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想、所感、所記

所想、所感、所記

吃完中午飯,我和妮子躺在床上,照例拿出手機看公號的文章,今天我們一起閱讀的內容是《劣質勤奮者》。

是篇軟文,是盧璐給一家線上英語做的廣告,但是這篇文卻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介紹什麼是“劣質勤奮者”這個概念的時候,我讓妮子自己讀這部分的內容,我迫切的想讓她知道什麼是“劣質勤奮者”。

表現為:

上課記筆記特別認真,生怕錯過任何知識點

無論課上還是課下,總有問不完的問題

不管老師提到那個資料,就必須得到

明確概念,可以讓她避免成為這樣的人,什麼是錯誤的學習方法。

與別的家長不同,我總是想給孩子一種格局和方法上的關懷,我想把任何將來她能用到的學習方法和值得借鑑的知識都帶給她看,避免她將來出現同樣的問題,也或者遇到學習問題時,她能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我是一箇中意學習方法的母親,相比孩子學到多少知識而言,我更看重孩子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格局的擴展。

所想、所感、所記

孩子在學習上有方法,會提問,會思考,會解決自己的學習障礙,是每一個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做到的。

但是,孩子在學會這些學習技巧之前,家長的教育視野是孩子的起跑線,一個只知道學習而不知道為什麼、沒有思想的學習者,即使考到再高的分數,他都不能獲得較高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為了高分而努力的學習者註定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因為,在學習裡,他找不到自己,更找不到方向,一個高分是支撐不起真個學習過程的,因為,長江前浪推後浪,為了分數的努力,總會有人把你拍在沙灘上。

身為高中階段的教師,我目睹了很多這樣的案例,甚至有很多同事家的孩子也出現了這種情況——小學初中名列前茅,高中階段糟糕的一塌糊塗。原因就在這裡,孩子不是為了自己的學習興趣學習,是為了家長或者分數學習,當孩子遇到更強的對手,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才能獲得高分的時候,他很容易對學習失去原動力,導致一蹶不振,對自己失去信心和毅力。

這就是我努力想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通過特長來不斷鞏固自信的原因,我太知道分數的脆弱了,我也知道一個能彰顯孩子特長的機會能讓孩子獲得巨大的成就感,特長學習對孩子也很重要。

虎媽蔡美爾對自己的孩子近乎苛刻的特長教育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孩子在幼年時期經過特長的磨練和挫折,更有利於他們文化課的學習,特長是毅力和永不妥協精神的培養,經過藝術、體育特長鍛鍊的孩子都擁有了一輩子無法擁有的財富,財富外在顯形是——積極、樂觀、自信、抗挫折、抗打擊。

所想、所感、所記

步入中年,孩子也慢慢的升入了高一年級,我越來越深深的體會到家長學習的重要性,因為,你的學習事關孩子的學習,你的成長能帶動孩子的學習。

無法想像一個不知道學習,成天追劇的媽媽會帶給孩子什麼樣的精神養料;我也無法想象,一個不努力學習卻逼著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的媽媽會是怎樣的凶神惡煞;再次重申,學習不僅僅是學校裡的學習,也包括生活中的學習,學習不是刻意為之,而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幾天一直在學習猶太人的教育方法,最令我驚歎的是猶太人用一種“哈博露塔”的教育方法來引導孩子學習。相對於全球的其他民族的教育方式,尤其是我們這種以灌輸為主的教育方式而言,猶太人的教育更注重孩子的提問方式,在他們認為,孩子的提問才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簡而言之,就是猶太人鼓勵孩子思考自身之外的事情,並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鼓勵發問,帶動思考, 支持動手操作、考察實踐是猶太人的教育方法,而我們的教育除了背誦就是考試,學習內容僵化、死板,沒有趣味性,更不能帶動孩子們的深度思考。

考試的內容也完全是一種套路式的死記硬背,根據學生對套路的記憶來甄別學生的優劣,排出先後名次,這是一種很不科學的教育方法。

所以,我支持減負,這次減負對眾多的孩子和家長來說是一次莫大的解放,家長和孩子們可以利用減下來的時間做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在一種能力上投入過多的時間,造成能力的偏失,浪費太多的時間,得不償失。

不過,教育部提出減負之後,我們家長仍有很多的無力感,高考的考察內容不變、思路不變,就會有人把這種考試的能力發揮到極致,這對於擴展其他能力的學生來說是時間上和投入上的不對等,這是另一種不公平。

所以,當很多人質疑北京、上海的好多學生低於山東、江蘇的學生進入好的高校而憤憤不平的時候,我表示呵呵,是啊,分數是不對等,可是人家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你有嗎?他們可以隨心所欲的學習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用在沒用的知識上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這本身就是地域之間的不平等!

家是一個家,國是一個國,為什麼要實行不同的高考政策?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就不能也學習自己喜歡的內容而不用去焦慮分數的限制,我們也希望不要讓孩子在無用的內容方面投入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可是,有什麼用?

沒有用,就好好學習吧!

湯曉鳳:高中教師,教育碩士、家庭教育指導師,歡迎寶爸寶媽來和我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