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壮丽地升起



北斗星壮丽地升起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之初,万物皆灵,星系、山河、动物等皆成为崇拜对象。在外太空中,人类首先崇拜的是万丈光芒的太阳,其次是幽然变幻的月亮,而北斗七星也是古老中国最崇拜的星系。中国古代曾经广泛流行“北斗历法”,只是没有直接使用这个名称而已。因为北斗的斗柄在四个季节里,会指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所以古人也常用它来划分四季:“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因此,古人根据初昏时观测到的二十八宿某一宿在星空的位置,就可以推知目前是一年里的什么时节。这就是运用北斗历法判断季节。此外,北斗七星也用于夜间计时,每转30度即为一个时辰。

仰头观星,北斗星所在的要害位置和醒目的形状,在天空中最容易一眼看到。在古代,北斗是人们平时出门决定方向的重要依据,人们把它当成指路救生的“灯塔”。北斗星的斗柄(以北斗七星的第六颗星和第七颗星的连线为准)永远指向同一个恒星星座,即二十八宿的斗宿——北极星。从“天璇”通过“天枢”向外延伸一条直线,大约延长5倍远,就可见到北极星。认星歌有:“认星先从北斗来,由北往西再展开。北斗绕“天帝星”所在的北极日夜不息,其实是地球的自转让人感到北斗星在绕着北极星转,因此从很早开始,北斗成了天帝的车子。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意思是:北斗星是天帝坐着的马车,天帝以中央为枢纽,坐在马车上一刻不停地巡行四方。而斗柄转过一周也就是天帝巡行一周,便是过了一年。汉代的首都是长安,长安还有个别名叫“斗城”,也是从这种观念来的。


北斗星壮丽地升起


从小一直喜欢观星,现在由于雾霾和城市光污染已经无法进行了。观星中最熟悉的,就是北斗星。季节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如果你在一个晚上持续地看北斗星,会发现它也是从东往西转,到了白天太阳出来就看不见它了。

北斗星像什么呢?像一只勺子。北斗七星,是七位美仙女,她们在天空唱歌,唱得唇焦口干的,就排列成一只勺子,接清凉的天水解渴。

北斗星像什么呢?像一个问号。是谁把这问号写在天上,问天有多高,地有多长,问人世间有多少冷暖,问银河有多宽,问人心有多少苍凉?

北斗星像什么呢?像一个棋局。这局棋下得令人目摇心悸,大惑不解。自有八卦以来,任谁也挪不动一只棋子,从天枢到瑶光,永恒的星辉亿代不移。棋局未终,而斧柯烂尽,仰头观棋的人类已一代代死去。


北斗星壮丽地升起


北斗七星是由天枢、天玑、天权、玉衡、天璇、开阳、瑶光七星组成,根据其分部位置的形态,古代中国人把这七星构想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所以,与七星有关的传说,常常散发着浓郁酒香。我记得一个捉七星的传说故事。主人公是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预言奇书《推背图》的作者之一李淳风,他一生经历了7位天子治世,在道法、玄学、天文、历法、占卜、算术方面都很有造诣。史载李淳风有一次向唐太宗禀告,北斗的七颗星要变成人下凡,会到西市喝酒。可以派人在店里守着,把北斗七星抓回来。唐太宗听了非常兴奋,马上派人去西市守着。侍卫看到七个婆罗门僧人从金光门进城,到了西市酒楼。七个僧人到了店里喝酒,喝了没一会,侍卫便拿着皇帝的诏书上了楼。对七位僧人宣读诏书,让他们随其面见圣上。僧人笑道:“一定是李淳风这小子说我们什么了。“于是便对使者说:“等把酒喝完了,我们跟你一块儿走。”喝完酒后他们便要下楼,使者在前面带路先下去了,当使者回头看他们几个时,僧人已踪影全无。使者回去将以上情形如实奏禀皇上,太宗听后甚为惊异。事后北斗七星警告李淳风,不可再泄露天机,此后,唐太宗再向李淳风打听有何神仙下凡之时,李淳风便不再回答了。这个传说故事很好玩,北斗七星入凡,竟是跑到大唐西市喝胡姬美酒去了,分明是七位贪杯酒徒,到人间来痛饮狂歌。可惜没喝痛快,就有人捣乱。天子召来不上朝,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便旋成一波斑斓星光,光芒四射愈转愈快,接他们回到万古长空之中了。

我常常注视着北斗星,想那是悬挂在夜行者头上的七盏灯,有多少人看着头上的北斗,脚步就不再乱了方寸,在心中重新找到了方向。北斗星,夜空中最容易辨识的星,它永远闪耀在天涯和故乡的天际,照亮我们行走的身影。人们用勺柄的方向划分四季,人们航海时用北斗辨识方向。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一夜又一夜,在平旷的北方,北斗星壮丽地升起,阔大的斗魁上斜着偌长的斗柄。北斗七星,俯瞰着夜色苍茫的大地,在碧海青天中,在万古深寒中,在等待中数着,一颗颗的孤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