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評論》丨熔爐或內戰:移民之子反對開放邊境的理由

《国家评论》丨熔炉或内战:移民之子反对开放边境的理由

美國:移民之國

法意導言

《国家评论》丨熔炉或内战:移民之子反对开放边境的理由

2014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出臺移民新政,使得在美國境內居住五年以上的非法移民免遭驅逐出境,引發社會熱議。本文指出奧巴馬行政命令的不足,並在開放或封閉邊境兩個極端之間提出解決方案,主張只有致力於融合、同化所有移民,將其納入美國主流文化,重塑民族大熔爐,才能避免更多危險。本文作者裡翰·薩拉姆(Reihan Salam)是《國家評論》雜誌(National Reivew)的執行編輯,也是國家評論協會的政策研究員。本文節選自他的新書《熔爐或內戰:移民之子反對開放邊境的理由》(Melting Pot or Civil War: A Son of Immigrants Makes the Case against Open Borders)。

《国家评论》丨熔炉或内战:移民之子反对开放边境的理由

熔爐或內戰:

移民之子反對開放邊境的理由

《国家评论》丨熔炉或内战:移民之子反对开放边境的理由

圖為網站文章截圖

圖片來源:https://www.nationalreview.com

奧巴馬總統說:“《聖經》告訴我們,我們不應該壓迫一個陌生人,因為我們曾經也是陌生人,人同此心。我們的祖先作為陌生人,無論是是穿越大西洋、太平洋,還是跨過格蘭德河(the Rio Grande),來到這裡只是因為這個國家歡迎他們,並教導他們,成為一個美國人,不僅僅關乎其外表、姓氏抑或信仰。讓美國人之所以成為美國人的,是我們對理想的共同承諾,即所有人生而平等,所有人都有機會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創造生活。”

奧巴馬的一大傑出才能,就是他無與倫比的語言修辭能力。2014年,他宣佈對非法移民驅逐出境進行救濟的行政命令。如果不同意他的觀點,就不僅是反對他對某一特定政策的成本和收益的看法,更變成了壓迫陌生人,正如《聖經》告誡我們的那樣,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然而,這位前總統的講話中有一個小小破綻。在呼籲他的同胞歡迎到美國來改善生活的數以百萬計的陌生人的同時,他還堅稱,他的行政措施只是保護那些在這個國家非法居住五年或更長時間的人。此外,它也不適用於那些將來可能在美國非法定居的人。

但是,那些在這個國家呆了四年的人,肯定也是值得我們同情的陌生人。在讚揚那些在低薪崗位上辛勤工作、在教堂裡做禮拜的非法移民之後,奧巴馬總統必須明白,全世界有數千萬人願意這樣做,即使要冒著生命危險。根據一項調查,全世界大約有7億人想要永久移居其他國家,其中1.65億人說他們的第一選擇是移居美國。我猜絕大多數有抱負的移民都是正人君子,他們對我們沒有惡意。如果將《聖經》禁止壓迫陌生人的禁令作為移民政策的指針,那麼,我們究竟為什麼要設置任何限制呢?

《国家评论》丨熔炉或内战:移民之子反对开放边境的理由

貝拉克·奧巴馬

奧巴馬的豪言壯語為支持開放邊境的浪漫主義者提供支持,也為反對方蠱惑人心的聲音提供了幫助,這其中甚至包括他在白宮的繼任者特朗普總統。這些力量疊加,幾乎不可能達成一項持久妥協的移民方案。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奧巴馬有一個與眾不同、更加有力的論據可供使用,那就是,他為之提供驅逐出境救濟的年輕人根本就不是陌生人。由於我們幾十年來未能執行移民法,這是一種有利於無良低薪僱主的安排,已使這些非法移民成為我們社區的一部分。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對非法移民正確行事,並堅決執行這一政策,奧巴馬在上任之初也是如此表示,但主張開放邊境的活動人士在奧巴馬總統任期後期卻憤怒地予以拒絕。其結果是,

在21世紀最初十年得到自由派和中間派共同支持的移民政策,如今經常被指責為絕對不可接受。

《国家评论》丨熔炉或内战:移民之子反对开放边境的理由

反對非法移民的群眾遊行

移民政策並不在於對非法移民熱情歡迎或一味排斥。沒有絕對開放的邊境,大多數支持更加開放邊境的人,至少聲稱反對絕對開放邊境,這是一種折中觀點。

不管是否願意,我們都需要對相互排斥的利益和道德進行權衡,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調整做法。

在過去的幾年裡,當低技能工人的勞動力市場前景光明,而艱難度日的工薪階層移民數量驟減的時候,移民政策可能是有意義的,但在今天卻是時易世變。

在下面的章節中,我將提出一系列超越開放或封閉邊境的選擇。我首先要解釋的是,如果我們找不到讓美國重新成為民族大熔爐的方法,美國將面臨怎樣的危險。然後,我將論述,我們需要以多代人的視角來看待移民問題。有一些政策可能在我們對移民子女問題漠不關心時具有意義,但在認識到我們的未來取決於後代福祉時,就沒有價值了。

《国家评论》丨熔炉或内战:移民之子反对开放边境的理由

美國“大熔爐”

坦率地說,我開出的藥方不僅對政府要求很高,對我們所有公民而言也更是如此。只有在我們充分致力於移民融合和同化的情況下,我們才能接納他們。我們的首要任務,應該是確保新移民和他們的親人能夠成為美國主流社會的一部分,而不是對這些在貧困的少數民族聚居區飽受煎熬的數百萬人熟視無睹。這意味著培育經濟機會和更具包容性的美國文化認同。這意味著抵制階級分層和族群分裂。移民的總體比率、移民帶來的文化和社會資本以及移民流入的技能構成,所有這些作為一個整體,都有助於我們實現這一宏偉目標。

歸根結底,我想要的是一個所有公民都能正確行事的國家。美國以前經歷過充滿挑戰的時期,當時大批城市移民的不滿似乎可能會顛覆既定社會秩序,而年長的本地人和年輕的新移民則陷入了文化衝突的泥潭。然而,在前幾代人中,至少我們的一些領導人有智慧付出必要的代價,將一個分裂的國家重新團結在一起。如同羅斯福新政者(the New Dealers)採取的方法,將孤立分散社區的移民子女與當地人及被奴役者的後代聯繫起來一樣,我們也需要把富有移民社區(比如我成長的地方)的命運與內陸地區(沿海地區的多樣性經常受到懷疑)聯繫起來。

Michael Kruse,The Weekend at Yale That Changed American Politics,Politico Magazine,September/October 2018

網絡鏈接:

https://www.politico.com/magazine/story/2018/08/27/federalist-society-yale-history-conservative-law-court-219608

譯者介紹

《国家评论》丨熔炉或内战:移民之子反对开放边境的理由

吳彤

中央民族大學2015級民族學專業本科生。法意讀書編譯組成員。

熱愛翻譯和閱讀,希望在田野中聆聽他者,在不同文化的體驗中感知世界。

法意薦書

親,還在公眾號上搜索法意推送的編譯文章嗎?現在不需要了!從2016年開始,法意編譯的精華文章已經整理出版了!目前我們已經出版了《法意看世界(2016年卷)》,與此同時,2017年的編譯合輯也在整理之中,相信不久就會上市。

《国家评论》丨熔炉或内战:移民之子反对开放边境的理由

《法意看世界(2016年卷)

——西方的危機與美國的重建》

主編:孔元 彭飛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法意看世界》集合了當代歐美世界最新的思想討論,是瞭解當代政治思想走向不可多得的作品,也具備較多的收藏和資料文獻價值。寒來暑往,冬去春來,法意願意做您的一扇窗戶,幫您觀察記錄外面的世界。您可點擊《法意看世界》出版|記錄動盪世界的“思想年鑑”瞭解詳情,如果您感受到這份溫馨體貼,那就點擊“閱讀原文”,剁手支持我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