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小區業主自治成功,正爭創自治模式下最標準小區

中新網報道,山西太原萬柏林街道和平苑社區興龍苑小區業主自治成功。該小區8棟樓共401戶。2013年,小區業主公開選舉67歲的張敏擔任第二任業委會主任。從此,張敏無償服務至今。

一、主任付出太多

有一次,小區管道破裂,業委會沒有收入來源。時近年關,情急之下,張敏出資8萬元安排施工隊維修。

其間,小區有一戶居民生活困難,交不起物業費。瞭解到這一情況後,張敏墊付1500元幫助其渡過難關。

二、居民主動交納物業費

多年來,諸多此類的點滴小事,居民們都看在眼中,記在心上。業委會的工作逐漸走上正軌。現在,居民都主動交納物業費,從不拖欠。2018年,居民們積極集資,建設、安裝了自動伸縮門。

三、小區只收物業費,不收汽車停車費, 每年空開收支賬目

該小區現有400餘輛車,全部免費停放。

小區物業費為0.45元/平方米/月。從2013年至今,興龍苑小區收費標準從未提高,各項開支均有賬目公示。

在每年的業主大會上,張敏都會將賬本展示給居民們看,給他們解釋各項支出的用途。

四、業委會成員工資

業委會成員由小區家庭困難、待業且身體健康的居民組成,主要負責小區環衛、收取物業費、售賣水電、管道維修等。

業委會經費來源全部來自物業費,除了支付人員工資,其餘全部用在建設小區方面。

五、小區現狀

如今,走在興龍苑小區,車輛停放整齊,道路清潔乾淨,就連原先被小廣告佔領的樓道也變成了文化牆。

幾年間,興龍苑小區鋪設了供暖管道,解決了居民過冬難題;進行了天然氣改造,免去居民每月換煤氣罐的麻煩;推行節能改造,家家戶戶更換了窗戶,外牆做了保溫;小區監控全面覆蓋。

六、未來展望

萬柏林街道和平苑社區書記張小平表示,興龍苑小區曾是社區、街道辦最頭疼的地方。在張敏的引導、管理下,興龍苑小區成了模範小區。業委會無私奉獻,小區居民積極配合,小區實現了和諧、幸福。

對於未來,張敏說,還是那句話,“一分不掙,一釐不拿”,只為管理好小區。希望在自治管理模式下,爭創最標準的小區。

又一小區業主自治成功,正爭創自治模式下最標準小區

又一小區業主自治成功,正爭創自治模式下最標準小區

圖片源自中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