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網絡營銷的趨勢與思路

溫馨提示: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以後就可以每天免費獲取“先飛策劃”分享的提升思維導航、認知、及管理知識。


2019:網絡營銷的趨勢與思路


2019年網絡營銷趨勢

趨勢一:創意的兩極分化

廣告變得簡單粗暴是近年來的明顯現象,背後原因是媒介碎片化及用戶注意力下降,但在2019年,預計情況會出現一些變化。

一方面,風口領域由於要快速擴大市場份額,所採用的廣告依舊會是簡單粗暴型的,一些處於融資節點的品牌、想博眼球的小品牌也是如此;而另一方面,一些成熟行業的競爭加劇,會篩選出更多的好創意呈現在大眾面前。也就是說,創意質量會變得兩極分化,但兩個極端都會奏效。

對好創意的樂觀判斷有兩個依據。第一,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大,會導致廣告主對創意要求更嚴格,整體創意水平會精品化,但不一定會出現“神級”案例;第二,內容監管依舊會趨嚴,太低俗粗暴的廣告很可能會有內容風險,導致公關危機,這是品牌方在當今環境下應極力避免的事情。

另外,千人千面在線下廣告場景可能會加速應用,比如說分眾的廣告機,能夠通過面部AI識別,向不同的標籤的用戶推送不同的廣告內容,這說明廣告的分發效率會提高,廣告的友善度會更重要。


2019:網絡營銷的趨勢與思路


趨勢二:3D/增強現實表現形式的爆發

通常來說,廣告互動形式的煥新與新技術應用普及有關,當技術稍微停滯時,廣告內容才會出現創新突破。

手機作為移動端載體,近年來最大的改變就是蘋果搭載了神經網絡引擎的仿生芯片及深感前置鏡頭,而用戶最明顯的感知就是面容ID的手機解鎖。

除了面容ID,這些技術的突破意味著實時3D建模及增強現實的普及。iPhone X發佈後,每個人都能建立自己的表情包,曾在抖音等平臺火過一陣子。如果我們翻開蘋果官網的iPhone詳情頁會發現,3D增強現實已經成為一個主打功能。蘋果的技術創新向來是手機行業的風向標,未來手機移動端交互會走向增強現實的路徑上。

近期ZEPETO的大熱也說明了3D形式的受到用戶認可,猜測2019年3D用戶建模的表現形式會更多應用在營銷推廣上。

另外,未來一兩年會是5G的換機潮,與雲計算、IOT、AI協同形成萬物互聯,但明年5G並不會大面積鋪開,5G的營銷影響最早也要等到2020年了。

趨勢三:大量亞文化的大眾化

其實,這一直是個文化更迭發展趨勢,只是這兩年最為明顯。近年大眾化的亞文化不在少數,比如二次元文化隨著B站上市已經不再小眾,而綜藝節目的選材也頻繁把目光放向了嘻哈、說唱、電音等小眾音樂流派,通過網綜屏幕的放大,他們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甚至因為各種事件出現了PGOne這種現象級歌手。

網紅手工耿的“發明創造”從工種上來看雖然是隨處可見的電焊工,但作為消費內容而言,相比於美食作家王剛所處的美食教程板塊,鋼材工藝品創意其實是大冷門也足夠小眾;再往前,還有引起不少爭議的ASMR(顱內高潮)的流行與被禁,都是亞文化大眾化的典型。

正常情況下,2019年95後會全面進入社會,若按正常22週歲大學本科畢業算,多數95後在2019年已經工作兩年,95年出生的碩士也會在2019年大量正式進入社會。

之前文章說過,Z世代人群已經有自己獨特的圈層文化,在主流的80、90後看來,那些Z世代文化都相對“怪異”和“小眾”,但隨著Z世代影響力的擴大,相信明年會有許多亞文化會進入主流視野。


2019:網絡營銷的趨勢與思路


趨勢四:垂直網紅KOL大量興起

預計網紅KOL會呈現垂直化、碎片化的趨勢,這其實跟上面說的“亞文化大眾化”有一定關聯,當小眾領域走向大眾時,就會出現各類商業需求,因此一部分人就會為此謀生工作,湧現為新興文化的KOL或商業服務者。

從KOL這端看,垂直KOL的用戶粘性更大、互動更多,也更有說服力,在其專業領域中帶貨能力比大眾紅人更強,可能會更受廣告主的青睞。

今年爆紅的短視頻形式,從總體上來看有從娛樂化演變為技能化的趨勢,正如多年前微信公眾號的內容細分一樣,各種垂直知識類、技能類、風格類的短視頻湧現,從中會出現不少能帶貨的垂直KOL。

同時,備受關注的VLOG可能會在2019爆發,雖然現在看來國內VLOG生態相對原始,但在明年可能就會出現更成熟的產業及消費邏輯,VLOG領域可能也會出現大量新興網紅。

此外,由於微信公眾號的數據下滑,更多用戶時間及流量會分薄至其他垂直社交媒體中,如小紅書、虎撲、即刻、雪球等。

趨勢五:跨界聯名款的常態化

不只是今年大放異彩的國潮,更多的可能是如優衣庫UT一樣的輪番IP跨界合作。現在市面上的國潮如六神雞尾酒、大白兔唇膏更多的作為一種營銷事件,而明年或許會深入到產品定製中,作為一種常態化的新品策略而推進。

產品變得更加碎片化和半定製化,這或許會讓飢餓營銷重新大放異彩。各類彩妝、服裝等中低價位的跨界產品將延續今年的熱度大量推出,“潮”依舊是所有消費品的年輕化推廣追求。

但物極必反,今年的國潮跨界已經被刷屏太多次了,明年效果自然會打上折扣,估計難再折騰出太大風浪,固定人群還是會有的,但破圈傳播恐怕沒那麼簡單,不過換個角度看,這也是跨界營銷回歸本質。

其他

除了上面所猜測的,還有奢侈品的線上傳播力度加大、豎屏廣告形態流行、新零售的深化、消費分級的推進、下鄉出海收割流量紅利、線下場景營銷興起……這些趨勢要麼侷限於某一細分板塊,要麼就已經成為顯性的行業基本共識,就不展開細說了。

雖然許多人認為2018是營銷/廣告/新媒體行業異常艱難的一年,但相信越是艱難就越說明其中有大量的優化空間,機遇與變革往往藏身於此。或許未來幾年,整個行業將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的領袖級人物也許即將出現。


2019:網絡營銷的趨勢與思路



2019年,網路營銷新思路

1.強化社交媒體營銷

社交媒體(Social Media),也稱為社會化媒體、社會性媒體,指允許人們撰寫、分享、評價、討論、相互溝通的網站和技術。像開心網、人人網、QQ 空間、優酷、土豆,新浪微博等。營銷就是通過銷售手段把產品提供給需要的客戶。所以社交媒體營銷有兩種含義,一種是這些媒體營銷自己,一種是其他公司利用這些媒體營銷自身的產品。

社交媒體營銷已經不是陌生的詞,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官方微博、人人網主頁等社交媒體已經是企業營銷的必備項目。然而,調查顯示,大多企業並沒有明確的社交媒體營銷策略,精準的營銷更無從談起。

(1)精準定位

首先,企業應該明白自己的定位和目標群體,不同的社交領域有著不同的用戶群特徵,企業首先步就要根據自身定位和客戶群特徵來判斷和選擇適合企業的社交領域,客戶群體在哪裡,企業就應該在哪裡。

(2)全面的策略

社交媒體的營銷並非想象中簡單,建個賬號、發發新聞,這些遠遠不夠。從賬號矩陣的建立、內容的規劃、互動反饋機制的建立以及危機公關等,都需要企業進行詳細的分析規劃。建立全面的營銷策略,並長期的維護下去,一定會為企業帶來價值。

(3)數據監測和報告

另外,實時的監控和定期的數據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企業需要有一套監控機制來服務,找到關心的問題和相關人物。哪些客戶在社交網絡上提到了自己 ? 他們對品牌的評價如何 ?哪些人是關心自己的,他們是否有消費的需求 ? 企業需要找到這些內容,並加以回饋。同時,定期的報告和總結也是推動企業社會化營銷的關鍵,互聯網上的信息千變萬化,企業的營銷策略也應該與之相適應。值得肯定的是,大部分的企業的社會化營銷還是很有規劃的。對於品牌的定位、媒體的選擇符合品牌特徵。需要注意的是,企業更需要加強建立監控和反饋機制,或採取技術手段支撐,來實現精準營銷。


2019:網絡營銷的趨勢與思路



2.深化自媒體營銷

自媒體(We media)又稱“公民媒體”成“個人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範性及非規範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其專業性的定義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後,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自身的事實、新聞的途徑。自媒體是 Web2.0 時代產生的新型媒體,強調的是網民的參與。簡而言之,即大眾用以發佈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事件的載體。

自媒體常見的營銷平臺有微信公眾號、微博、知乎、門戶自媒體等(如今日頭條、網易自媒體等)等,能體現其特殊性的是“自”。相較於傳統媒體,自媒體體現以下幾個特性:

(1)個性化

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媒體人,是信息內容的製造者和傳播者,媒體不再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存在,所以自媒體的個性十分鮮明。

(2)全民化

自媒體則是全方位開放的體系,吸納全民參與,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發佈者、傳播者、

接受者,說自己想說的話,報道所看到的事,具有全民化的特點

(3)多樣化

傳統媒體大多通過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媒介進行傳播,而且這種傳播往往是單向的。

自媒體的傳播方式則十分多樣,各平臺的側重傳播的內容、方式都不盡相同,自媒體傳播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化。

(4)便捷化

隨著移動時代的到來,信息的傳播變得既迅速又便捷。自媒體基於全民參與的程度,具有

傳統媒體在傳播速度和廣度上無可比擬的優勢,自媒體傳播的便捷化愈發明顯。

每一次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對於自媒體來說,內容才是王道,文章有深度,有見解,自然會有粉絲幫助傳播。而營銷也是輔助條件,這樣才有堅持下來的動力。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用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探討、學習,歡迎分享、點贊、轉發幫助更多的人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