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了,回家見見讓你“砍價”的網友

網購,改變的不僅是國人的消費格局,還有國人的情感格局。

當愛人變成了“網友”後...

工廠早早就放了春節假,在鄭州做工人的椿子,仔仔細細打包了行李後,回到了開封的老家。

按著當地的習俗,進了臘月,就要開始籌備年貨了。

她和爸媽一起準備蒸饅頭的面、炸麻花用的油、小蘇打,還有麻葉。還訂了雞肉、牛肉、魚乾蝦乾的海貨,等著老公過一陣子回家了,好開始拾掇。

年末了,回家見見讓你“砍價”的網友

自家做的炸麻葉

這些原材料,椿子都是在網上,拼團購買的。這幾個星期,大概是椿子的家庭微信群裡,最熱鬧的幾個星期了。拼團、砍價,親戚間互相幫忙,都玩的不亦樂乎。

椿子的丈夫在深圳打工,他們倆是今年五一結的婚,但為了能多賺些錢,兩人商量著,丈夫自己先南下發展。兩個人新婚不久,就分居兩地,只能平日裡靠微信聯繫,成了名副其實的“網友”。

“網友”間的交流大多隻能依靠網絡完成,椿子說,丈夫是個不善於表達的木訥人。平時拿著微信聊天視頻的時候,常常不知道說些什麼。開始的時候,這成了二人異地時最大的障礙。

沒想到,這個障礙卻被一個購物APP誤打誤撞的解決了。

“他平時不怎麼愛說話,網購也是教了很多次才學會。”偶然的機會,小兩口接觸到了網購的拼團砍價。椿子教丈夫學會了用拼多多之後,他最喜歡上去給果樹澆水,常常會得到些免費的水果。

有的時候,在網上兩三天也沒什麼話可聊,他還會給春子發點零食,或者別的什麼小玩意兒拼團。

年末了,回家見見讓你“砍價”的網友

椿子說,這好像是這個APP帶給她的意外的驚喜,總覺得這樣子,兩個人之間的情感聯繫變得多了許多。

丈夫的工廠放假要晚些,但他提前網購了好些年貨,陸陸續續地寄往妻子的孃家去。椿子笑呵呵地指著說:“你看,這些棗子、核桃花生什麼的,都是他買的。還給我爸弄了兩瓶白酒,他回來能陪我爸喝幾盅。”

椿子說,丈夫是個木訥人,但是誠心實意地對人好。這次回來,她還收到了丈夫買給她補身體的維生素片、膠原口服液等等營養品。

年末了,回家見見讓你“砍價”的網友

椿子自己現在正在拼多多上置辦些嬰兒用的物品。她說紙尿褲、小玩具什麼的,還是在這上面買最划算。

“明年我們準備要孩子了。”椿子笑呵呵地說著,一邊發了個塑料的玩具小馬給丈夫,讓他拼上團一起買。

在一起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椿子常常覺得,開封和深圳間的距離,也沒有那麼遠。

百歲老人和她的179名子孫

轉過年來,是湖南省桑植縣陳家河鎮黃木潭村,郗玉玉老人的第101個春節。

郗玉玉老人是1918年生人。那個時候,一戰剛剛結束,蘇俄在打內戰,而中國也剛剛告別清政府不久。

老人有8個子女,如今她年紀最大的女兒已經年逾古稀,家族也早已繁衍到了第五代人,子子孫孫共有179個人。

為了慶祝老人的百年大壽,也是為了給老人的生活多添些花樣,老人家的子子孫孫們,這一年通過網購,添置了不少新鮮玩意兒。

年末了,回家見見讓你“砍價”的網友

拼多多上最受好評度海鮮大禮包

吃的上面,有拼多多上最受好評度海鮮大禮包,還有鎮子上不常見的車釐子、熱帶水果榴蓮、椰子水等等。

“太姥姥操勞了一輩子,一生都在村子裡,沒有出去過,也沒吃過什麼好東西。如今條件好了,網購又方便實惠,我們就想著多買點,給老人家都嘗一嘗。”

除了吃的,兒孫們還給老人的家裡裝上了各種“智能”。智能掃地機器人、智能廚房垃圾桶等等,都是通過網購置辦的。

年末了,回家見見讓你“砍價”的網友

網購的感應式的智能垃圾桶

這位百歲老人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在被網購改變著。“你看這個桶,我站在它面前,它就能自動打開了。這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時代在大踏步的變化,而老人作為幾個時代的親歷者,也見證和體會著許多複雜而有趣的體驗。

家族的微信群中,大家常常為了給老人買什麼,而七嘴八舌地商量起來。那些在山外工作生活的孫子、重孫女等等,也從幾年見不到一次的“網友”身份,因為幫著砍價、拼團,彼此間的親情關係拉近了許多。

很難想象,在中國大山深處的農家裡,滿堂兒孫想到了用網購,來給一位百歲老人慶生。而橫跨大山內外,維繫孩子和長輩間親情的紐帶,也因為網購,變得愈加的豐足多彩。

“空巢夫婦”的臘八節

北京南四環邊上的一個小區裡,張老師收到了兒子小張從新西蘭郵來的年貨。

那天晚上,張老師夫妻倆特地做了臘八粥,炒了一桌菜,打開了微信和兒子視頻。

年末了,回家見見讓你“砍價”的網友

兒子原來在新西蘭讀研,去年畢業後,去到了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進了汽車維修行業。

新的工作沒假期,小張今年的春節不準備回家了。於是他從澳洲,買了不少當魚油、羊毛產品,往家裡寄去。算是彌補一些春節無法陪伴在父母身邊的歉疚。

中國這邊是寒冬臘月的時候,澳洲正是炎炎夏季。兒子在屋內穿著半袖,對著電腦屏幕,屏幕這邊是這邊裹得嚴嚴實實的張老師夫婦,一家三口人,一邊吃飯一邊聊天。

“我這個電烤箱還差一點點,你一會兒吃完飯,別忘了幫我砍一刀”

“好的。”小張應允著。

張老師兩口子從同學群中,接觸到了網購,生活的顏色變得多彩了起來。常常給家裡添置些小玩意。

兒子上學走後,和父母之間成了“網友”。平時聯繫,都是在微信的家庭群上。群裡拼多多的砍價、澆水、拿紅包變得更多了。張老師省錢方面的考慮倒不是太多。而更重要的是,這像是一個家庭的集體娛樂活動。

屏幕上,一條條鏈接背後,帶著一種無聲的掛念與關心。這似乎是這個時代裡面,為數不多的,父母和子女之間一種雙方都能理解的、默契的溝通方式。

年末了,回家見見讓你“砍價”的網友

這是小張後來才懂的細微的感受。

在我們慢慢長大的時候,親人也在慢慢變老。當曾經的家中“頂樑柱”慢慢退居二線後,老人們都變得越來越“懂事”。

不會向孩子們提太多的需求,不願給孩子們任何的壓力。擔心給孩子添麻煩。

在父母的眼裡,孩子再小的事也是大事。而孩子們,卻因為有太多要顧及的東西,而常常忽視父母。

其實孩子們哪裡知道,有的時候,簡簡單單的一個“拼團成功”,就能讓網絡那端的父母高興很久了。

情感表達障礙下的中國家庭

生活節奏極快的今天,我們被許多繁雜瑣事佔去了精力。各種各樣的消息,分散我們的注意力,疲於應付的工作,也會壓的人喘不過氣。

人與人之間的地理距離變得越來越遠,現實中的朋友同學變為了網友,父母變為了網友,愛人變為了網友,網絡成為了人與人間情感聯繫的一條路。

而忙碌之中的我們,也常常忽視屏幕那端親人的感受。每天刷手機幾個小時,可能也不會跟家人說上幾句話。每年出去旅行幾次,可能一年只回一次家。

有調查顯示,為數不少的中國家庭,陷入了“情感表達尷尬狀態”。

年末了,回家見見讓你“砍價”的網友

有40%的中國青年說,自己沒有辦法找到一種合適的家人之間,表達情感的方式。家人間,“只做事,不談情”,成為了網絡時代下,中國式家庭情感表達的顯著特徵。

都說人老了會像個小孩,我們的長輩們似乎在用“黏著我們”證明著這件事情。很多人對此很是無奈,生活已是如此不易,頻繁的加班已經讓我們手忙腳亂,即使不忍心,也時常匆匆說兩句便掛掉電話。

現在來看,“拼團”、“澆水”、“砍價”,反而成為“大家一起為某件事情努力”的一個途徑。

而其實換位想一想,曾經回家就“催婚”、問工作、問成績的七大姑八大姨,自從變為了在網上互相幫忙“砍價”的網友後。他們曾經的“過度關心”,何嘗不是一種沒有被正確說出口的關愛呢。

所以,又到了年末,記得回家見見讓你“砍價”的網友。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