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為什麼不說“下廁所”而說“上廁所”嗎?


據說,古代的時候,人們為了積糞,就把廁所架在豬圈上。因此,人們若是如廁,必須拾階而上,所以,流傳下來“上廁所”一詞。雖然現在家家都有了抽水馬桶,已經遠離了豬和豬圈,也不用再登高爬梯,可“上廁所”這個詞依然活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這件東漢灰陶帶廁豬圈的二層“廁所”,在外牆上還進行了一番“裝飾”。

很顯然,比起前面的兩件來,這個“廁所”外裝修很華麗。

“廁所”裡面其實和現在的旱廁也沒太大區別,這件漢代綠釉陶豬圈正好缺失了“廁所”圍牆以上的部分,但是“廁坑”依然清晰可見。

沒有了“廁所”的上層建築,只有“廁坑”依舊。

這件漢代灰陶帶廁豬圈的“廁所”外面,還有一個“廁坑”,這是比較奇怪的,日常非緊急情況下,人們是不會在如此不私密的地方上廁所。

這件也是“廁所”外面單挖了個廁坑,不說遮羞,單是安全就成問題,萬一掉下去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故而,想來是為了向觀眾展示“廁坑”而把“廁所”挪了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