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鳥兒

我們的鳥兒

上圖是兒子今天的作品,早上,兒子按慣例去給自己的鳥兒餵食,可剛到鳥籠的時候,發現鳥兒癱在籠裡掙扎,打開籠門拿在手心的時候,鳥兒已經不行了,慢慢的就僵硬了。

這下兒子不幹了,一下子接受不了這個事情,陷入了難過之中,很有一種不知所措的失敗感和恐懼感,這是他近距離的直面自己的心愛之物的死亡,他真的有點接受不了。

作為直接飼養人,我也接受不了這個事實,這個鳥兒我餵養了一年了,雖說很有感情是談不上,但是,在我和這個鳥兒打交道的時光裡,我們也是經常上演捉放曹的橋段,這個鳥兒是個不安分的鳥兒。

它經常會扒開鳥籠自己出來溜達,但因為是在陽臺養著,即使從籠子裡出來它則飛不出去,只是站在晾衣杆上,其實和在籠子裡沒有啥區別。

我們的鳥兒

一般,看到它飛出來,我會馬上去捉,實在捉不住就會叫兒子女兒一起上陣,我們把客廳的門關的嚴嚴實實的,大家紛紛赤膊上陣,誓要把它捉拿歸案。

肯定是沒有問題啊,因為它自己老扒開籠門自己飛出來,因為一次又一次的鍛鍊,兒子對它飛出籠門已經司空見慣了,所以看到它飛出來,連招呼也不用和我打了,他自己就能搞定,完成以後,他會炫耀的告訴我——媽媽,我又把鳥兒捉拿歸位了,言語之間頗有自豪的意味。

我們的鳥兒

這隻鳥兒太調皮了,和它同籠的還有一隻鳥兒,也經常在它的攛掇下飛出來,於是,陽臺上就多了兩隻逃脫的鳥兒,他們洋洋得意的等待著我們和他們玩捉迷藏的遊戲,直到最後把他們全部送進籠子。

我們在家裡經常玩這種捉鳥的遊戲,也把鳥兒從籠子裡自己飛出來司空見慣了,孩子們都沒覺得這是個很大的事情,大不了讓鳥兒在晾衣杆上玩會,再捉回去,沒啥大不了。

我們司空見慣的事對有的人來說確實很緊急很頭疼的事情,比如爸爸,他經常不在家,並不知道這兩個鳥兒的習性,有一次對鳥兒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回想起來,至今覺得很心疼。

那是一個冬夜的深夜,我和孩子們已經進入夢鄉,突然一陣緊急的,哀嚎般的聲音把我從夢中驚醒,細聽這個淒厲的聲音,大為驚恐,我的直覺反應是,爸爸在家裡捉住了老鼠,是老鼠的聲音。

披衣下床直奔陽臺,看看爸爸捉住了什麼樣的老鼠,當我看到鳥兒在爸爸手裡瑟瑟發抖的時候,就有點冒火了,搞什麼事情,為什的要把小鳥弄得這麼悽慘,弄疼了怎麼辦?

爸爸也很惱火,為了捉這隻搗蛋鬼,害他衣服都沒洗成,在捉鳥的過程中,小鳥還把他的手給啄了一下,怪疼呢!

好了好了,既然歸位了,那就趕快睡吧,我安慰爸爸,到很心疼小鳥的遭遇,男人的手沒輕沒重,千萬不要弄壞了它啊!

我確定不是餓死的,應該也不是凍死的,但我不確定它是怎麼死的,傷心難過包圍了我和孩子們!

兒子善捏泥,我去安慰傷心的孩子,你不是會捏泥嗎?你把他捏出來,就能永久得記住了這個和我們曾經朝夕相處得好朋友了。

兒子也有此意,很快,他就做完了,我們把這隻鳥兒的塑像擺放在陽臺上,就像這隻帶給我們快樂,帶給我們煩惱,帶給我們無盡的悔意的鳥兒還在那裡一樣,它從來都沒有離開!

以此文紀念我們心愛的鳥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