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前言:平面設計中,LOGO、品牌、海報……方方面面都需要用到字體。隨著字體版權的要求越來越嚴格,設計師越來越被要求掌握原創字體設計的能力。

字體筆畫中的創新,往往即是“變形”,而筆畫的“變形”,很多情況下,是對筆畫進行“加法”和“減法”的嶄新塑造。所以今天分享這篇文章,聊一下字體設計中幾個技巧:

筆畫作“減法”

減法,是指筆畫的簡化變形和設計。一般在設計字體時,可以先把要設計的字體內容,用黑體或宋體字打出來,這樣做是為了方便參照他們的結構和布白,但是,在設計新字體時,很多筆畫並不能完全遵循“黑體”或“宋體”這些成熟字形的設計規則,必須做出適當改變,才能讓你的字體更美觀、耐看。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如上圖中的左右對比,放大細節來看,“供付”兩字,左側的“單人旁”和“派”字右上角的平撇,分別是這樣設計的: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繼續深入對比分析: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通過上圖筆畫區域空間的對比(紅色部分),可以明顯看出未經設計的筆畫,其空間明顯大於設計之後的筆畫,也就是說,經過減法設計之後,字形會顯得更加簡潔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原本“單人旁”可以看成是一個交叉筆畫,由圖中藍、黃、紅三部分構成,而設計後,則簡化成了黃、紅兩部分,而右側的“平撇”,原筆畫是有弧度的一筆,設計後,“平撇”變成了純粹的“橫線”,這樣的變形並不像“單人旁”的變化那樣明顯,但由“撇”變“直線”的過程,同樣也屬於為筆畫做減法,為筆畫做簡化。

綜上所述,為字體做減法,可以是在交叉類筆畫中,對筆畫的其中一段進行減少、省略、簡化,也可以是將原本帶有弧度的“撇捺”筆畫,設計成為直線的形式。

接下來是5個實際商業案例: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常用中文字體有3500多個,因此不可能一次性寫出所有字體的“減法”設計方法,但為筆畫做“減法”,以下三種情形最為常見: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以上圖示雖然簡單,但類似的筆畫和結構卻有很多,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很多偏旁部首和筆畫的設計都會變得輕鬆起來。

下面是一個字體筆畫簡化的設計思路,更直觀地展現整個設計過程:

“唯一”兩個字給人一種很單純的感覺,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去除了一些比較繁瑣的筆畫結構,讓筆畫更簡單。中國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說,通過視覺自動補償缺失筆畫來達到這一效果,增加了文字內涵。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在電腦上打出“唯一”兩個字,觀察一下筆畫結構,可以發現字體中以橫畫與豎畫為主。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將“唯”字中傾斜的兩筆擺正,使筆畫更統一。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用矩形工具將字體骨架搭建好,筆畫更為單純。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將筆畫加粗,並降低字體重心,使其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安定感。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接下來嘗試幾種方式來省略字體筆畫:第一個結構很亂,節奏掌握的不到位;第二個整體不錯,那一點起到了“暗示”的作用,讓視覺自動將筆畫補全;第三個沒有暗示的筆畫,看不出是“唯“字;第四個和第三個類似,看不出是圖形還是文字,筆畫省略太過頭。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通過對比選擇了第二個進行優化。將筆畫粗細的分配重新調整,使筆畫在視覺上粗細一致,並且字體灰度更為平均。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一般來說,筆畫密集的地方要調細,筆畫疏的地方要加粗,上圖時進行調整後的筆畫,分別用數字和字母來代表對應的筆畫,仔細觀察會發現其中的差異。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利用輔助線對字體進行進一步規範,合理安排字體間距,使其更整體。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字體完成,規範後的字體比原來更耐看。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筆畫作“加法”


顧名思義,“加法”“減法”相反,是對筆畫的繁複化設計處理,簡單來講,是把一個筆畫變成兩個或三個筆畫,甚至更多筆畫。當然,筆畫的“加減”,不是為了改變而改變,是為了讓字體更加美觀,更加舒適,更有設計感。

同樣先拿一例字體進行引導和講解。只看紅色標註筆畫,放大細節後進行左右對比,是這樣的: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將傾斜的“點”或“撇”,進行“加法”變形之後,筆畫由一筆變兩筆,同時,也會更加平穩、可靠。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在字體筆畫中,這樣的“加法”非常普遍,例如,“合、企、金、眾”等字中,均包含“人字頭”的設計,而“人字頭”的部首,就經常這樣設計: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一撇一捺,兩筆畫組成的“人字頭”,在上部添加橫線或類似橫線的線條之後,就會變得別緻起來,擁有了鮮明的設計感,同時,由兩筆組成的三角形結構,變成了類似於梯形的結構: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左圖,是撇捺組成的三角形結構,其左上角和右上角(藍色三角形)部分,空間較大,說明其布白空間大,筆畫本身顯空;而右圖,在撇捺之間,加了橫線進行過渡之後,其左上角和右上角(藍色三角形)部分,明顯收縮,布白空間迅速變小,筆畫部分也就顯滿;滿,相對於空,會給人更踏實可靠的感覺。

再看另一個細節,左圖,紅色三角形所指部分,即撇捺的交接點,此處筆畫是尖角形式,顯鋒利;而右圖,紅色三角形所指部分,即所加橫線部分,筆畫是水平形式,顯平和。那麼,很顯然,平和的筆畫,會呈現出更舒緩更親切的感覺。

根據這個道理,再拿幾個常用的偏旁部首進行舉例佐證: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在上圖四例偏旁的設計中,均是將原先筆畫進行了“加法”設計,原筆畫本來是一筆,“加法”之後,都變成了兩筆的轉折形式。經過這樣的處理之後,筆畫就會變得更加平穩可靠

現在,我們再次用完整的商業字形案例進行解釋和補充: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從上面的幾例案例,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為筆畫做“加法”設計,大多數情況下,是為“撇、捺、點”等筆畫進行橫線或豎線的添加,從而達到字形更加平穩、耐看,更有設計感的效果

筆畫常規變化

筆畫的“加減法”雖然會為字體增添設計感,但並不適用於所有場合,並且在一個LOGO中不宜多次使用。除了增減筆畫之外,字體筆畫還有一些常規變化方式: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教你如何做字體設計(簡單易學)


評語:

其實發現最近有兩個詞,在推文中出現的非常頻繁:“扁平化”、“互聯網氣質”。而在LOGO設計風格都普遍出現這兩個特質的時候,LOGO字體作“加減法”,是很非常常用的設計手法。

不過在字體設計方法,或筆畫設計方法,有無數種思路和角度,不同設計師進行總結,會得到不同的結論。同時,面對不同的設計場景和用戶需求,設計師所思考的角度也不一樣。上面總結的技巧,是希望給設計師一些參考的捷徑,激發出大家的靈感和創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