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元养殖之中华真地鳖形态及其生物学特点

中华真地鳖主要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北京、甘肃、内蒙古、辽宁、新疆、江苏、上海、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青海等地。据记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麓一带的石下松土中也能采到。药用名称为苏土元,是药材市场上销售的主要药用种类之一,也是人工养殖的主要种类

(1)雌成虫形态雌成虫身体扁平,椭圆形,背部稍隆起似锅盖。体长3.0—3.5厘米,体宽2.5—3.0厘米背面紫褐色至黑褐色,稍带灰蓝色光泽,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个体色泽有差异。经干燥后的土元体颜色稍深,无光泽,腹面呈棕褐色。头小,隐于前胸板下,觅食时头才伸出,并可见颈部,口器为咀嚼式,触角丝状,黑褐色,前后粗细相等;复眼大,呈肾形,凹陷的一侧围绕触角基部,两个单眼位于两复眼中间的上方。前胸背板前窄后宽接近三角形,中间有微小刻点组成的花纹,中胸和后胸较狭窄,两侧及外后角向下方延伸。腹部9节,第一腹板被后胸背板所掩盖,因而只见中间较短部分。第2—7腹节宽窄近似,8节及9节向内收缩。肛上板较扁,后缘直,中间部位有一小切口,后缘有较小的尾须一对。胸部有3对步行足,较发达,善爬行,基节粗壮,隐藏于胸部的腹面的基节窝里,腿节长呈筒状,胫节多刺。前、中、后足的跗节部都是5节,末端有爪1对。3对足大小不相等,前足最短,长约10毫米;中足长约17毫米;后足最长,有20毫米。

(2)雄成虫形态身体颜色比雌性浅,呈浅褐色,身上无灰蓝色光泽,但体表较雌性成虫色泽鲜艳,披有纤毛。体长30—35毫米,宽15—20毫米。头略小于雌虫触角明显粗壮。前胸背板色较深,宽大于长,前缘略呈弓形,3对胸足略细于雌虫,胫节上的刺较长。翅两对,较发达,将中胸以下的各部位覆盖于翅下。前翅革质半透明,脉纹清楚可见。后翅膜质透明,翅脉黄褐色,平时重叠于前翅下。腹部末端上方有尾须1对(肛上板上),其下方有两个较短的腹刺(下生殖板上)

(3)卵荚形态多个卵包在一个肾形革质鞘状袋中,称为卵荚。卵荚长约10毫米,宽约5毫米。初产时卵荚呈紫红色,略透明,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变深,48小时以后呈棕褐色。卵荚侧面有若干条稍弯曲的纵沟,即荚内卵与卵之间的隔膜处。卵荚较内陷的一侧较厚,另一侧较薄。上部有一排锯齿形钝刺,称为龙骨线,胚胎发育成熟后,龙骨线处裂开,若虫由此钻出卵荚。每个卵荚内有成双行互相交错排列着的卵6—26个,多为11—16个。

(4)若虫形态土元的活动幼期称若虫,自卵荚中钻出到成虫这一阶段的虫态统称若虫。刚从卵荚中钻出的1龄若虫,体外有层透明卵膜包裹着,为乳白色,形状似臭虫。挣脱体表那层卵膜后即可以爬行,且爬行较快,性情活泼,24小时后体色变为黄褐色。随着龄期的增加,体色也逐渐加深,至末龄时为深褐色,并有紫褐色光泽(图1)。

土元养殖之中华真地鳖形态及其生物学特点

中华真地鳖生活史图

雄若虫在6—7龄未羽化出翅以前与雌若虫相似,主要区别:①胸部第二、三节背板后缘角的倾斜度不一样,雌若虫约70度,雄若虫仅约40度(图2-8);②胸部第二、三节背板后缘形状不一样,雄若虫为折线状,雌若虫为弧形(图2);③爬行姿势,雄若虫体稍抬起,雌若虫下伏。

土元养殖之中华真地鳖形态及其生物学特点

中华真地鳖雌、雄若虫胸部第二、三背板形态区别

在养殖过程区分大龄若虫雌雄很重要。按比例留足雄若虫(计算好所需面积养殖池中的土元,不挑出大龄雄若虫,但要移出一部分以达到适宜的养殖密度),羽化为雄成虫后进行交配。多余的大龄雄若虫(6龄时开始)挑出加工,作中药材,不影响药用价值。

"土元养殖之中华真地鳖形态及其生物学特点"文章转载来源:土元养殖网http://www.tyjuji.com/thread-21317-1-1.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