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為女兒手繪《流浪地球》走紅:希望能幫她更好理解

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姝)《流浪地球》自大年初一上映後熱度不減。近日,一位父親為女兒手繪的6張有關這部電影的講解圖走紅,被稱為“硬核爸爸”“別人家的爸爸”。據瞭解,手繪圖的作者為王元卓,是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一名研究生導師。2月13日,他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起初是為幫助女兒梳理電影內容,輔助理解,“我想女兒的困惑一定也會有別的孩子遇到,所以就把圖朋友圈,希望對別的孩子也有幫助。”

父亲为女儿手绘《流浪地球》走红:希望能帮她更好理解

王元卓手繪的《流浪地球》講解圖。受訪者供圖

“女兒的困惑別的孩子也會遇到”

太陽系由哪些行星構成?太陽、木星、地球有什麼樣的關係?太陽的核聚變反應是如何發生的?引力彈弓效應如何通俗理解?對於這些問題,王元卓一邊畫圖,一邊用文字註解,就這樣將理論知識通過圖像作出瞭解釋。

王元卓表示,大年初三,他帶著兩個女兒去觀影。結束後,他覺得這部電影不錯。“以前科幻電影都是美國大片,裡面的素材都來自美國,地名也都是華盛頓、舊金山這些,和孩子們的生活有些遠。而這部電影提到的地方是北京、上海,都在孩子們身邊。所以回到家後,恰好大女兒有作文寒假作業,我就想這題材不錯,適合她寫。”

但王元卓沒想到,10歲的女兒告訴他,這部電影她沒看懂。“這讓我覺得有點意外,但後來想想也是情理之中,電影裡許多知識超越了孩子理解能力,所以我就想再給她把電影的內容梳理一遍。”抱著這樣的想法,王元卓拿起紙筆,一邊給孩子畫圖講解,一邊用文字記錄關鍵知識點,於是便有了網傳的那6幅手繪講解圖。

經多家媒體轉載,這份手繪講解圖獲數萬人評論點贊。《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也在自己的微博進行了轉發。

“這是我沒想到的,講解圖本來就是為孩子梳理電影內容時的隨筆。我想女兒的困惑一定也會有別的孩子遇到,所以就把圖朋友圈,希望對別的孩子也有幫助。”王元卓告訴新京報記者,圖裡數據是他講解時根據印象寫的,可能有的並不精確,但能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

“實際上她也就理解了30%,很多東西需要反覆講,你和她說的知識點有可能她沒有理解,也有可能她還沉浸在上一個問題中根本沒有聽到,這都是正常的。反覆講,讓她能理解一些名詞、一些物理現象,這就夠了。”

父亲为女儿手绘《流浪地球》走红:希望能帮她更好理解

王元卓6年創作了7本記錄女兒們生活的書冊。受訪者供圖

日常記錄孩子們的生活:“想要給她們更好的陪伴”

收到點贊後,作為科研工作者的王元卓也被問及如何給青少年進行類似的科普講解。有不少網友問他,最後一張圖中他給女兒提出的“被推離木星的地球能獲得第三宇宙的速度嗎?”“地球溫度驟降,大氣稀薄與其他類地行星還有何區別?”“擺脫木星的地球是否有可能遇到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威脅”“流浪中的地球是否可能存在實時通訊?”這4個問題正確答案到底是什麼。

王元卓說,他留的這些問題並非作業,而是想趁熱打鐵讓女兒繼續翻查資料去思考。“問題本身就沒標準答案,孩子在她的理解範圍內給一個合理的解釋就好。”

2019年的第一天,一本200多頁,記錄女兒們2018年生活的書已製作完畢。這已經是王元卓印製的第7本書,通過照片、文字、手繪圖記錄孩子們成長點滴、喜怒哀樂。

王元卓的朋友圈也記錄了他和女兒們的日常生活。臘月二十三製作臘八蒜、臘月二十五繪製年葫蘆、臘月二十九迎新寫福字……這些年俗活動在王元卓家裡已經持續多年。

“我小時候過年張燈結綵,早早就盼著新年,但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過年就是放假了,吃的穿的還和平時一樣。我希望通過這種有儀式感的活動讓她們感受到年味兒。因為工作忙,我能帶孩子的時間很少,但儘量有限的時間裡給予她們更好的陪伴。”

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