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迴西單牛肉灣系列十五——首都電影院

夢迴西單牛肉灣系列十五——首都電影院


作者:馬佔順,歷任國家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顧問,北京市東城區作協會員。

我記憶中的老首都電影院,坐落在西長安街電報大樓的斜對面,可能靠西一點點。因為離著家和第31中學都比較近,所以這裡是我看電影的第一要選。如今那屹立在西長安街上的老首都電影院已經消失了,可對它的記憶永存。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老首都電影院因它的寬銀幕而自豪,以影院內高雅的裝飾和它開演前沉悶的三聲鐘響而輝煌,我想更以它優質的服務而載譽在老北京人的心中!

在我心裡,電影是那個年代的寵兒;而看電影更是那個時代最大奢望!因家裡沒有電視,沒有錄像,也沒有任何帶影的東西可看,所以看電影是我瞭解世界、認識社會、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窗口。

記得在“文革”前,在老首都電影院看的最多的就是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這部大型彩色影片。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以史詩般的宏偉規模和波瀾壯闊的音樂舞蹈場面,將音樂、舞蹈、戲劇、舞臺、美術及朗誦等藝術手段熔於一爐,根據內容的需要,交融變換不拘一格,一切從內容出發,充分發揮各種藝術形式的表現特長,排除了藝術上的各種框框,開創了一種新的表演形式。影片中舊中國沉重的苦難,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鮮血從事艱鉅的革命鬥爭,勝利的紅旗終於飄揚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情景,蓬蓬勃勃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繁榮景象,都教育著我,至今都讓我難以忘懷!我沒有去過別的電影院看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我只知道在老首都電影院能放映這部彩色寬銀幕的電影,記得在這裡看《東方紅》至少有4次。

夢迴西單牛肉灣系列十五——首都電影院

1972年春,我早於父母從湖北的“五七”幹校回到北京。秋日的一個閒暇之日,又轉悠到老首都電影院的門前。

看著電影院的牆上這一側的廣告欄裡鑲著朝鮮彩色電影《賣花姑娘》、另一側鑲著朝鮮黑白寬銀幕上下集《勞動家庭》電影的大幅宣傳廣告時,我又動心了。

廣告的文字介紹說:《賣花姑娘》是1972年在金日成指導下改編成電影在朝鮮上映的。同年9月,由長春電影製片廠翻譯後在我國上映。影片通過花妮及一家的遭遇,反映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朝鮮的悲劇和朝鮮人民不屈的民族精神。

黑白寬銀幕電影《勞動家庭》也是1972年長春電影製片廠翻譯的。這部電影描述了朝鮮某個鐵礦上的一家三代,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辛勤勞作,精益求精,作出不平凡事業。說明社會主義宏偉大廈如於勞動家庭的一磚一瓦,需要大家的努力和奉獻。

記憶中那天我花了2角5分錢,買了寬銀幕《勞動家庭》上下集的電影學生票。看了約莫不到3個小時的時間,出了電影院天都暗下來了,長安街上的華燈齊放,看著便道上稀稀拉拉的行人和沒有幾輛車行駛的長安街,回味著影片中有意思的片段,還有美妙的音樂和感人的對話,作為學生的我,頭一次感到振奮: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勞動人民是那樣的高大、美好,為社會作貢獻的家庭又是那樣的令人羨慕!

夢迴西單牛肉灣系列十五——首都電影院

當然,在這個電影院裡,看的最讓我開心的還是《地雷戰》《地道戰》和《平原游擊隊》等多部電影。《地雷戰》裡日本鬼子偷地雷,還有挖了一手屎的鏡頭讓我哈哈大笑並且記憶猶新;《地道戰》裡日本鬼子進村的音樂,讓我們玩“打仗”遊戲時常常大聲唱起;《平原游擊隊》裡“一個李向陽就把你嚇成這個樣子”的經典臺詞,還時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而《小兵張嘎》電影中嘎子因與胖墩摔跤,沒摔過胖墩氣得他堵人家煙囪的一幕,也是我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記得在這個電影院裡,那會兒放映的“八個樣板戲”電影全讓我看遍了。幾部影片中各路英雄人物的光輝形象,讓我至今還難以忘懷:

——《紅燈記》中李奶奶、李玉和一家“三代人”的堅強不屈、還有革命自有後來人的鐵梅;

——《紅色娘子軍》洪常青就義時大義凜然氣概和吳清華的成長經歷;

——《白毛女》中喜兒的悲慘遭遇、黃世仁的狠毒心腸;

——《智取威虎山》裡由“302”首長率領的小分隊的勇敢、楊子榮與狡猾狠毒的“座山雕”鬥智鬥勇的場景;

——《沙家浜》戲中英雄指導員郭建光和沙奶奶的魚米之情,還有阿慶嫂的春來茶館;

——《奇襲白虎團》中志願軍的戰術高超和偵察排長嚴偉才的機智膽量;

——還有《杜鵑山》里黨代表柯湘的敵後堅持;

——《海港》中退休工人馬洪亮那句“大吊車,真厲害……”的精彩唱詞等等。

在記憶中,由張連文、李仁堂等人主演的《創業》和於洋等人主演的《火紅的年代》兩部電影,在1974年先後在這裡上映。這是那個年代反映中國石油工人和鋼鐵工人的影片。

《創業》反映了周挺衫鑽井隊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創造了我國石油的新紀錄。

《火紅的年代》反映我國鋼鐵工人堅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冶煉出新鋼種的奮鬥精神。

這兩部影片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個民心凝聚、激情迸發和無私奉獻的人群形象,這也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

讓我感動的還有,在那次《南征北戰》的放映中,因膠片老化,正當大家看到“張軍長,請拉兄弟一把”的精彩時刻,突然出現了斷片,一時燈光亮起。要是平時會有 “哄場”的現象出現。記得當時影院進行了有效的組織,當解釋的喇叭聲剛停,“嘎嘎嘎”響的放映機又轉起來,沒有激動起來的“情緒”被這快速的服務“壓”下了。

看電影是一種極大的享受,而這種享受在記憶中的老首都電影院裡就是一種常態。放映大廳裡那軟軟的皮包座椅、悅耳的音響效果、寬敞的容納空間、周到的服務,還有優惠的學生票價,時常喚起我對消失了的老首都電影院的懷念和回憶。

2019年2月1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