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孩子考了7分,你怎麼辦?

昨天看見一篇微博:【爸爸#放煙花慶祝兒子考7分#:以前都考0分,進步很大!】11月8日,為慶祝兒子考了7分,(江蘇省)宿遷周先生竟放了一車煙花慶祝。周先生說,兒子經常考零分,這次考了7分不容易,就買了1千元煙花來慶祝激勵孩子,經過激勵兒子已經能考到57分了。網友:考7分我爸只會用皮帶激勵我。


如果你家孩子考了7分,你怎麼辦?


想到了我們還在上幼兒園中班的兒子,不禁問他爸:“要是你兒子上小學只考7分,你怎麼辦”?他爸很淡定地說“無所謂”,這也許是他相信自己兒子不會出現這樣狀況的過於自信的表現。

我其實也是很自信的,但萬一以後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或者說出現考試成績很糟糕的狀況,我該怎麼辦呢?該怎樣面對孩子的成績?又該怎樣鼓勵和引導呢?


如果你家孩子考了7分,你怎麼辦?


首先,面對孩子的成績,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家長:

Ø 面對孩子的成績,一些家長們不會喜形於色,而是真誠地肯定孩子做出的努力。面對孩子的問題會心平氣和地以孩子為主導家長輔助的方式來探討原因,進而提出孩子樂意接受的嚴格要求,並一同找到建設性的方法,給孩子改進的時間。最後,理性評價,提出希望,引導孩子找出進步的新起點和動力。這樣讓孩子有被信任、重視和關愛的感覺,也更願意接受家長的監督。

Ø 一些家長在學校老師面前可能會和顏悅色,回家後,巴掌和辱罵劈頭蓋臉撲向孩子,盡家長之能事讓孩子無地自容。

Ø 一些家長回家後鬱鬱寡歡,在孩子面前長吁短嘆。別說幫助孩子建立信心了,家長自己都找不到信心。這種做法會給懂事的孩子帶來更沉重的心理負擔,讓他們更加不知所措、更加沒有信心。

Ø 一些家長面對孩子的好成績,一味強調是孩子聰明,進而自我得意,時間一長,孩子也會覺得是自己聰明,不用努力也能取得好成績,不再付出,造成成績下降。

Ø 一些家長回家後,什麼表示也沒有,因為他覺得學校不錯、老師不錯、孩子也不錯。這是最理想的狀態。

可以看出,家長的不同表現會培養出不同的孩子。那麼我們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和方法來對待考試後的孩子呢?


如果你家孩子考了7分,你怎麼辦?


1.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過於激動。

家長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躁不怒、不悲不氣,這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家長們不妨在找孩子開小會前,先寫個會議規劃,列個框架。排除於事無補的責備和安排。標註儘量避免的、標註一定要提到的、標註要幫孩子找到的問題所在點,標註自己的一些中肯意見和建議。

2. 儘可能地進行客觀分析,不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對孩子的教育,其實是尊重與愛的教育。

要想孩子愛與尊重你、愛與尊重身邊人,首先,家長自己要先做到這一點。不論什麼時候,都不要用" 笨 "、" 沒出息 "、" 沒指望 " 這樣的帶有挖苦意味的批評性語言,孩子成績差的時候也是如此。這並不是一種建設性的做法,反而是摧毀式的,摧毀的可能不止孩子的上進心、守護榮譽的榮譽心、更有可能是他對你的愛。

對孩子的“說教”,快說不如慢說,大聲說不如小聲說,多說不如少說,少說不如不說。如果你還是個嘮叨的父母,一定更要加強管住自己的嘴,想想時不時縈繞在耳邊的蒼蠅蚊子聲的心情、想想悟空被唐僧念緊箍咒的心情,那就是你毫無意義在孩子身邊嘮嘮叨叨時孩子的心情。可以停一停了。認真鄭重地說一遍,孩子會記住的,多說無益。

3. 讓孩子給出詳細的分析說明。讓孩子在學習這件事裡找到主人翁的位置。

學習首先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在這件事裡從始至終都應該起到主導作用。家長們要做的是,陪伴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陪伴孩子做得越來越好。

4. 用同理心真誠地肯定孩子的優點。和孩子一起找到並抓住問題癥結所在,刨根問底。

例如,有的家長反映,以前孩子做過與試卷中的題目類似的試題,都做對了,但是考試時出現了錯誤,家長認為是粗心,其實如果進一步分析,就能發現兩次做題的區別,之前是孩子在家長幫助讀題、分析時做的,考試時是學生自己做的,家長讀題時往往有意無意就起到了幫助孩子理解的效果,這說明孩子獨立審題的能力還有待加強。家長們應當注意,粗心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孩子能力方面的欠缺,如果不及時把欠缺的能力補齊,學習問題將越來越多。

5. 給孩子以積極正面的引導,找出建設性的建議和意見,引導孩子制定出切實可執行的整改計劃,並最後協同孩子落實好。

無論碰見什麼問題,基本的思路都該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考試成績方面,在孩子為主導的情況下,引導孩子找到問題所在、問題根源所在,引導孩子針對問題提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在孩子也樂於認可的情況下,一起實施,最終取得的勝利,一定能讓孩子倍感自信和驕傲,也能逐漸形成正能量的循環。

最後家長們要關注的不應該是成績、而是成績背後所反映出的問題。無非是孩子對知識和技能的把握度,或是找到自己在群體的位置。就中考和高考這類選拔類考試來說,後一個是根本。所以分數是否好看是沒有意義的,排名才有意義。小學的成績,只要不掉隊,雙百也是沒有意義的。成績沒有偶然和粗心,就是能力和態度的反映。對於偶爾的上升下降幾名、或者提高減少的分數,家長不必太過驚慌。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借考差的這個情況,分析問題,一步步解決問題,下一次或者下下次也許就好了。


如果你家孩子考了7分,你怎麼辦?


家長們還要站在更大的格局上看待孩子的成績:小升初,中考,高考,各種考不過是人生重大結點,是一個個選擇的機會,而不是決定性的考試。把眼光放長遠,就知道,一次的成績決定不了什麼,重要的是如何看一次次成績之間的關係。成績代表以前學習的成敗得失,哪些導致進步?需要今後發揚光大;哪些導致落後或原地踏地?以後要如何改進……諸如此類,相信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