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節檔電影票房的飆升,看中國年味的變遷!春節已無處可去了嗎

在最有價值的平臺,做最有價值的事,做股民喜歡的自媒體

從春節檔電影票房的飆升,看中國年味的變遷!春節已無處可去了嗎

全民看電影成為過年潮流,電影院已是家人歡聚中國年的重要娛樂地點。多家機構監測數據顯示,“史上最擠春節檔”在大年初一就正式拉開八部電影爭奪票房的序幕,當天票房逾14億元,打破了去年同期12.8億元的單日曆史記錄。今年春節檔期的電影總票房已超過50億元。

是不是現在過年已無處可去,無物可玩了呢?記憶中的春節是這樣的:

50年代春節記憶:

黑白定格的不是歷史,而是那時候人們的快樂,對生活的熱愛,眼神裡沒有慾望,大家都一樣,你有我有,你沒有我也沒有

從春節檔電影票房的飆升,看中國年味的變遷!春節已無處可去了嗎

廟會,似乎只有廟會,才有年味

從春節檔電影票房的飆升,看中國年味的變遷!春節已無處可去了嗎

50年代的香港,春節時正在舞龍的孩子們,歡聲笑語,特別開心。

從春節檔電影票房的飆升,看中國年味的變遷!春節已無處可去了嗎

村民聚在一起收聽錄音機,那時能聽上收音機,都是很奢侈的事了

60-70年代的春節:

從春節檔電影票房的飆升,看中國年味的變遷!春節已無處可去了嗎

這大冰糖葫蘆串起了一代人的記憶,冰封在歲月的長河中,那時候,吃串冰糖葫蘆也要等上一年。

從春節檔電影票房的飆升,看中國年味的變遷!春節已無處可去了嗎

1978年的春節,北京百貨大樓第一次在門前廣場設立年貨攤點。全國勞模張秉貴為顧客服務

從春節檔電影票房的飆升,看中國年味的變遷!春節已無處可去了嗎

又是廟會,照片中的媽媽現在已是耄耋之年了吧,小娃也是古稀之年了,那時候的年味依舊沒變。

80年代是個分界線,尤其是春晚的出現:

從春節檔電影票房的飆升,看中國年味的變遷!春節已無處可去了嗎

費翔那是還是漂亮小夥,冬天裡的一把火

從春節檔電影票房的飆升,看中國年味的變遷!春節已無處可去了嗎

俺叫魏淑芬......

從春節檔電影票房的飆升,看中國年味的變遷!春節已無處可去了嗎

改革開放的前沿廣州,依舊是春意盎然,色彩繽紛了

時光如白駒過隙,不經意間,一代一代的人新舊更替,唯一不變的是春節回家過年,可是現在的年味,怎麼也比不上從前,那是傳統,是中國人血液中與生俱來的一種情懷,現在被各種票房弄得銅臭味十足,數據永遠不能替代的是我們傳統中那濃濃的年味,雖簡陋,卻溫暖。雖久遠,卻醇厚......

真心心疼現在的孩子三分鐘!紅包鼓了,思想癟了。

(所有照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人,妥善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