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生活再苦也不能缺了孩子的書房,否則……

在知乎上面看到一個投票,問題是裝修房子有沒有必要給孩子留一個書房,結果52.78%的人認為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書房,33.33%的人認為沒有必要,另外還有13.89%的人正在計劃中!所以在中國人看來,孩子有自己的書房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在日本,家長的想法又大相徑庭!

梁實秋:生活再苦也不能缺了孩子的書房,否則……


無書房就是“不以孩子為先”?


很多日本家庭都沒有專門供孩子學習、讀書的書房,即便家裡有書房,也是給大人們專用的。孩子平時讀書學習都在客廳等公開空間裡進行。很多中國人可能並不理解日本家庭這種“不以孩子為先”的做法,沒有書房,孩子學習多不方便呀!


梁實秋:生活再苦也不能缺了孩子的書房,否則……



直到聽了日本男主人對此所做的解釋,才恍然大悟,小編也表示非常贊同。

男主人說,家裡不給孩子專門的書房,恰恰是為了孩子好。

首先,一家一般只有一個書房,給孩子了,父親下班後就只能在客廳裡度過。

又因為客廳是公開空間,父親沒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間,因此很少能靜下來看書或從事其他工作上的事情。


梁實秋:生活再苦也不能缺了孩子的書房,否則……



再看看妻子正在廚房裡忙碌著(日本妻子很多都是家庭主婦),完全沒工夫搭理自己,因此他們大都只能選擇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打發時間。長此以往便會形成一回到家裡就看電視的惡習,甚至一直看到深夜,因為他們實在是沒地方去,又不想太早睡覺。

老坐在電視機前,時間一長,人就會顯得很疲倦、沒精氣神,甚至不願多思考。這會讓孩子對父親的體諒和尊重感慢慢消失,孩子會覺得父親回到家裡,只知道看電視,父親的權威在孩子心中便會跟著下降。


梁實秋:生活再苦也不能缺了孩子的書房,否則……



其次,給孩子一個專門的書房,父母們本以為孩子會在裡面好好看書學習,但實際上,絕大多數情況都並非如此,很多孩子正好借用書房的庇護,關起門來以學習為幌子,躲在裡面偷偷玩電腦遊戲,或者用手機跟朋友聊天等等,而這些父母則無法監督。

再次,會助長孩子在家庭中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壞毛病。

因為很多家長都會等飯菜上桌後,才叫書房裡的孩子出來吃飯,這樣孩子便無法見證父母準備飯菜時的辛苦,不珍惜來之不易的飯菜,反而覺得自己最重要——“如果我不出來,家裡就開不了飯,全家人都得等我”。


梁實秋:生活再苦也不能缺了孩子的書房,否則……



男主人還進一步解釋說,其實,以上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孩子一旦有了書房,則非常不便於他們與其他家庭成員,特別是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交流。因為很多孩子吃完飯後便會立即說,“我去書房看書了”,不會主動擔當起收拾餐桌、洗碗的勞動,與父母也不多說話,沉浸在自己的小屋裡,時間一長便造成與父母之間的嚴重代溝。

聽完這個解釋,小編覺得孩子無書房貌似挺合乎情理!

沒有書房的家庭都是悲哀的


在我們小時候,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書房是多麼奢侈的夢想!小時候家裡窮,有個自己寫作業的書桌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也算是屬於自己的一個空間,但是現在在中國,孩子有自己安靜的、不受干擾的學習房間,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梁實秋:生活再苦也不能缺了孩子的書房,否則……



經歷過學習教育匱乏時期的朋友,太明白,一個書房的意義不僅僅是給自己騰出一片獨立的地方,更在於有了孩子以後,對他的教育成長的陪伴。

一開始和孩子隔鄰而坐,你靜心的工作著,他學會了安生的坐住。

再長大一些,在你看書的時候,他也在一旁寫字和畫畫,即使有不學習的時候,他也習慣了就在書房裡玩玩具,陪著你。


梁實秋:生活再苦也不能缺了孩子的書房,否則……



後來我們看的書越來越多,他書架上的書也開始琳琅滿目。他從一字不識,到學會在你講故事前自己先預覽書本,再到後來形成了睡前自己挑書看書的習慣。

你和孩子之間就像密友一樣從書房開始度過了這些年來瑣碎的日子,你們開始有了默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身處同一個書房卻互不打擾,在尊重對方的界限裡,更深入的感知到彼此的存在與變化。

書房讓家長與孩子之間滋生出一種習慣和敬畏,在孩子的教育和引導中,他很多良好的習慣和安定的內心,無不收穫於此。


梁實秋:生活再苦也不能缺了孩子的書房,否則……



也許你無法確定,他未來是否會成為一個學習優良的孩子,但至少可以保證的是,他在書房裡形成的諸多良好習慣,讓你在引導他的過程中保持輕鬆愉快,你不必擔心他會跑出來搞事情,不必糾結於他不學習不思考,也不必擔憂他無法自律失去分寸。

當你把一份獨立的權利放到他的手中,他慢慢學會事事為自己負責,這一切開始於書房,開啟他將不比誰差的人生。


梁實秋:生活再苦也不能缺了孩子的書房,否則……



當然,書房不只侷限於一個小房間,任何一個你想要讓它成為書房的地方,都能成為你眼中的書房,重要的是你如何造就這個地方,才能讓人安之若素,覺知和思考生活,從這裡完成人生成長的意義。

中國著名散文家、學者、翻譯家梁實秋先生也倡議:每個孩子都該有張書桌,每個家庭都該有個書房。


梁實秋:生活再苦也不能缺了孩子的書房,否則……



沒有書房的家庭都是悲哀的!沒有書房,孩子就可能沒有閱讀量和閱讀習慣,而閱讀量和閱讀習慣影響著孩子一生的命運!

日本的做法,看似不以孩子為先,不替孩子著想,實則是處處在替孩子著想,但是書房能夠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也是事實!所以,孩子到底需不需要一個書房,中國家長值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