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師考編《教育綜合知識》考點:維果斯基的社會建構主義

維果斯基(1896-1934)是蘇聯傑出的心理學家,在其短暫的學習生涯中,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創立了著名的社會文化歷史學派,並被公認為當今學習理論中社會建構主義和情境學習理論的先驅。維果斯基畢生研究心理發展問題,重點是人的高級心理機能的發生和發展。他強調人類社會文化對人的心理發展的重要作用,認為人的高級心理機能是在人的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並藉助語言實現的,維果斯基與A.H.列昂節夫和A.P.魯利亞等人由此形成了一個極有影響的文化歷史學派——“維列魯學派”。

1.文化歷史發展及心理發展理論

維果斯基從種系和個體發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發展實質,提出了文化歷史發展理論,以此來說明人的高級心理機能的社會歷史發生問題。

維果斯基區分了兩種心理機能:一種是靠動物進化而獲得的低級心理機能,它是個體早期以直接的方式與外界相互作用時表現出來的特徵,如基本的知覺加工和自動化過程;另一種則是由歷史發展而獲得的高級心理機能,即以符號系統為中介的心理機能,如記憶的精細加工、隨意注意、意志等。高級心理機能,使人類心理在本質上區別於動物。人的心理與動物比較,不僅是量上的增加,而首先是結構的變化,形成了具有新質的意識系統。在個體心理發展的過程中,這兩種機能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級心理機能受到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制約。因此,研究兒童心理發展,必須從社會環境中去考察兒童高級心理機能的發展過程,尤其是其中的結構的變化。

他還提出了著名的“兩種工具”說,即物質生產的工具和精神生產的工具-語言符號系統。物質生產工具指向外部,引起客體的變化;語言符號系統則指向內部,影響人的心理結構和行為。由於工具的使用,引起人類新的適應方式,即不再和動物一樣是以身體的直接方式來適應自然,而是採用物質生產的間接方式。而且在人的工具生產中凝結著人類的間接經驗,即社會文化知識經驗,這就使人類的心理發展規律不再受生物進化規律所制約,而是受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制約。

維果斯基認為,心理發展就是指個體心理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在低級心理機能的基礎上,逐漸向高級心理機能轉化的過程。高級心理機能具有一系列不同於低級心理機能的特徵:它們是隨意、主動的;其反應水平以概括和抽象為特徵,具有以符號或詞為中介的間接結構特點;它們是社會文化歷史發展的產物;心理活動具有個性化,個性的形成是高級心理機能發展的重要標誌。對於兒童心理發展的原因,他強調三點:首先,心理機能的發展是起源於社會文化歷史的發展,受社會規律的制約。其次,從個體發展來看,兒童在與成人交往過程中通過掌握高級心理機能的工具——語言符號系統,從而在低級的心理機能的基礎上形成了各種新質的心理機能。再次,高級心理機能是外部活動不斷內化的結果。

2.思維與語言

語言是維果斯基認知發展理論的核心。他認為,語言能力高度發達的人,可以完成那些文盲所不能完成的複雜任務。因為人們在學習語言時,不僅僅是學習獨立的詞語,而且在學習與這些語詞相聯繫的思想。語言是發展的媒介,是思維的工具,語言使得人們可以向其他人學習,可以獲得歷史的、他人的經驗,同時提供了分享觀念、精煉思想的機會。

語言還是社會交往和活動的工具,由於社會交往,文化得以分享並傳遞。所以維果斯基強調成年人對兒童的指導和交流,同時也強調兒童與同伴在遊戲和課堂情境中,通過對話進行合作。

語言還是對自己的思維進行反思與調控的工具。維果斯基認為,那種“自言自語式”的、彷彿沒有目標的“咕噥”,其實是個體內部言語的開端,它將逐漸地被內化,進而成為複雜認知技能的基礎,而這些技能包括保持注意(“看起來這個很重要,我得多加小心”)、記憶新信息(“多重複幾遍,我能記住這個電話號碼”)和問題解決(“我該怎麼做的,首先讓我先把題目再好好地讀一遍”)。所以,應鼓勵學生在解決問題時使用出聲思維。

3.最近發展區

關於教學和發展的關係,維果斯基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的概念。他認為,教學要想取得效果,必須考慮兒童已有的水平,並要走在兒童發展的前面。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必須考慮兒童的兩種發展水平:一種是兒童現有的發展水平:另一種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導的情況下可以達到的較高的解決問題的水平,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就叫做最近發展區。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了發展的可能性,也為教師提供了教學的現實性,教和學的相互作用促進了發展。最近發展區存在個體差異和情境差異。不同的個體間,不同的情境中,會有不同的最近發展區。

為了讓教學促進發展,在維果斯基看來,教師可以採用教學支架,即在兒童試圖解決超出他們當前知識水平的問題時給予支持和指導,幫助學生順利通過最近發展區,使之最終能夠獨立完成任務。支架式教學可採用的方式有:把學生要學習的內容分割成許多便於掌握的片斷,向學生示範要掌握的技能,提供有提示的練習。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提供的支持和幫助要合適,幫助過多,學生獨立思考和操作能力就不能充分發展;幫助不夠,學生可能因失敗面洩氣。

4.對維果斯基的社會建構主義的評價

有關兒童心理發展問題,維果斯基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較為全面地闡述了教育與發展的辯證關係,即教育不等於發展,但不受限於發展,在一定範圍內教育可以促進發展。該理論重視社會歷史背景對兒童心理發展的作用,對語言以及高級思維發展的闡述,最近發展區概念的提出和闡述,與成人、同伴的相互作用在兒童學習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等思想已經為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和教育人員接受和重視。

安徽教師考編《教育綜合知識》考點:維果斯基的社會建構主義

淮南師出教育溫馨提示:抓緊時間複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