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器焊綴法具有什麼特徵?

金銀器焊綴法具有什麼特徵?

焊綴法主要是指把金銀珠焊接在器物上的方法。

金銀器焊綴法具有什麼特徵?

金銀珠的製作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把錘揲成極薄的金銀片剪成絲,切成段,加熱後熔聚成金銀珠;二是將金銀絲的一端加熱熔化,用吹管向其吹氣,令其自然落下而形成金銀珠;三是將黃金熔化,把金液倒入水中,利用金液與水溫度的顯著差別,使之結成大小不等的小金珠。這些方法制成的金銀珠在顆粒較小時,一般自然渾圓,可直接使用;但顆粒較大時,受地球重力的影響,形狀通常不甚規整,還需要再用兩塊木板碾研成圓形。焊綴法在漢代出現並興盛,江蘇邗江、廣東廣州等地的漢墓中曾出土一種空心小金球,系用兩個較大的金圈和十二個較小的金圈焊接成24面的空心球體,再在24處金圈相接的地方分別焊綴4顆小金珠,共計96顆,精美絕倫。

金銀器焊綴法具有什麼特徵?

焊綴法通常與掐絲法和鑲嵌法同時使用,唐代文獻中將其統稱為“金筐寶鈿真珠裝”,“金筐”代表掐絲法,“寶鈿”代表鑲嵌法,而“真珠裝”體現的便是焊綴法。如陝西出土的一件方形金盒,其器表焊有金絲編成的外框及細密的小金珠,再鑲嵌寶石,便是“金筐寶鈿真珠裝”工藝的典型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