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蘇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巧妙使用案例來論證分論點

在申論考試中,作文始終都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部分。在作文寫作中,最受廣大考生青睞的論證方法,就是使用案例來論證作文的分論點。可是在論證過程中,“不知道如何描述”、“不會分析案例”等問題成為了考生們最頭疼的“攔路虎”,今天就教大家如何巧妙使用案例來論證分論點。

在作文寫作中,案例的使用應當遵循四個原則:新穎、簡短、準確、靈活。

(一)新穎

在公職類考試過程中,每一個考生拿到手的資料或者說給定的案例都是相同的。也正因如此,在寫作過程中誰的個人儲備更多,誰在文章寫作中就更佔優勢。因此,使用案例的第一個原則就是要新穎,指的就是在文章論證中我們優先選取材料之外的案例進行論證。

但是在實際考試過程中,有許多考生沒有足夠的儲備或者自己儲備的案例和文章的立意對不上號,這種情況下把握好對材料中案例的使用就非常重要了。各位考生,請往下看。

(二)簡短

從形式上來看,考生在使用案例中最容易出現的錯誤就是對案例的描述過長。經常在分論點段第一句寫上分論點後,整段都在描述案例,通篇沒有分析,直到最後一句話回扣分論點,造成了分論點的論證不充實,也會造成考生大量照抄照搬原文。因此,考生在使用案例的時候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描述案例:主體+做法+結果。對於案例的分析我們先按下不表,各位考生往下接著看。

(三)準確

在實際的考試當中,考生最容易出現的錯誤就是論證“無效”,往往舉例舉了一大堆,但是真正說到點上的寥寥無幾,所以,在使用案例論證的時候必須要把握好“準確”這一原則。

所謂“準確”,指的是我們所使用的案例,能夠反映出這一分論點的道理。那麼,如何做到“準確”,首先大家要對我們的分論點有一個準確的邏輯認知,其實我們不妨從“做法”與“結果”來剖析一下我們的分論點,以便於我們理解分論點。

如2018國考市地作文“試談有與無”分論點1:城市的建設與管理需要發揮“有之利”。對於該分論點來說,有兩個關鍵詞,其一是“城市”,其二則是“發揮‘有之利’”。而這兩個關鍵詞之間的邏輯關係為:發揮好了“有之利”(做法)才能建設管理好城市(結果)。

再如2017國考副省作文“以水為師”分論點2:以水為師可以益仁。對於該分論點來說,有兩個關鍵詞,其一為“以水為師”,指的是向水學習;其二為“益仁”,指的是有利於提高“仁”、仁愛、情操。而這兩個關鍵詞之間的邏輯關係為:只有向水學習(做法)才能提高仁德情操(結果)。

再如2016國考市地作文“好政策”分論點1:好政策能夠滿足公民意願。對於該分論點來說,有兩個關鍵詞,其一為“好政策”,其二為“公民意願”。這兩個關鍵詞之間的邏輯關係為:施行、出臺“好政策”(做法)才能滿足公民意願(結果)。

看到這裡,相信廣大考生已經能夠對分論點有了一個較為深入的認知:大部分的分論點,是由一個做法和一個結果構成的。上文中曾提到,我們在形式上對案例的描述可以按照“主體+做法+結果”的思路進行描述,而若想在使用案例的過程中保證案例的準確性,則要做到:

案例中主體的做法=分論點中的做法

案例中主體的結果=分論點中的結果

接下來,我們將以2016年國考市地給定資料中的一個案例——蘇東坡治理西湖為例,為大家講解如何巧妙使用這個案例來論證我們上述提到的三個分論點(2018年國考市地“城市建設與管理需要發揮‘有之利’”、2017年國考副省“以水為師可以益仁”、2016年國考市地“好政策可以滿足公民意願”)。

【材料原文】

A:我講一個關於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治理西湖的事情。當時,西湖內淤泥壅塞、湖草蔓生,使得西湖容量日漸減少,淡水不敷居民飲用。蘇東坡決心清理淤泥蔓草,他動用數千勞力,費時四個月得以竣工。工程完畢後,如何處理堆積如山的水草和淤泥又成了難題。蘇東坡實地考察後發現:西湖南北兩岸居民順著蜿蜒的湖邊步行到對岸必須繞道數里。於是他決定用挖出的淤泥修一條直貫南北兩岸的路堤,將湖面分隔為裡湖、外湖,大大縮短往返路程,沿堤垂柳和6座拱橋及9個亭子更增加了西湖的美景。這時,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如何使湖中的惡草不再滋生呢?那就把沿岸部分湖面開墾出來,讓農民種菱角增收,條件是必須在自己承包的湖面按期除草。同時,蘇東坡還向朝廷上書,請求向菱角種植戶收的稅金應確保作為保養湖堤、湖體的專項資金。

【材料分析】主體+處境+做法+結果+啟示

主體:蘇東坡

處境1:西湖內淤泥壅塞、湖草蔓生,淡水不敷居民飲用

做法1:動用數千勞力,清理淤泥蔓草

結果1:解決西湖生態問題、居民飲水難題

處境2:水草和淤泥堆積如山

做法2:實地考察

處境3:西湖兩岸居民到對岸須繞道數里

做法3:用挖出的淤泥修建一條路堤

結果2+3:解決水草淤泥堆積問題、居民出行難問題

處境4:惡草滋生

做法4:開墾部分湖面讓農民種菱角增收同時條件按期除草,將稅金作為保養湖堤湖體的專項資金。

結果4:增加了農民收入改善了民生、解決了惡草滋生問題

啟示:蘇東坡針對不同的問題採用了不同的方法,這種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施政思維體現了蘇東坡的智慧,解決了群眾的飲水、出行等問題、幫助農民增收改善民生,體現了其仁政愛民。

【示例一】2018國考市地作文——城市的建設與管理需要發揮“有之利”。

分析:“有之利”包括城市中的基礎設施,而蘇東坡的案例中蘇東坡所修建的路堤就屬於城市的基礎設施之一,所以我們可以選取蘇東坡治理西湖中修建路堤的“做法3”來體現該分論點的“有之利”。在描述案例的結果時候,我們需要將結果的表述調整成能夠體現出“城市”建設的好即可,而這個案例中的“城市”,依據生活經驗我們可以判斷為“杭州”。

範文:城市的建設與管理需要發揮“有之利”。(分論點)蘇東坡(主體)利用水草淤泥修建了一條路堤溝通了西湖兩岸(做法:基礎設施,體現了“有之利”),讓杭州這座城市的交通更加通暢(結果:體現了“城市”)。蘇東坡修堤的故事剛好告訴了我們,“有之利”對於城市建設的重要作用。(對案例的分析)......

【示例二】2017年國考副省作文——以水為師可以益仁。

分析:“以水為師”,向水學習,可以指我們通過與水打交道、通過治理與開發水的、與水相關的實踐行為中體會到水的品質,也可以指我們通過體悟水的品質將之應用於其他實踐活動中,而蘇東坡治理西湖的與水打交道的實踐活動正體現出了“以水為師”。“仁”包括包容性、中庸之道、適度有宜、利萬物、孕育萬物等,“益仁”指的是有利於我們提高這些品質,而蘇東坡通過治理西湖解決了群眾的飲水、出行問題(結果2、3、4),增收改善了民生體現出了其“利萬物”的“仁”。

範文:以水為師,可以益仁。(分論點)蘇東坡(主體)通過治理西湖清除水草淤泥、開墾湖面讓農民種菱角(做法:體現以水為師),解決了群眾的飲水難題、出行問題、增加了農民收入,改善了民生(結果:體現益仁)。由此可以看出,人們正是通過這種“以水為師”的實踐活動,提高了自身的“仁”。(對案例的分析)......

【示例三】2016年國考市地作文——好政策可以滿足公民意願。

分析:“好政策”,指的是施行、推行好政策,而蘇東坡治理西湖中清理西湖、修建路堤、讓農民開墾湖面種植菱角增收等政策都體現出“好政策”(做法1、3、4);而蘇東坡治理西湖解決了居民的飲水出行增收等難題,就是滿足了居民的飲水、出行、增加收入的意願。

範文:好政策可以滿足公民意願(分論點)。蘇東坡(主體)通過治理西湖清除水草淤泥、開墾湖面讓農民種菱角(做法:體現好政策),滿足了公民“喝上水”、“少走路”、“多增收”的意願(結果:體現滿足公民意願)。故而真正的好政策,是貼近公民心聲、聆聽公民意願的。(對案例的分析)......

所以,案例使用的準確性就要從“做法”與“結果”兩個方面來把握,對案例的描述可以適當依據自身需求進行調整。

(四)靈活

案例的使用要秉承“靈活”原則,“靈活”指的是我們對於案例的使用方式要靈活。使用方式的靈活可以讓我們的論證更加豐富,同時根據案例使用的方式不同我們對案例的分析也可以不同。

(1)數量靈活。

在舉例論證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靈活安排案例的數量:

1、使用一個案例展開具體描述與分析;2、使用正反兩個案例形成對比;3、使用三個案例形成排比。

(2)性質靈活。

在舉例論證的過程中,我們對於正反案例的使用可以靈活。

在形成對比的時候,我們既可以先描述正面案例再描述反面案例,以強調目前存在的“問題”;也可以先描述反面案例再描述正面案例,以強調從中得到的“啟示”;我們也可以對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對一個案例展開具體描述,按照“從前”與“後來”兩個時間點的狀態形成對比。在使用排比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三個正面案例形成排比、三個反面案例形成排比,甚至三個正面、三個反面一共六個案例形成排比。

(3)分析靈活

我們根據不同案例的使用方式可以展開不同的分析。

1、對於一個案例的分析,我們可以分析反面案例背後反映出來的問題,正面案例所帶來的啟示或經驗(如上述示例一、二、三),案例之所以會發生“從前”與“現在”不同狀態的原因。

2、對於兩個案例的對比,我們可以分析兩個案例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3、對於三個案例的排比,我們可以分析三個正面案例帶給我們的啟示、經驗,三個反面案例反映出來的問題等。

【示例四】2016國考市地作文——好政策可以滿足公民意願。

好政策可以滿足公民意願(分論點)。西湖周邊的居民從前飲水困難、出行不便、收入微薄(從前),後來蘇東坡來到杭州施行了治理西湖的好政策,清理了水草淤泥、修建了西湖路堤、開墾了湖面種植(後來),滿足了居民便利飲水出行、增加收入的意願。從西湖居民“喝不到”、“多跑路”、“收入薄”,到後來的“喝上水”、“少走路”、“腰包鼓”,可見公民意願的滿足有賴於好政策的施行(分析“從前”與“後來”不同產生的原因)。

文/淮安就業人才網(hajyrc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