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兒女都是電影導演,最光彩奪目的電影人,共和國22大明星於洋


於洋,1930年10月4日出生於山東省黃縣。1936年,闖關東的父親病死關外,家鄉又遭災,迫使母親帶著他流落到東北。

1945年,在八路軍的哥哥隨部隊來到長春,引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他當過公安偵察員,參加過土改運動,作為文化幹事,參加過四平保衛戰、長春圍殲戰,從長春市文化中學肄業。

1947年11月,於洋來到東北電影製片廠, 參演了個人首部電影《留下他打老蔣》。1948年,在影片《橋》中飾演青年工人技術員吳一竹。

1949年,出演由凌子風執導的電影《中華女兒》 。1950年,與楊靜搭檔主演電影《衛國保家》。

1953年,與馮奇合作主演劇情電影《山間鈴響馬幫來》,在片中飾演苗族青年、邊寨的聯防隊長黛烏 。

1955年,於洋進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訓練班學習。1958年,與王曉棠合作主演諜戰電影《英雄虎膽》,在片中飾演偵察科長曾泰 。這部電影上映後,於洋成了家喻戶曉的名字。當時,中國的二十二位大明星,於洋就被選為其中之一。

1959年,與謝芳共同主演劇情電影《青春之歌》,扮演老練沉著的中共地下黨員江華。

1960年,出演以游泳為題材的電影《水上春秋》 。這部電影反映了中國第一位游泳冠軍的故事。在這部電影中,於洋堅持做自己的事情,沒有在所有游泳動作中使用替身。

1961年,在電影《暴風驟雨》中飾演 正義凜然、智勇雙全的土改工作隊蕭隊長。

1961年6月22日,周總理邀請各地電影廠的一些編劇、導演和演員,到中南海西花廳家中座談。

1964年,在《大浪淘沙》中飾演耿直、倔強、勇於追求真理、願為真理而獻身的靳恭綬 。

1974年,在電影《火紅的年代》中飾演鍊鋼工人趙四海。

1974年,在電影《偵察兵》中飾演政委。

1975年,在電影《第二個春天》 中飾演海軍某研究所政委馮濤。

1980年,自導自演電影《戴手銬的旅客》 ,飾演遭受迫害被迫出逃的老公安劉傑。在藝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當時非常轟動。《駝鈴》一曲 也很受歡迎。

1950年,21歲的楊靜開始任東北電影製片廠演員,她是新中國第一位電影銀幕上的蒙古族女演員。楊靜和於洋互相扶持,恩愛數十年。

女兒從小就在電影《洪湖赤衛隊》中客串女主角韓英的童年時代,長大後成了導演。兒子於曉陽是位頗有才華的新銳導演,不幸是是44歲哮喘病突發去世。老兩口緊握雙手,互相打氣: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中國公益榜樣愛心大使--於洋楊靜夫婦。

2010年,於洋獲得了第19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終身成就獎。老藝術家於洋、田華,兩位已經在影壇耕耘超過60年的老藝術家,見證了中國電影的發展史,現場所有的嘉賓、影迷全部自發起立為兩位鼓掌。

於洋的外型展示出閃光的美感和令人回味無窮的藝術魅力,內心又是那麼的晶瑩剔透和熱騰暖人。深邃的雙目、剛毅的雙頰、深情的雙唇、寬大而豪爽的雙肩和巨人般的體魄,對每一部影片,都塑造得無與倫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