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勢利成性的人欺負過嗎?我們應該怎麼辦?


你被勢利成性的人欺負過嗎?我們應該怎麼辦?


1、中國人的勢利

我們在對外宣傳或者教育小學生時,總告訴受眾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樸實的群體,她創造了偉大的四大文明且延續至今。這種源於偉大的優越心態,往往造成自我高估,使越來越多的人無法真正客觀認識自己所處民族的不足。與這種正面塗抹相反,近代一個偉大的文學思想家——魯迅先生,用其特有的寫實的辛辣的筆觸,揭露了深植中國人心底的國民劣根性。

魯迅先生對國民劣根性的揭露,深刻到位,發人深省,被後來者柏楊後續地詮釋為“醜陋的中國人”。這類把國民劣根即皮袍底下的小揭露出來的做派,曾經引起虛偽型中國人或深或淺的憎恨。儘管被憎恨,他們對國人的揭露依然入木三分,真實可信,顯然是任何願意客觀認識自己民族的人所不得不重視的。此一思路雖已展開多時卻遠非結束,世風日下的現實顯然昭示這個課題需要更進一步的思考。在這種思路上沿走,我認為國民劣根性的根底還在於其深刻的勢利性,試圖認識中國人的勢利性,希望能夠給那些深受其苦的人提供一些理性助益。

與外國人相比,中國人的勢利性顯得更為特別。其特別之處,在於我們往往給自己的勢利披上一層有情有義的紅色外紗。大家知道,人性本利,古今中外任何時地的人們概莫能外。通過直接觀察和間接推理,我們可以看出,外國人的求利本性一般顯得很直接,他們想要什麼比較明白地展現在他人面前,沒有我們中國人這麼多道道。

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更加真誠,也更加可愛。中國人則會想要去掩飾自己的勢利本性,妄圖賦予它一種被時勢所迫不得不為的虛偽假面,好像勢利不是自己的本來面目,為了這個那個考慮,而不得不委屈自己善良純粹的心。

具體而言,中國人的勢利性,首先表現在勢利已經深入骨髓,逐漸形成為一種社會本能。

我們可以看到和感知的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對有權有勢的人就有一種天然入心的尊重。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如果一個家庭裡面有幾個官僚,那這樣第一個家庭簡直就是天神下凡,本村的人見了那簡直是畢恭畢敬,什麼事都得請他們家的人來商量。這似乎就在村中形成了一個基於權力光照下的天然“權勢中心”。

不僅農村如此,號稱商業文明和社會文明集散地的城市也是如此,不同的在於表達形式和表達深度不同而已。拿北京這樣的所謂的文明中心來說,北京人說話的那種令人滑膩的所謂“京味”,以及他們對大官們的骨子裡透出來的賤隨和回過頭來對外來農民工的白眼蔑視,都彰顯出中國人勢利本性的城市特色。

如果說北京倍受封建晚期的三代浸淫而可能是習慣性勢利延續,那麼從以受到西方文明著稱的廣東沿海地區的表現,我們就更能發現中國人勢利性的廣延和深入。許宗衡和他的部下的醜惡表現,茂名市委書記的團體性骯髒,無一例外地都表達出現代文明的封建底色。

蛇窩飛不出鳳凰,羊群跑不出野狼。以更大農村作為後續根據地的城市,它們的勢利本色夾雜著對現代文明的愛恨交織,把中國人的勢利本性表演得更具現代喜劇色彩。

有什麼樣的本性,就必然有什麼樣的相應行為。勢利行為普遍化,是中國人勢利性的第二個表現。觀之於當代,中國人的勢利本性表達得無以復加。勢利本性在權力控制下的“半市場經濟”之中,被無限放大。

現在,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除了極少數領域的極少數個人以外,追隨有權有勢的人,已經成為一個共識。文明和知識被貶抑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以至於讀書無用論再次興起在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作為實用性浪漫的中華大地上。更進一步,辦事必要錢的社會共識,在幼兒園都要送禮的當下,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無奈。

中國人就連求神拜佛也是勢利性的。什麼樣的人群造就什麼樣的神。我們中國人求神拜佛,一般都是要求神佛讓他升官發財,賜子賜福一類的要求。相應,觀音菩薩不要念咒了,天天要南來北往地送金錢送小孩。

勢利是一種價值取向。任何一種價值取向,都必然表現在對反向價值的排擠和打擊上。中國人勢利性的第三個表現,投射在反向行為上,就是往往期待其他人有情有義和樂於付出。實質上,中國人往往看不起那些有情有義的人。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怪現象,我們都在網絡上或者在與人交談中感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但實際上絕大多數人又不會去做那種人心古的行為。試想,如果一個大多數人都願意去為別人付出,那這樣的民族還會發出人心不古的哀嘆嗎?我們往往都在期待別人去古,去付出,而自己則就可以成為客觀受益者。

這種期待別人情義付出的無恥呼喚,實在構成中國人低端素質的核心所在。由此,深入骨髓的勢利本性,把中國人推向了看似有情實則無義的行為模式裡面,使得這個群體中的極少數深情厚義的人,往往顯得孤獨而悲愴。

由以上分析,我們可以作出這樣一個判斷:勢利性已經充斥中國。情義放兩邊,勢利放中間,這是任何客觀的人都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事實不一定被人們流暢接受,可能每個人都不太喜歡勢利性充斥的社會。但如果你沒有錢,不能像富豪裸官一樣地移民海外,就只有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生存下去,就要面對滲透到每個細胞的勢利本性。

一箇中國人,如果你想順流揚波,這個很容易,跟著做就行了。而如果你是一個正人君子,就會始終陷入“勢利包圍”之中,時刻受到煎熬,一般的結果不外是兩種:被吸入或者心碎。這兩種結果在我們生活中不斷髮生。其實,我們還可以有第三種選擇。怎麼面對它呢?我的回答是:認清勢利,因事取捨。


你被勢利成性的人欺負過嗎?我們應該怎麼辦?


2、勢利是什麼?

作為兩個基本層次的分析,首先我們必須認清什麼是勢利。認清勢利不容易,其邏輯分為兩個步驟:認清勢利性的來源,識別勢利度不同的人們。由此,我們才可能談得上因事取捨。

勢利本性根源於生存保證。在勢利來源的意義上,生存保證和生存改善是勢利性的根源所在。勢利本性,以獲得利益作為核心追求。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人要因為獲利而勢利呢?其主要原因,在於資源稀缺性導致的生存不穩定。在人類迄今的常態社會結構中,資源相對於人們的生存需求來說,總處於相對稀缺的狀態。私有制導致的機會分配不均等和生存不穩定,促使人們總要尋找一種可以保證生存的行為機制。生存為核心,是普通人的基本價值取向,情義對他們來說只是吃飽喝足後的偶爾衝動。

自利擴大化,構成勢利本性形成的現實推動力。尋找勢力點,並且隨著勢利點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就使人們顯得總是以勢力所帶來的利益作為本性追求,即形成了勢利本性。也就是說,勢利本性是人們生存不穩定性的客觀反映,所謂勢利,就是不斷尋找並靠近利益獲得渠道,以保證獲得足夠的物質資源,進而保證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勢利就是不斷擴大自己獲得的資源的一種心理反應。自利不等於勢利,勢利是自利的擴大化。自利是中性的行為方式,而勢利則是自利偏私化之後行為易變化的薄性表達,意味著對資源的貪婪性佔有取向。自利擴大化為勢利,持續勢利就會使其演變為一種勢利本性。

勢利本性結合中國特有的虛偽教育,使我們判斷勢利本性人的時候,會發生好多誤差。認識誤差必然導致行為不準確。因此,要想消除不準確,提高行為應對性效率,就必須要能有效甄別各種勢利人的勢利程度。

勢利人跟著權勢跑。勢利的核心,在於以權勢作為依附點。以此作為標準,人們可以分為三種:真勢利、假勢利與不勢利三種。從外在表現形式的明顯或者暗隱,我們可以把相關行為分為顯隱態。結合其表現形態的顯隱,我們可以把勢利大致分為六種形態:真的顯勢利、真的隱勢利、假的顯勢利、假的隱勢利、顯態不勢利與隱態不勢利。

其中,真的顯勢利,是真的勢利,而且很明顯。不論從外在表現形式還是內心所想,都很明顯地表現出勢利性。真的隱勢利,指外在形式上表現的不勢利,而內心則是勢利的。假的顯勢利,是指外在形態上表現得很勢利,但實質上是不勢利的,勢利只是其形式表現。假的隱勢利,指其外在形式表現得不勢利,而內心有一部分是勢利的,但到了關鍵時刻或者重要價值選擇的時候,他們仍然選擇堅持超越勢利的原則立場,因而是假的隱勢利。顯態不勢利,是從形式上表現得不勢利,而其內心表達較快較明顯,很快也能被人們認識到是不勢利的。隱態不勢利,是其外在形態不明顯,好像有點勢利或者不表達立場,而實質內心也是不勢利的。


你被勢利成性的人欺負過嗎?我們應該怎麼辦?

3. 如何應對勢利成性的人?

這幾種勢利形態中,真的勢利最容易辨別,而顯態不勢利次之。其他各種,則都需要長期觀察和考驗才能最終認定。對於經驗豐富或者天賦直覺很高的人來說,識別這些形態並不困難,甚至立刻能使隱態顯明化,即一個人來到面前很快就能判斷這個人的未來將大致呈現出什麼變化。而對於天賦較低、經驗又短缺的人來說,這就要困難得多。尤其是在不同的時空中,再結合勢利的濃度以及頻率,又可以劃分出更多的形態,所以判別起來會非常複雜。

我們的建議是,抓住核心,反面判斷。根據其行為影響度,抓住其關鍵的核心行為作為判斷依據點。看其關鍵時刻與誰站在一起,與誰同心奮鬥。另外,多次觀察其在普通時刻對普通人的態度和行為。

真的隱勢利,一般很難判斷也很難防範,而且一旦判斷失誤就會貽害無窮,因此可以稱之為最惡的勢利。在此提供識別它的一個“基本感覺”——模糊。真的隱勢利,他們最大的特徵就是模糊。模糊則隱,隱則陰。那種模糊的人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陰險”或曰不可測。這種模糊的感覺很好找。

其模糊的基本特徵:對能夠清楚表達立場的事物不說好或者壞,即立場不明確,或者即使表達一定立場還總是有所掩飾。這種立場不明確,不說那種基於沉思和暫時沒有得到合理結論的徘徊,而是那種害怕暴露自己立場而對自己不利的個人選擇。這一結合具體情況就很容易判斷出來。

從其外在形式上來看,這樣的人一般眼光遊移不定,容易假假地笑。他們表面謙和,內心有自己的一盤棋。真正的模糊,實際上就是投機,看準時機再出自己的底牌。這樣的人對客觀規律沒有真正的感覺,反而更容易被利益所在而吸引,只要對自己有利,關鍵時刻就會展現其真實一面。

這樣的人善於偽裝和善。與這樣的人相處,你在心裡會覺得不踏實,總覺得有一種隱隱的不安,其主要原因是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亮出底牌,更不知道這個底牌是什麼。因為把握不了,所以內心長遠地感到恐懼。而一個人如果模糊,你就要不動聲色地認真觀察他,找到模糊所在,再結合他的“普通表現”,就可以判斷他的基本勢利度情況了。當然最終的試金石就是真正事情的取捨面前的最終選擇。而在沒有測知其最終底牌之前,要把它當成負面人物對待,不能遠離就要縝密防範,千萬不可心存僥倖。十個模糊九個壞,這是一個規律。

在認識清楚勢利性之後,我們就可以根據不同的勢利度來認真對待,因事取捨。首先,我們可以因性利導,成就事業。掌握能激發勢利性跟隨的權勢與錢勢,才能成就一番事業。求利是人之本性,抓住本性才能 有效行動。

對想做事業的人來說,形成有利於眾人的決策和行動,是成就事業的必然選擇。就要求這樣的人能夠佔據實力高點,形成行走強勢。而有了一個實力強勢,那些勢利者即必定會緊擁而至。由此,就會慢慢形成一個有效的行動集團,會產生更大的吸入效應圈。更進一步,有時,我們需要與勢利人合作。不得不承認,很多事情都是正人君子幹不成的事情,如雞鳴狗盜。運用得當,勢利能起到正面價值。沒有勢利,就不可能成事。毒草可以肥田,勢利也可以成就人。

其次,不浪費感情。不做無基之望。一廂情願地期待美好的感情,是一種不明世人的自我欺騙。具體到我們身邊來說,就不要浪費不必要的情感。本性相違心必遠離。拿我的現身說法,我現在對那些勢利的學生從來不付出真正的感情,這樣就可以節省好多時間和精力。而當我們走下高位時,更用不著失落。人走茶涼是必然的。既然他們本性勢利,那麼無勢無利的我們就不要期待別人會高看你。

再次,選準進退時機。逆勢必敗。如果社會形勢允許,我們可以趁勢而起,經過自己的努力做一番自己想幹的事業。而當時勢已過,就要心無掛礙地遠離,如張良的隱退。不要期待別人總是會記住你。前浪死在沙灘上,當來則來,該退則退。

認識清楚中國人的勢利性,對於我們的思想和行為選擇,都有重大的推動意義,也能夠提高我們的選擇正確性。但認識清楚並不意味著要消極對待。我們還是要積極努力,為這個民族的每一個進步而做出力所能及的進步。

已經覺醒的人們,作為民族先行者,不要悲傷於同胞們的仍然沉迷,也不能因為他們傷害過我們而耿耿於懷。社會發展,需要一批人不計較自己的利害得失。不計較才能有國家的進步,若誰都計較,就沒有將來。我們不能等著他們自然變好,而要用一種飛蛾撲火的悲壯,結合已經變化的社會條件,通過種種艱苦努力,促使國民早日脫離這種延續千年的勢利本性,形成新人,以建設更為美好的社會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