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說三國2.4」:張飛鞭打督郵本身就是個設計好的“局”

「蝦說三國2.4」:張飛鞭打督郵本身就是個設計好的“局”

朱儁在孫堅、劉備的協助下,大獲全勝,班師回京。

皇帝下詔書封朱儁為車騎將軍,實授河南尹(車騎將軍,漢制高級將軍官名,金印紫綬,位次於大將軍及驃騎將軍,和皇甫嵩一樣;河南尹,河南尹是中國東漢時期的一種行政區劃,東漢建都於河南郡洛陽縣,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官不稱太守而稱尹,掌管洛陽附近的二十一縣。也就是京城所在地的最高行政長官。)。

朱儁上表幫孫堅、劉備邀功。

孫堅因為有人幫他說話,任命為其他郡的司馬(軍事長官),已經去上任了。

只有劉備在洛陽等了很久,沒有獲得朝廷的任命,非常鬱悶。

這一天,三兄弟到街上閒逛,正好遇見郎中(郎中屬員外級, 分掌各司事務,其職位僅次於丞相、尚書、侍郎的高級官員。)張鈞的馬車經過,趕緊上前攔車見張郎中,向他說起自己的戰功。

張鈞一聽,非常驚訝,在剿滅黃巾軍中立下這麼多戰功的人竟然沒有獲得封賞?

調轉馬車到朝廷向皇帝稟報:“之前黃巾軍造反,主要原因就在於十常侍賣官、賣爵位,不是和他們親近的人都不任用,只要不得罪他們的人不管有沒有犯錯誤,都不會處罰,所以最後造成黃巾軍造反,天下大亂。

今天應該馬上逮殺十常侍,將他們的頭顱掛在南城的郊外,並派出朝廷特使貼出海報,告訴天下人,只要在這次剿滅黃巾軍中有功勞的,都要給予重賞、賜予財物、封他們官職,這樣今後大漢的天下就太平了!”

【蝦說】俗話說,朝中無人莫做官,更何況劉備作為一介草民,在朝廷根本就沒有熟悉的人可以為他說話,別說做官,連門都進不去!

也可見靈帝時期的朝廷的確已經封閉、腐敗到了極點!

張鈞是個正義的人,但有點擰不清,政治智慧真心欠缺,正常的應該是給劉備請功,請求皇帝封賞劉備,培植反十常侍的勢力。

他竟然會是想借助劉備不被任用的事件去打擊十常侍!

試想:劉備在朝廷里根本沒有靠山甚至名不經傳,想拿劉備的事件來請求皇帝除掉當權派,根本就是不可能加上絕對!

並且此時十常侍的耳目遍佈皇帝身邊,這種上奏最多是“進善言”的規勸,起不到任何作用不說,還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

果然,十常侍當場就反擊了!

他們馬上對皇帝說:“張鈞這是在欺負聖上您哪!”

連多餘的解釋都懶得說,直接把犯上的帽子扣在張鈞的頭上!

皇帝肯定也是不爽的,但處理方式也還客氣,叫護衛把張鈞趕出去!

十常侍私下就商議:“這一定是打黃巾軍立戰功的人,沒有得到升遷或任用,所以滋生了怨氣。不如先叫部府給他登記下,派個微不足道的職位,等到平息了這股怨氣後再做處理。”。

於是,劉備就被任命為中山府安喜縣做縣尉(今定州市區東),馬上就要去上任。

【蝦說】所以,我們上面說,張鈞拿捏的點不對,拿個這時候的劉備說事,根本起不了作用。

最後還是十常侍要先穩定民心,就先給劉備一個小縣的公安局長。

但無論如何,這是劉備出山以後,第一個獲得朝廷認證過的職位,雖然低微,但總算步入官家體制。

劉備將從涿縣徵來的五百名士兵解散,讓他們各回個家,只留了親兵二十多人,和關羽、張飛去安喜縣赴任。

【蝦說】這時候,黃巾軍已經剿滅了,劉備既然沒有被授予武官的職位,是不能再擁有軍隊的,不然會被有擁兵造反的嫌疑,所以要遣散士兵。

劉備到任安喜縣尉一個月,對當地百姓非常好,不曾去騷擾過百姓,所以百姓都很感動,認為他是名好官員。

自從到任之後,劉備和關羽、張飛吃飯同桌,睡覺同床。

如果劉備在人多的地方辦理公務,關、張兩人就在身邊站著協助,總是精神抖擻,從來沒有什麼疲倦的樣子。

【蝦說】我們知道,劉備本身志不在於此,和百姓搞好關係也一直都是劉備的信條,古話說,百姓是水,官員是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劉備深諳這個道理。

而且他和關、張之間的情份、職場禮節也都分得非常清晰:

在家的時候,一起吃,一起睡(食則同桌,寢則同床。),這是情份;

但在公共場合,關、張二人也非常明白,劉備是上司,他們是下屬,主要的職責就是護衛和協助劉備,這是職場禮節。

兄弟情份再怎麼深,在工作的時候,一是一,二是二,這是必須要遵守的。

才上任不到四個月的時間,朝廷就下達命令了:

如果是因為軍功而被封為行政官員的要撤掉。

劉備估計自己也在被淘汰撤職的行列。

【蝦說】這是典型的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做法,十常侍終究容不下當時被張鈞告狀的事情。

再者,就東漢時期,也的確從正常“科班”出身的舉人、秀才等都還沒有辦法安排崗位,因軍功而被任命為地方官員的,估計這時候也剛好有人出了一些狀況,比如禍害百姓、帶兵騷亂這類的,被十常侍抓住了空子,趕緊下手!

朝廷派出督郵(這是個職務不高但權力很大的崗位,主要就是傳達朝廷的命令、監督考察地方官員、對案件可以複議和判決,檢查核實非法官員等,換句話說,官不大,但什麼都可以管。)巡查到了安喜縣。

劉備到城門外迎接,以下級迎接上級的禮節對待督郵。

督郵坐在馬上,也不下馬回禮,微抬手上的馬鞭指著劉備責問。

關、張看到了,非常生氣!

【蝦說】這個督郵官不大,但因為權力大,架子非常大!

首先是不下馬回禮,這就是居高臨下了,“惟微以鞭指回答”,這是非常傲慢的態度。

古代人非常講究官場禮節,就算是真正的下級拜見上級,上級首先也得拱手回禮,用馬鞭指著別人說話,是對人的極度蔑視!

我們現在有的人會用手指著別人的鼻子說話,就會被人說“盛氣凌人”。

用馬鞭指著,比這個更拽,馬鞭是幹麼用的?用馬鞭指,無異於面對“畜生”的態度!

所以,關羽、張飛才會非常生氣!

劉備把督郵接到館驛(縣招待所,專門為來往的公務人員準備的食宿、接待、辦公的賓館。),督郵南面高坐(面向南,正規場合的設置這是主位,一般只有上級領導才能坐的位置。),劉備在臺階下像侍從一樣的站著。

過了很久,督郵才開口問:“劉縣尉是什麼出身啊?”

劉備回答說:“我是中山靖王的後代,自從在涿郡開始剿打黃巾軍開始,大小的仗打了三十多個,因為有一些戰功,所以才被朝廷任命現在的職位。”

督郵一聽,跟我講功勞?不由得大聲吼:“你咋稱自己是皇親國戚,假報戰場軍功!現在朝廷下達詔書,就是要淘汰掉你們這些濫竽充數、品行不端的官員!”

劉備知道解釋也沒用,就說:“是!是!”退了出來。

回到縣衙,和縣衙的縣吏商量怎麼辦?

縣吏說:“督郵這樣作威作福,無非就是想跟你索要賄賂而已!”

劉備說:“我從來不去騷擾百姓,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那有會有多餘的錢財送給他呢?”

第二天,督郵果然就先把縣裡的辦事員抓去,要他指認劉縣尉在縣裡魚肉百姓,劉備幾次親自去求見,想救出縣吏,都被督郵的門口守衛攔住,不放他進去見督郵。

【蝦說】東漢末年,貪腐已經成為社會風氣,劉備竟然會不知道要行賄?我看未必!

劉備是個七竅玲瓏心,情商高到絕頂,不會說看不清當時的態勢。

不遠賄賂督郵,原因有三:為不願、不屑、志不於此!

不願,是劉備一直懷有國士之心,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世界,所以哪怕只是一縣一城,也對百姓很友好;

不屑,是打心眼裡根本就看不起督郵這號人,甚至對十常侍把持朝政也是非常的不滿,尤其從他跟著朱儁打仗回京不被待見,估計心早已經拔涼拔涼;

志不於此,劉備舉兵打黃巾軍前後幾十仗,好不容易打了黃巾軍,才獲得一個小小的縣尉,這本身就是一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官職,還要受督郵這類人的“鳥氣”,還有什麼值得留戀的?

要玩,就要玩大的,找一個可以帶兵平定天下的機會才是劉備心中所想要的!

劉備可以忍,張飛可不能!

話說張飛被督郵的傲慢氣到了,就自己跑去喝了幾杯悶酒,剛好從縣賓館前經過,見到有五六十個老人,圍在縣賓館門前哭得很傷心。

張飛就問:發生了什麼事情?

那些老人說:“督郵把縣吏抓走逼迫他要陷害劉縣尉,我們知道了,就都來哀求請願,但都不讓我們進門,反而讓看門的守衛驅趕、毆打我們!”

張飛本來就率真,這幾天也正鬱悶著,這時候酒氣上衝,不禁怒氣沖天了!發怒到什麼程度?“睜圓環眼,咬碎鋼牙”,眼睛瞪得非常大,都快爆出來了,咬牙切齒,都快把牙齒咬碎了!

於是,快速的翻身下馬,直接衝進縣賓館,那些看門的守衛哪裡攔得住他!

張飛直接衝向賓館後面的堂屋,見到督郵正坐在廳上,把縣吏綁的緊緊地,跪在地上,正在逼供。

張飛一看,更惱火了!

大聲吼道:“你這個謀害人民的賊子,你還認識老張我嗎!”

督郵還沒來得及開口,已經被張飛一把抓住頭髮,拖出縣賓館,一直拖到縣衙前綁在拴馬石上,隨手就在邊上的柳樹上拗下柳枝,往督郵兩條腿上用力狂打。

一連打斷了十幾條的柳枝,根本停不下來!

【蝦說】督郵的不僅張狂,而且“業務精熟”,估計一路過來都是這麼玩的,反正朝廷有人罩著!

可惜是遇到了劉關張!

鞭打督郵這出戏,不管歷史真實如何,羅老師這裡安排張飛,有兩個道理,一是留給劉備一個仁慈賢德的形象,二是突顯出張飛率真、耿直的性格。

再者說,張飛敢不經過劉備同意,直接開幹,也有可能是受到劉備、關羽的暗示,畢竟,打公差的後果他是知道的,劉備有遠大志向,他是知道的。

所以,遊蝦認為,這其實是劉關張安排下的一出好戲,打,必定要打,關鍵在於誰打更合理,更解恨!

劉備正在縣衙裡鬱悶著,聽到縣衙前大聲喧鬧的聲音,就問身邊的工作人員怎麼回事?

工作人員說:“張將軍綁住一個人正在縣衙前狠命的開打!”

劉備趕緊出來看,見到原來被張飛捆打的是督郵。

非常驚訝的問:三弟怎麼綁住督郵開打啊?

張飛說:“這樣謀害百姓的傢伙,不打死還等什麼!”

【蝦說】這就是為什麼遊蝦說這是“一出好戲”:

張飛在縣衙前打督郵,打了多久?十幾條柳枝都打斷了!

安喜縣是個小縣,不可能縣衙會大到不知道外頭的動靜。

劉備一直等到很多人圍觀、大聲吆喝喧鬧的時候,才問工作人員怎麼回事?

而工作人員立馬告訴他,是張飛在打人。

可見工作人員早就知道了,劉備不問就不說,或者劉備根本就是假裝不知道!

等到張飛解恨了,才出來當勸解員。

從朝廷的體制看,張飛沒有官職,打督郵不算以下犯上,劉備的名聲還是槓槓的;從兄弟感情看,從在洛陽開始,兄弟三個就很不爽,張飛本身就一肚子怨氣沒辦法解開,讓他解解恨,也很有必要!再往下看:

督郵被打得痛哭流涕,自從當上這個“小巡按”,哪有受過這種罪?

一見到劉備,趕緊求饒:“玄德公就我性命!”(這裡喊玄德公,和後面別人尊稱玄德公的含義不同,應該做“玄德爺爺”的意思,表示出督郵被虐後的無助和悲傷。)

劉備終究是仁慈的人,趕緊叫張飛住手不要再打了。

這時候,邊上“轉過”關羽出來。

【蝦說】這個“局”,我們上面已經分析得很清晰了,這裡的看點是“轉過關公來”!

說明,關羽一直都在邊上,看著張飛打;

而張飛打得“很文明”,只打腿不打身,用柳條打而不是用拳頭,這只是教訓,不是真的想打死督郵;

關羽在邊上看,主要就是監督張飛有沒用力過猛,不要給個三拳兩腿,把人打死了!

而劉備一叫張飛不要打了,張飛立馬停止!

試想,張飛如果真在興頭,會掐得住嗎?

估計得劉備或關羽“一把抱住張飛”才行。

所以,看到這裡,這個“局”就非常明瞭了!

關羽“轉”出來說:

“大哥你有這麼多的戰功,才被朝廷封為小小的縣尉,而且現在還要被督郵勒索、欺負。我想著官場就是個荊棘密佈的地方,不是鳳凰棲息的地方;不如我們把這個督郵殺了,不做這個縣尉了,回到我們的家鄉,以後再做打算好了!”

劉備於是拿出印綬(官印和綬帶,做官的兩個信物。),掛在督郵的脖子上。

教訓他說:“根據你謀害百姓的行為,本來按律法是應該殺了你才對;今天先暫且饒過你的命!我現在把印綬歸還給朝廷,從此以後,咱們永不再見!”

督郵撿回了一條命,跑回定州(現在定州市)見太守。

太守就上公文給省府,派人要去抓劉備三兄弟。

劉備三人離開安喜縣後,直接去代州(今山西忻州市代縣)投奔劉恢,劉恢聽說劉備也是漢室宗親,就藏在府上避難。

【蝦說】劉備三人對督郵一個打,一個勸,一個威脅,而後辭官而去。

整個配合完美,情節跌宕起伏,非常漂亮!

劉恢,歷史上只有劉邦的第五子梁王叫做劉恢,這裡是羅老師虛構出來的人物,表示劉備繼續投靠漢室宗親,才避免了被追捕的可能。


-------------遇到鬼迷心竅的老闆,死磕是沒有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