邊框,HUAWEI Mate 20 的整機寬度和 iPhone XS Max 基本一致,配合弧度明顯的後蓋和適中的重量(188 克),HUAWEI Mate 20 拿在手上並不會有特別「巨大」的感覺。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在屏幕上下邊框的寬度上,HUAWEI Mate 20 做得要比左右稍寬一些,不過這主要是因為左右邊框實在太窄了,上下邊框本身依然很窄。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在手機頂部,可以看到聽筒的開孔,通話的音質延續了華為旗艦機的高水準,在外放時,這個聽筒還可以和底部的揚聲器一起組成雙揚聲器。聽筒的下方是一顆 2400 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位於屏幕的「珍珠」區域內,配合豐富的美顏、人像光效、虛化選項,可以提供不錯的自拍表現。

不過要說 HUAWEI Mate 20 正面外觀最出彩的地方,可能還要非「下巴」部分莫屬,我們來重點說說。

數碼圈有個流傳甚廣的說法:相比起 LCD 屏,OLED 屏幕的「下巴」可以做得更窄。在 OLED 手機中,做得最好的是蘋果,通過使用將柔性顯示面板、驅動 IC 翻折的 COP 工藝,蘋果在 iPhone X/XS/XS MAX 上做出了全球最窄的手機「下巴」。

不過 HUAWEI Mate 20 卻證明了,LCD 屏同樣可以做出超窄「下巴」,效果大家直接看圖吧。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除了出色的邊框控制,在顯示品質上,HUAWEI Mate 20 這塊屏幕表現也很出色,整體的觀感很通透,可視角也很出色,系統內置了標準、鮮豔兩種色彩模式可選,大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風格。

HUAWEI Mate 20 還內置了自然色彩顯示功能,可以根據外界環境光線的色溫實時對屏幕色彩進行調節,外界光線暖的話屏幕就變得黃一些,外界光線冷的話屏幕就變藍一點,這種變化可以讓屏幕的觀感更加接近閱讀紙張的感覺,有助於進一步降低視覺疲勞。

值得一提的是,HUAWEI Mate 20 的屏幕還採用了 RGBW 排列,在傳統的 RGB 像素之外增加了一個白色(W)像素,可以大幅度提高屏幕亮度。

在外界光線很強的情況下,HUAWEI Mate 20 可以激發出誇張的 800 尼特亮度,遠高於主流 LCD 屏的 400—600 尼特,在戶外光線很強的情況下,HUAWEI Mate 20 的屏幕依然清晰可見。

不沾指紋的玻璃後蓋

外觀上,HUAWEI Mate 20 在延續了 Mate 系列方正穩重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更加流行的元素,並在工藝上有所創新。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HUAWEI Mate 20 的後蓋採用了今年最流行的四曲面玻璃,有寶石藍、翡冷翠、亮黑色、極光色、櫻粉金五種可選,我們這部是寶石藍。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其中,在 HUAWEI Mate 20 的寶石藍、翡冷翠這兩個配色上,華為還採用了一種特別的微米級黃光蝕刻工藝,通過使用多層光學結構和微米濾光晶體,為玻璃表面增加了一些立體感的紋理,可以起到防指紋和手汗的效果。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當然,HUAWEI Mate 20 後蓋上最具標誌性的無疑就是這個號稱設計靈感來自「四眼車燈」的矩陣多焦影像系統了,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它。

超廣角、廣角、長焦,一個都不能少

大家可能還記得,華為在今年上半年發佈的 P20 Pro 上首發了後置三攝設計,這次的 HUAWEI Mate 20 系列同樣延續了三攝,不過方案有了明顯的調整。

P20 Pro 的三顆攝像頭分別是常規的廣角主攝、黑白副攝、長焦,HUAWEI Mate 20 系列保留了廣角主攝和長焦,去掉了黑白副攝,改為超廣角。通過這種方式,HUAWEI Mate 20 系列就在後置相機上實現了超廣角、廣角、長焦三個重要焦段的完整覆蓋。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HUAWEI Mate 20 系列的幾款產品採用的具體傳感器方案有所不同,定位更高的 HUAWEI Mate 20 Pro 以及 HUAWEI Mate 20 X 採用的主攝是 P20 Pro 同款的索尼 IMX600(1/1.7 英寸)。雖說沒有 IMX600 那麼誇張,不過 1/2.3 英寸的 IMX380 在主流手機中依然是絕對的「大底」,硬件素質很出色。

除此之外,HUAWEI Mate 20 另外兩顆攝像頭的分別是 1600 萬像素超廣角(17mm 焦距,f/2.2 光圈)、800 萬像素長焦(52mm,f/2.4 光圈),保留了激光輔助對焦。

關於這三顆不同焦距鏡頭在視角上的區別,大家可以參考下面這組在同一位置使用分別是用長廣角、廣角、2 倍長焦頭拍攝的照片。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功能上,AI 場景識別、手持超級夜景、專業模式、人像虛化均得以保留,同時得益於算力的大幅提升,HUAWEI Mate 20 系列還強化了視頻錄製能力,比如增加了 4K、1080P(60fps)模式下的視頻防抖,利用 NPU 實現的錄像時保留人物色彩、將背景調成黑白的 AI 人像留色功能。

不過要說 HUAWEI Mate 20 最實用的一個新功能,應該就是超級微距了。通過特殊設計的鏡頭組件,HUAWEI Mate 20 的超廣角鏡頭可以在最近 2.5 釐米的距離進行對焦,從而實現微距拍攝。華為還將超級微距融入到了常規拍照體驗中,當手機鏡頭距離拍攝物體很近的時候,手機會自動切換到超廣角頭並打開微距模式。

以下樣張均使用 HUAWEI Mate 20 在自動或夜景模式下拍攝,自動模式打開 AI 攝影大師,無額外後期。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HUAWEI Mate 20 的相機不出意外地延續了華為旗艦機的高水準,拍照體驗、成像品質都屬於沒什麼能挑的,面對天空、逆光等常見拍攝場景,AI 攝影大師可以快速地根據場景優化照片觀感。

相比以往機型,HUAWEI Mate 20 相機的最大進步在於靈活性,超廣角鏡頭的加入讓很多原來因為焦距不夠廣而拍不進來的畫面輕鬆加進來,超級微距又讓拍照多了幾分趣味性。

麒麟 980,EMUI 9.0,長續航

過去幾代的 Mate 系列上都首發了麒麟的新一代旗艦芯片,今年也是如此,HUAWEI Mate 20 系列均搭載了最新的麒麟 980。

核心製程上,麒麟 980 在安卓 SoC 中首發了臺積電的 7 納米工藝,在不到 1 平方釐米的芯片面積內集成了高達 69 億個晶體管。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CPU 上,麒麟 980 包含了 2 個最高主頻 2.6GHz 的 A76「超大核」、2 個最高主頻 1.92GHz 的 A76「大核」、4 個最高主頻 1.8GHz 的 A55「小核」,GPU 為 10 核的 Mali-G76,支持 2133MHz LPDDR4X 運行內存,NPU 升級到了雙核,內置基帶可以支持到 LTE Cat.21,支持雙卡雙 4G 雙 VoLTE。

根據華為官方提供的信息,對比麒麟 970,麒麟 980 的 CPU 性能提升了 75%,能效提升了 58%,GPU 性能提升了 46%,能效提升了 178%(劃重點,劃重點),NPU 性能提升了 226%,能效提升了 182%。

得益於 A76、Mali-G76、7 納米、雙核 NPU 等大量首發的新技術,麒麟 980 在綜合的性能、功耗表現上可以說是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對於麒麟芯片來說明,麒麟 980 可能是麒麟 950 之後升級幅度最大的一代。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實際體驗中,配合基於 Android 9.0 的 EMUI 9.0,HUAWEI Mate 20 在流暢度上的確有著明顯可以感知的提升,應用啟動的速度更快,多任務切換更迅速,遊戲場景的加載速度更迅速。

不過由於這才是麒麟 980 的初次「登場」,所以現在應該還不是它的最佳狀態,我們在體驗 HUAWEI Mate 20 的一週多時間裡就已經收到了 3 次系統更新。不出意外,在之後的系統更新中,HUAWEI Mate 20 的性能表現還會有明顯的進步。

和性能類似,目前 HUAWEI Mate 20 的續航應該也不是最理想的狀態,不過即便是 HUAWEI Mate 20 現在的表現,也已經是我近期用過的續航最好的旗艦機了,屬於重度使用一天沒問題,正常用晚上還有結餘的水準。

除了 4000 毫安時的大電池,HUAWEI Mate 20 續航優秀的另外一個原因應該就是麒麟 980 的低功耗了。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充電方面,HUAWEI Mate 20 搭載的是 22.5W 的 SuperCharge 超級快充,通過了德國萊茵 TÜV 集團的安全認證。實測使用原裝適配器,在手機沒電自動關機狀態下,半小時可以充到 56%,40 分鐘可以充到 70%。

低調全面的 LCD 旗艦

今年的 HUAWEI Mate 20 系列實際包含了 4 款產品,分別是本文的主角 HUAWEI Mate 20、採用曲面屏和 3D 結構光的 HUAWEI Mate 20 Pro、配備 7.2 英寸「巨屏」的 HUAWEI Mate 20 X 以及 HUAWEI Mate 20 RS 保時捷設計。

華為Mate 20 體驗:年度最佳 LCD 旗艦

在這些產品中,HUAWEI Mate 20 可能是相對最「低調」的那個,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它缺少亮點。旗艦機中難得一見的高屏佔比 LCD 屏幕,性能優異功耗更低的麒麟 980、可以滿足一整天重度使用的 4000 毫安時電池、成像品質優秀同時焦段覆蓋範圍更廣的後置三攝,這些都讓 HUAWEI Mate 20 是一款非常均衡、全面的旗艦手機。

HUAWEI Mate 20 提供了 6GB+64GB、6GB+128GB 兩個存儲容量,定價分別是 3999 元和 4499 元,和去年同期的 HUAWEI Mate 10 基本保持了一致。在今年手機行業集體大漲價的情況下,HUAWEI Mate 20 的定價顯得多了一份誠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