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狗不拴繩就像“光膀子”去開會?親,幸好你沒遇到“範廷召”

“我家寶寶不咬人,沒事的!”

碰到撒歡的狗,其狗主人常常拿這個理由搪塞臉色鐵青的路人。

這還不是最尷尬的。

有一次遛彎,碰到一個只吃過幾次飯的朋友。沒聊兩句,她衝著花叢大聲呼喚起來,見沒有反應,又接著“來吃肉肉了”,“來喝奶粉了”,“再不來媽媽要生氣了哦”。

我尷尬的立在原地,心裡的預感越來越強烈。果然,在花叢裡竄出一隻四條腿的物事,衝到朋友懷裡,狂舔其臉。

朋友咯咯笑著,那場面要多溫馨有多溫馨。而我只是擔心,這條狗剛才自己有沒有吃什麼不該吃卻改不了吃的東西。


遛狗不拴繩就像“光膀子”去開會?親,幸好你沒遇到“範廷召”


親熱完之後,朋友抱著狗面向我,“快,叫叔叔!”

我又尷尬在當場,牽動嘴角算是笑了笑,那句“這孩子真乖”的客套話,怎麼也說不出口。

雖然我知道自己應該算是被罵了,但是人家狗媽媽都作賤了自己,我還能說什麼?

只好回了一句:“我侄子不少,就是沒有全身長毛的,這下齊了。”

朋友不樂意了:“說什麼呢?我家寶寶可是女孩子!”

你狠!

我又問:“你不拴起來,不怕它嚇到小孩子嗎?”

朋友臉色更難看:“我家寶寶從來不咬人的,可乖了!”

我無言以對,余光中,好像她懷中的“寶寶”,向我露出兩顆鋒利的尖牙,笑了一下。


遛狗不拴繩就像“光膀子”去開會?親,幸好你沒遇到“範廷召”


這段時間,網絡上關於狗傷人和人傷狗的事情,就像黃河裡的漩渦,一個還沒消失,另一個已經越漩越深。

大多數,都是不拴狗繩引發的。

像那個揚言要報復受害者的網紅,已經把狗品和人品緊密聯繫在一起,且演繹到極致;再有那個沒拴的狗亂跑被車軋傷,狗主卻要求車主賠償醫療費。

類似事件不勝枚舉,舉來都費勁。但是事件中的狗主人,儼然是把狗當成一家人看待,毫無區別。

試想,他們誰願意和“家人”散步,還給“家人”套個繩子?


遛狗不拴繩就像“光膀子”去開會?親,幸好你沒遇到“範廷召”


只不過這個“家人”,似乎不怎麼懂人事兒,否則也不會有車還橫穿馬路,看見孕婦也上去湊湊,還故意嚇唬小孩子了。

所以,這些沒有束縛卻能在公共場合為所欲為的“寵物”,在其他人眼中,就是“動物”而已。

愛護動物,保護動物,但也不能讓一隻動物,解放天性,在人類社會中為所欲為。你的愛,也不能建立在其他人之危險的基礎上。

不拴繩子就出來遛狗,其實和一個人“光膀子”去單位開會一樣。

試想領導在臺上部署工作,下面所有人西裝革履,正襟危坐。

這時候一個人光著膀子溜達進來,坐在自己位子上,打開筆記本,點了一支菸。面對眾人訝異的目光,以及領導鐵青的臉龐,他吐了一口痰:“我不打擾你們,你繼續。”

他是沒上臺掀翻領導的演講臺,但是卻破壞了整個會場的氣氛,講的講不下去,聽的聽不進去,還得吸他的二手菸。

遛狗不拴繩也是一樣,你的狗是沒有每次都咬人,卻因為它的無禮搗亂,破壞了別人散步的心情,還讓擦肩而過的路人,暴露在被咬的風險中。


遛狗不拴繩就像“光膀子”去開會?親,幸好你沒遇到“範廷召”


宋朝有名猛將,是個狠角色,名字叫範廷召。

少年時手刃殺父仇人,一生殺敵無數,75歲高齡又被朝廷徵召,一戰殺敵三萬,讓契丹軍隊聞風喪膽。

如此猛將,也有自己的個性。最明顯的就是他特別討厭兩種動物,一種是天上飛著的禽類,一種是地上叫喚的驢子,見了沒二話,必殺之。

想來飛鳥也沒拉屎在他頭上,叫驢也沒次次打擾他清夢,只是他看不順眼而已。

幾百年前有範廷召怒殺叫驢,幾百年後的現在,未必沒有“張廷召”、“王廷召”怒打野狗。不拴繩子的寵物狗,和野狗也差不多少。

如果有“不拴繩子我樂意”,那麼也可以有“專打惡狗沒商量”。如果還想讓自己狗狗在公共場合享受自由自在,咬人唬人擾人還一笑了之,那麼小心了,別碰上“範廷召”。


遛狗不拴繩就像“光膀子”去開會?親,幸好你沒遇到“範廷召”


狗是動物裡面對人類最忠誠的物種之一,而它的忠誠是區分對象的。

有的狗能替主人擋子彈,而對想傷害主人的敵人,它也能毫不猶豫撲上去撕咬。

狗與人不同,狗畢竟智商達不到成年人的程度,它還無法區分那個與主人推搡的“陌生人”,是在搶主人東西,還是客氣地與主人推讓一根香菸。既然無法區分,它可能把所有靠近主人的陌生人,都當成敵人對待。

狗與狗不同,它們的靈性多少與生俱來。有的狗可以訓練成緝毒犬、導盲犬,有的狗卻只會見人就叫,見肉就吃,俗稱“傻狗”。所以不願給狗狗拴上繩子再遛彎的人,也不要把別人的安全,寄託在狗的“靈性”上。

在此呼籲:拴條繩子不費勁,狗繩也沒多少錢;萬一咬傷無辜人,賠了狗狗又賠錢。

(恩~好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