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你努力的樣子真美,但結局總是很悲催!心理學解密生活謊言

如果你打開這篇文章,我的觀點可能會顛覆你的認知,我理解,這絕對會給你帶來不適,但很遺憾地告訴你,這就是人生的真相。如果你能夠耐心讀完,不管是相信還是不信,都會給你帶來一定的啟示。

從我們記事開始,家長、老師、課本……無時無刻不在向我們轟炸:做任何事都要努力,否則將一事無成。關於努力的名言,任何人都可以找到1千句不止。

可是,努力真的就那麼神奇嗎?努力真的就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嗎?真相可能將會是南轅北轍!

火了:你努力的樣子真美,但結局總是很悲催!心理學解密生活謊言

01“努力”除了毀滅,於事無補

失眠時,越努力睡著卻越清醒。

失戀時,越努力忘記卻越記得清晰。

失意時,越努力開心卻越失落。

失誤時,越努力避免卻越是錯誤百出。

失敗時,越努力成功卻越走不出失敗的泥潭……

火了:你努力的樣子真美,但結局總是很悲催!心理學解密生活謊言

無需過多贅述,這就是我們都有過的體會,如果需要,我能舉出無數個這樣的例子。事實上,在任何情況下,對於我們做的任何事情,努力都是起了副作用,除了毀滅,它於事無補。

02什麼情況下才需“努力”?

我們主觀上不願做下去,然後用意志力逼迫自己做,這就是努力。

我不想看書了,但我我知道不看書是不會讓我長見識的,所以我努力讓自己看下去;我不想運動了,但我覺得做事必須有始有終,所以我努力早起去跑步;我不想上班了,但如果不上班我就沒有生活來源,所以我努力上班……

你會發現,但凡努力出現,那就意味著我們主觀上不願意做或者不願做下去了。所以努力就是為了和我們的主觀意願抗衡。

火了:你努力的樣子真美,但結局總是很悲催!心理學解密生活謊言

意願和努力以我們身體為戰場,相互廝殺,不管最終誰取得勝利,傷害最大的都是我們自己。

所以,當你不想再繼續看書時,用努力強迫自己看下去,結果是眼睛盯著一句話一動不動,即使勉強看完一篇文章,回過頭來,你根本不明所以,跟沒看過的一樣,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你忍受了無數的內心煎熬。

努力,讓你一無所獲的情況下還讓你備受煎熬

03我們都誤認了“努力

運動員經過日復一日的訓練,才最終走向領獎臺,所以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那是努力換來的;銷售員從無數次客戶的拒絕中堅持不懈,最終完成銷售奇蹟,所以我們也想當然地認為,他們的成功是努力換來的;學者讀了成千上萬的枯燥書籍,最終成為了大家,所以我們也堅信不疑地認為是努力成就了他們……

殊不知,我們都誤認了努力,把他們的投入錯誤地當成了努力。

運動員除了比賽之外,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艱苦的訓練,這很容易讓我們把他們和努力練習起來。然而,在我拜讀了上千個著名遠動員的成名史後,無論從事的是足球、籃球、排球、網球等球類項目,還是田徑、體操、跆拳道等非球類項目,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愛好。

因為愛好,所以他們願意這麼做,全情地投入到比賽和訓練中去。當我們看到運動員們無論嚴寒還是酷暑,無論颳風還是下雨,都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時,那不是努力,而是他們在意願的支撐下的全情投入。

火了:你努力的樣子真美,但結局總是很悲催!心理學解密生活謊言

銷售員之所以能夠克服一次次拒絕的白眼,不是得益於努力,而是他們願意做下去的全情投入;學者能夠認真研讀海量的枯燥書籍,靠的也是意願下的全情投入。

事實上,我們之所以會把他們的投入當成努力,是基於一個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都不喜歡那樣做。

殊不知,我們覺得的枯燥,可能在他們眼裡是那樣的有趣,我們覺得的辛苦,在他們看來那完全是一種享受。

04為什麼我們會美化“努力”?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喜歡和意願更為複雜,總是反反覆覆的。

一個運動員,在不斷重複的訓練中,他們也會偶爾厭惡,不想繼續下去。這個時候,他們往往出於各方面的考慮,用努力支撐自己,慢慢地堅持下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極易把功勞歸於努力。如果透過表面現象,你就會很容易發現,在他們短暫的厭惡的那段時間,雖然一直有努力參與其中,但真正讓他們堅持下去的是又重新找到了喜歡。可能是某一次訓練有新的感悟,可能是某一次比賽取得新的突破,讓他們重拾喜歡,繼續願意投入進去。在這個過程中,努力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如果沒有努力的參與,他們可能是一個下午的缺席訓練後,也可能是一個短暫的旅行過後,就會重新找到喜歡的感覺,而且,若沒有努力“搗亂”,他們重新願意投入進去的時間往往更短。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在一堆枯燥的數據中焦頭爛額時,如果強迫自己努力看下去,可能耗了一整天,也沒理出個頭緒,但如果你先把它放在一邊,回過頭去衝一杯咖啡,然後 看看窗外的風景,回過頭來,三下五除二就整理完畢。

火了:你努力的樣子真美,但結局總是很悲催!心理學解密生活謊言

很多人可能已經有了一大堆反駁的例子了,認為自己完全是依靠努力才成功的。那你不妨回憶一下,在你所謂依靠努力的過程中,你有沒有注意到那些你新的發現和感悟?是不是這些發現和感悟指引你繼續喜歡,繼續投入到其中去,才最終取得成功的?

其實我們之所以會美化努力,是和我們潛意識運作規律分不開的。在我們的潛意識裡,當有了某種感受,就會把這種感受歸因於當下容易看得見、抓得住的事物(儘管這往往不是真相)。明明是單位領導讓你感到不安,回到家,孩子的一個平常的舉動就讓你大發雷霆,而且你堅信是孩子的舉動讓自己生氣的。

對努力的美化也是這個道理,因為在短暫的厭惡過程中有努力的參與,當重新喜歡並願意投入進去時,我們就會自動地把所有功勞武斷地歸給努力。

05“努力”扼殺了成功的機會

如果信奉努力,當馬雲有創業的想法時,他一定努力甩開這些想法,強迫自己回到大學講臺,現在就不可能成為電商大亨。

如果信奉努力,當許家印在遭受冤屈時,應該是努力洗刷自己的冤屈,最後成為一個河南舞陽鋼鐵公司的職工,而不是現在的地產大亨。

如果信奉努力,喬布斯就是一個電視遊戲公司的員工,而不會開創一個風靡全球的“蘋果”。

火了:你努力的樣子真美,但結局總是很悲催!心理學解密生活謊言

任何一個成功的人物,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個共同的規律,那就是他們的成功靠的是喜歡和意願下的全情投入,而不是意志努力。

更糟糕的是,如果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去催使努力和意願抗爭,最終的結果就是互相消耗,讓我們停滯不前。在這樣的情況下,馬雲也只是大學教師,幾乎沒有可能成為知名教授;許家印和喬布斯也只是員工,也不太可能成為優秀員工。

我們碌碌無為,就是我們太信奉努力了,習慣性地催使努力去對抗自己的喜歡和意願。

06放棄“努力”,才能走向成功

我們一直信奉努力,崇拜它、尊敬它,卻不知道它一次次成為我們走向成功的絆腳石。所以,我們要走向成功,就必須先掀開努力。

當然,我們不是說如果自己不想上班了,就把資料一扔,然後轉身離去。前面我們已經闡述了,喜歡和意願有時也會休息,它們出現反覆是很正常的。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是不要努力把它拉回來,放它們自由飄散,當它重新回來時,你會發現自己在它的引領下再一次地全情投入進去,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如果它始終沒有回來,那麼,你就應該跟隨它的腳步,考慮換一換職業了。

火了:你努力的樣子真美,但結局總是很悲催!心理學解密生活謊言

小到一次洗碗,大到實現人生理想,都需要我們放棄意志努力,讓喜歡和意願帶領我們去全情投入。

當依靠的是喜歡和意願,而不是努力時,我們就正向成功大踏步邁進。


歡迎關注我們,用最科學的心理學知識,呵護一個最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