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真格了!2018年全國有老賴1277萬人!

動真格了!2018年全國有老賴1277萬人!

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2019年首場定時定主題新聞發佈會。政研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出席發佈會,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面,他提到,截至2018年年末,全國法院已經累計發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277萬人次。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而對於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的失信人,將會受到限制購買動車高鐵票、不得乘坐飛機、入住星級酒店、開展高消費等懲戒。而“老賴”情節嚴重將被追刑責。


動真格了!2018年全國有老賴1277萬人!


網貸借錢不還 會成老賴嗎

自2018年6月中旬開始的P2P爆雷潮,產生了一些通過P2P平臺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而對於這類借款人,他們的信息已經納入央行徵信系統。

早在去年8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就下發相關通知,要求各地上報借網貸平臺風險事件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名單。

央行相關人士介紹,經網貸平臺和各地金融辦篩選審核後,目前首批借款人惡意逃廢債信息已納入金融信用信息數據庫,可向3900多家接入的放貸機構提供服務。徵信中心將依法提供合規的查詢服務和異議處理渠道。

而百行徵信今年年初也開始了對網貸失信人信息的錄入。


動真格了!2018年全國有老賴1277萬人!


據介紹,首批惡意逃廢債借款人中,超八成是個人,企業借款人不足兩成;大部分借款逾期兩年以上,最大逾期金額超千萬元。

“部分借款人心存僥倖,以為P2P平臺資金鍊斷裂倒閉就可逃脫還款義務。但其實,平臺倒閉並不意味著債權和債務關係的消亡。對惡意逃廢債失信人進行一些授信方面的制裁,有助於督促他們儘快歸還借款。”央行相關人士表示,網貸借款人惡意逃廢債信息納入徵信系統,有利於全面掌握借款人風險狀況,建立失信懲戒機制。

央行表示,下一步,網貸平臺失聯、跑路的高管信息也將納入徵信系統。各地還將陸續上報新的惡意逃廢債網貸借款人名單,補充完善相關信息,對逃廢債行為人形成制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