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靠花唄就活不下去的大學生

01

雙十一過去了,老新想問,剁手一時爽,花唄還多少?

在螞蟻花唄官方發佈的《2017年中國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的數據顯示;

25%的90後擁有花唄,並將花唄作為首選支付方式。

那些不靠花唄就活不下去的大學生

「你是笑死我,然後繼承我的螞蟻花唄」、「娶我,順便取走我的花唄」成了我們大學生群體的調侃語。

花唄的誘惑大嗎?

「下個月省一點,挺過去」的想法成了大多數人付款最後一刻的自我安慰。

身邊越來越多人,都樂於拿花唄來購物。

消費的時候,自己的存款沒有任何變化。

但直到還款那天,盯著花唄賬單,精打細算、東拼西湊看能否還得上,才知道什麼是生無可戀。

比女生大姨媽還要準時的催還日期,不僅掏空了年輕人的錢包,還讓他們一步步被物慾綁架。

那些不靠花唄就活不下去的大學生

02

提前預支下個月的生活費,用來彌補上個月的漏洞,對這一切,年輕人早已習以為常。

殊不知,信用生活,對於大學生群體來說,只會放大你的慾望,不會放大你的生活費。我從一開始開通花唄最初1500的額度,到現在15000的額度,然後我也全面開通了借唄、分期樂。

每個月除了還款的那幾天,其他時間都過得非常瀟灑,週末不是去吃吃喝喝就是去逛街買東西,或者是短途旅行。

有一次我又買了很多新款的包包和衣服,朋友好奇地說:

“真羨慕你啊,每天可以穿新衣服背新包包。”

那些不靠花唄就活不下去的大學生

我說:“你也可以啊,買這些東西的錢其實都是用花唄的。”

她笑了笑道:“我可不敢,到時候沒錢還就慘了。”

我毫不在乎:“到時候再算唄,現在先讓自己快活起來,女孩要對自己好點。”

我今年大四,已經23歲了。

花唄欠了1w多,剛剛又被一家公司的面試刷下來,看著身邊的同學,有的已經拿到了心儀公司的offer,有的曝出考公通過的喜訊。

只有我除了負債什麼都沒有,實在扎心。

那些不靠花唄就活不下去的大學生

03

不知道你身邊會不會也有這樣的人,一邊享受花唄消費帶來的快樂,一邊吐槽花唄害了自己。

但是真的是花唄的出現害了你嗎?

老新認為,罪魁禍首不是花唄,而是自己無窮無盡的消費慾望。

那些不靠花唄就活不下去的大學生

在現代化的社會里,超前消費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一種進步。

只是如今的超前消費,未免也太過「方便」了——

打開安卓或蘋果手機的「應用商店」裡,輸入「消費貸」,都能輕鬆找到幾百個app。

如此消費貸井噴的現狀,生生把很多年輕人都拉下水:

高昂利息導致年輕人無力償還,致使其跳樓自殺也並不罕見;

貸款中介為謀取暴利,欺騙親人朋友、暴力催收的現象也越來越多。

說到底,都是慾望在作祟。

而這些「吃人」的慾望,一開始可能只是一支口紅、一部新手機。

那些不靠花唄就活不下去的大學生

04

道理都懂,可就是想買。

我曾經看過一句話,簡直就年輕人的心聲:

「在我們的一生中,戒掉愛,戒掉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戒掉花唄」。

為什麼戒不掉?

根據經濟學家Prelec的觀點,人們在進行信用支付時,體會到的「消費快樂」最為強烈,而「還款疼痛感」最為微弱。

而這恰好也是各種「消費貸」讓人上癮的套路。

那些不靠花唄就活不下去的大學生

要想不被套路,唯有剋制自己心裡超出經濟能力的消費慾望。

怎麼剋制?

在「奇葩說」上,姜思達就提到過一個剋制慾望的小建議——

有錢買的時候,喜歡喜歡真喜歡。

沒錢買的時候,呸,真醜!

希望大家共勉~~

那些不靠花唄就活不下去的大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