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掉矯情的濾鏡,強推一部最真實的青春片


甩掉矯情的濾鏡,強推一部最真實的青春片


看過《狗十三》,我似乎找到了青春片真確的打開方式。白巖松在一次演講上說過,人們往往將青春粉紅化,其實青春是殘酷的。

《狗十三》是一部甩掉濾鏡,涉及校園,愛情,父母離異,後媽,卻成功繞每個環節有可能產生的狗血撕X的青春片。憂傷的有據可循,真實不造作,是我最直觀的感觸。


甩掉矯情的濾鏡,強推一部最真實的青春片


影片一開始開頭戴著牙套滿臉稚氣的初中女生李玩說“你知道人總是這樣的,比如我今年過年買的綠毛衣,從交了錢那一刻我就開始後悔,紅色的也好看呀。但是要是買了紅的,我肯定也會後悔,對吧。就像人在夏天很難記起是冬天有多冷,冬天又忘了夏天有多熱,你看,如果存在平行宇宙這樣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甩掉矯情的濾鏡,強推一部最真實的青春片


李玩的來自一個離異家庭,她與年邁的爺爺奶奶同住。在似懂非懂的十三四歲,她沒有爸媽的陪伴,她的世界始終是估計無助的,她幻想著在人們看不見的宇宙裡有一個平行時空,她生活中所有的殘缺都能在平行時空裡被填補,所有的遺憾都能在這個平行時空裡被修復。於是,李玩喜歡上了物理。李玩爸爸因為家裡不能再養狗便把狗送到了奶奶家,李玩給它取名為愛因斯坦,這隻小狗的到來慢慢的打開了李玩孤寂的世界,兩個被拋棄的孩子,從此相互依偎相互取暖。


甩掉矯情的濾鏡,強推一部最真實的青春片


好景不長,“愛因斯坦”走失了。李玩發了瘋似的找它,她埋怨所有家人,爺爺被李玩推倒扭到了腳,幾年沒出過門的奶奶晚上去找李玩,迷了路......家裡一團糟亂。爺爺奶孃爸爸後媽,所有人的眼裡當下的李玩就是一個任性發瘋惹人厭的孩子,殊不知這麼多的家庭成員,沒有一個真正能理解李玩內心的孤寂與苦楚“愛因斯坦”溫暖了李玩孤寂的世界,爺爺奶奶的關懷之多是吃飽穿暖的生存只需,而爸爸又組成了新的家庭,沒有過也沒想過跟李玩交流溝通。李玩嘗試過“愛因斯坦”的溫暖,也深知失去這僅存的溫暖會令她多麼的絕望。


甩掉矯情的濾鏡,強推一部最真實的青春片


和所有傳統的家庭一樣,忍無可忍的爸爸抓住李玩痛打了一頓。成長需要耐心的解釋和教導,但往往棍棒一頓,你便瞬間長大,帶著困惑和不解的瞬間長大。因為恐懼棍棒的威力,便不敢再犯,久而久之,你不再執著於事實是怎樣的,變得“聽話、懂事”。誰的成長不是這樣的呢?


甩掉矯情的濾鏡,強推一部最真實的青春片


兩年前李玩的爸爸和後媽生了弟弟,爸爸不知該如何跟李玩開口說這件事。這天爸爸把李玩帶到了滑冰場,遠傳一個有教練帶著的小男孩在冰場上滑著冰,爸爸告訴李玩,這是弟弟。李玩徹底成了這個家的局外人,她此刻的心境難以言表,但還是默默地接受了,因為那頓棍棒,她不敢再表露自己的情緒。


甩掉矯情的濾鏡,強推一部最真實的青春片


爸爸答應李玩要帶李玩去天文館,一次記錯了時間,一次陪領導喝酒,食了言。弟弟的生日宴,整個家族出動了,連平時疼愛自己的爺爺奶奶也瞬間寵溺著弟弟,在一片生日快樂歌中李玩在人群的後面,此時沒有人在意她的存在,沒有人在意她的感受,只有表姐輕輕地抓了一下她的手。李玩再不敢說什麼,也不敢做什麼,甚至不敢哭泣,因為那段棍棒,她意識到在這個家的卑微。


甩掉矯情的濾鏡,強推一部最真實的青春片


弟弟來奶奶家玩,自己不小心掉下來,李玩趕緊解釋;弟弟拿著杆子打傷奶奶,一家人還是寵溺著他,李玩也只是默不作聲,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因為那頓棍棒,李玩“成長了”。


甩掉矯情的濾鏡,強推一部最真實的青春片


這是一部關於成長的電影,也許從中你會找到曾經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