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成精神的傳承者-宋鵬程

鐵成精神的傳承者

---記中鐵一局電務公司廣州地鐵21號線信號工程項目經理宋鵬程

10年來,他累計為企業創效1000餘萬元,解決施工管理難題100多個,他帶領的QC小組獲鐵道部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稱號,主持的QC課題獲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一等獎,參建的杭州地鐵1號線信號項目獲得杭州市13項大獎。他負責的廣州地鐵6號線二期項目先後榮獲“2016年度廣州軌道交通工程勞動競賽優秀施工項目部”“廣州市建設工程優質獎”“全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優秀成果”,個人被譽為廣州地鐵集團“先進建設者”。

他叫宋鵬程,34歲,個頭不高,一張典型的“國字臉”令人記憶深刻,現任中鐵一局電務公司七分公司副經理、廣州地鐵21號線信號項目經理。由於他待人親切、做事老道,深得大家信任,所以大家都愛稱他“老宋”,而他的領導杜曉明卻評價說:“這孩子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喜歡把活兒幹到極致,有著像竇師傅一樣的工匠精神。”

不斷學習成就自我

1984年,宋鵬程出生於四川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小時候的他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好在他的母親態度強硬,生拉硬拽地將他送進了學校。上大學後,他始終注重加強學習,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同時拿到了華東交通大學雙學位。

2008年7月,宋鵬程大學畢業,加入到中鐵一局電務公司,被分配到廣州地鐵五號線信號系統安裝項目見習。見習期間,他除了完成“規定課”外,還總愛給自己“加餐”。白天,個頭不足一米七的他與工友一起搬運重達200多斤被曬得發燙的角鋼;晚上堅持向工友請教,以“打破砂鍋問到底”韌勁,積極“搜刮”著師傅們的施工管理經驗。

不斷的學習令宋鵬程“開掛”的人生越發精彩。他先後轉戰廣州地鐵二八號線、寧波地鐵1號線、杭州地鐵1號線,每到一處,他都從零學起。與他一起共事的作業隊隊長張斌提及他:“那時候白天跟著大夥兒一起幹,晚上等別人忙完休息了,他還堅持看書,好幾次都是通宵。”

經過數年的學習沉澱,他不但取得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自考本科文憑,還一次性考取了一級建造師證,並被提拔為電務公司七分公司副經理,成為企業發展的骨幹力量。

愛崗敬業贏得認可

“他很踏實、認真、不怕吃苦。”這是和宋鵬程打過交道的人的一致評價。

剛參加工作那年,宋鵬程正趕上電務公司首個地鐵信號項目--廣州地鐵五號線項目,公司上下都寄予厚望。他沒有挑肥揀瘦,竭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打套管”是一個沒有技術含量的“苦差事”,但需要熟記圖紙,且量大而細微,必須在施工前夜完成儲備,以滿足次日施工。許多“學徒”唯恐避之不及,可他卻主動攬了下來。他經常是從晚上10點打到凌晨3點,早晨6:30堅持參加早點名,這一干就是兩年。久而久之,“閉著眼”都能畫出線路走向的宋鵬程,被項目部專門“點將”,安排配合西門子系統人員進行設備調試,並在最短時間內查出故障。等到五號線開通時,西門子系統負責人在調試後評價,在中國開通的地鐵項目,廣州地鐵五號線是唯一一家配線準確率達到100%的項目。

2010年10月,被譽為“亞洲第一拆”的廣州地鐵二、八號線延長線信號工程進入了“考前”緊張的準備時期。面對滿是積水的電纜井,宋鵬程“撲通”一聲,率先跳入電纜井中,幾乎貼著惡臭的水面,穿起了線纜。齊腰深的水,突然冷得讓他打了個哆嗦,腿上也有些扎刺般的疼。其他6人見狀,紛紛跳到下一個井裡,接過線纜……僅用3個小時,他們順利完成穿線施工。

精細求新闖出新路

2016年3月4日,一則《信號王牌軍--你不知道的事》的微信文章刷爆朋友圈。文中用美輪美奐的信號系統施工佈線工藝,回應了當時網傳的精美德國佈線工藝,一時間引起了轟動,引得廣州地鐵運營各個中心、中國中車、中鐵二局等46家同行單位觀摩學習,就連廣東省人民政府網、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網也刊發專題報道予以關注。而文中所說的正是宋鵬程所帶領的廣州地鐵六號線二期信號工程項目部。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施工過程中,他精益求精,始終把自己“扎”在現場,同技術人員、作業人員共同探索,常常為線纜的綁紮間距、線纜鵝頭彎度等細小問題,而“爭”得面紅耳赤。時任項目作業隊長的黃進紅笑著說:“宋經理對工藝要求的太嚴格了,我們認為綁得很不錯的線把子,他非要讓拆了重新綁。起初我們還有所埋怨,可當一波波觀摩單位來參觀學習的時候,我們才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在他的嚴苛管理下,項目部創新施工工藝,先後推出了數據線與電源線分槽敷設、信號接口櫃蝴蝶型綁紮等新型工藝。

與宋鵬程共過事的人知道,他愛創新,喜歡追求極致。

在寧波1號線,宋鵬程牽頭髮明瞭“地鐵隧道施工作業車”,不僅大大提升了功效,獲得了國家專利,還為項目節約成本34.6萬元;廣州地鐵21號線,他創新採用“豐”字型支架固線,優化工藝,購置全公司首臺便捷式配電箱和角磨設備,創新採用不鏽鋼材料緊固件,極大地提升了工程質量。21號線項目成為電務公司範圍內首個將BIM技術運用於信號系統施工的項目……

鐵漢柔情暖“大家”

在宋鵬程的電子相冊裡,一張他和妻子的合影照透露出了他們的恩愛和幸福。可項目員工郝霄卻道出了實情:“這張照片是宋經理P的!”

因為想念妻子,又回不了家,宋鵬程自學PS軟件,將妻子的單人照片P成了兩人相依相偎的合影照。與其說這是一次“惡搞”,倒不如說這是他作為工程人工作和生活的一個真實縮影。

2008年,當時還是女友的妻子從西安趕到廣州看他。由於套管沒有打完,“老宋”讓她一個人在公交站苦等了大半天,直到手頭的工作忙完,才去見她,而見到“老宋”的那一刻,又氣又愛的妻子狠狠地踹了他一腳……這個事情一度成為公司的“笑話”,可他卻只有簡單的一句話:“我是將工作當事業幹,她是理解我的。”

數千臺設備他了如指掌,每一個稜角都摸過,而作為父親,他陪伴女兒時間最長的一次,卻是在女兒生病的那幾天。同樣,陪伴母親、妻子也只有過年那幾天。

宋鵬程對待自己的家人“很不上心”,可對於項目上的兄弟姐妹們,他卻看得很重。

在21號線項目上,從杭州項目調過來的楊盼愛和其他同事都沒怎麼接觸過,有些生疏,宋鵬程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特意將項目員工召在一起,看場電影、吃個冒菜,以使其快速融入集體。事務員劉陳到項目沒幾天,便按照施工需要,進駐朱村作業隊,時間一長,原本文氣內向的小夥子有點情緒,宋鵬程得知情況後,當天下午便驅車趕往駐地,怕駐地人多,小劉放不開,愣是拉著他蹲在了馬路牙子上聊了起來……

“是家人,賜予了我前進的力量。是導師,指明瞭我前進的方向。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像竇師傅一樣優秀,在不斷超越中保持先進。”這是宋鵬程筆記本扉頁上的一句話,他為此不斷堅守前進著。(通訊員 尚永超 王志林 《鐵路建設報》記者 薛亮)

鐵成精神的傳承者-宋鵬程

宋鵬程細心檢查施工工藝

鐵成精神的傳承者-宋鵬程

宋鵬程向徒弟講授施工技術

鐵成精神的傳承者-宋鵬程

宋鵬程與施工技術人員檢查區間設備安裝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