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配方”,但《消滅病毒》卻有不同的賺錢方式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期間,新品的出線率並不高,《消滅病毒》可以算是比較突出的那一個。這款玩法類似於我們熟知的“打飛機”遊戲成功引起了大眾的注意,在春節更加適合團隊競技遊戲的時期,這款單機休閒遊戲卻冒了出來,並且讓大量玩家為之而“肝”,目前《消滅病毒》仍然穩佔iOS免費榜TOP1。

實際上,《消滅病毒》的玩法非常簡單,但卻非常易於上手且爽快獲得了較多的用戶好評,App Store中玩家評分達到4.9。其研發團隊Kunpo此前曾推出《宮爆老奶奶》系列、 《比特小隊》、《Loner》等多款遊戲,在玩家群體中均有著不錯的口碑。

按照官方的說法,“18年公司虧損太厲害,虧了920萬,快要倒閉了,需要賺些錢才有繼續研發下去,做一個小遊戲出來給大家簡簡單單的爽快。有廣告還請大家多擔待。”

《消滅病毒》成為了Kunpo 2019年的第一個爆款,但也正如官方所言,這類休閒遊戲本身是要靠廣告吃飯的,但《消滅病毒》並不止於廣告,更是在遊戲中推出了較為少見的“訂閱付費”服務,而這,是超休閒遊戲在付費模式上的一個新方向嗎?

一、突然殺出的春節檔黑馬

在進入2月的第一天, 《消滅病毒》就強勢空降國內App Store遊戲免費榜Top3,之後一路高歌猛進奪得榜首,並在2月9號至今這5天時間裡面坐穩了國內App Store遊戲免費榜第一的寶座。

熟悉的“配方”,但《消滅病毒》卻有不同的賺錢方式

這個新晉免費榜首的休閒“打飛機”遊戲在玩法上也遵循了操作簡單,反饋直接的傳統。玩家只需要控制飛機左右移動並擊破屏幕上方的這些有數字的“病毒”即可。

遊戲中病毒的體型越大,數值就越高,擊破的得分和所需的時間也就越高。不過病毒的體型和數值都會隨著玩家的攻擊會一路遞減,在震動反饋的助力下,遊戲的即時反饋和打擊手感在同類型作品中可以說是出類拔萃,能贏得玩家的青睞也在情理之中。

熟悉的“配方”,但《消滅病毒》卻有不同的賺錢方式

根據七麥數據的統計,《消滅病毒》今日的下載量已經逼近50萬,而最近一週的累計下載量則是在260萬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一週,遊戲的每日下載量在整體上呈現出上升的趨勢,還未有明顯的回落。

熟悉的“配方”,但《消滅病毒》卻有不同的賺錢方式

但是在春節檔期間,休閒遊戲在榜單上的表現只能算是中規中矩:每日國內App Store的免費榜前10中出現的休閒遊戲數量都在3個左右,雖然成績不錯,但也沒有太過突出。

既然休閒遊戲並沒有在春節檔期間集體爆發,那麼《消滅病毒》又是怎樣坐上了免費榜首的呢?據手遊那點事瞭解,遊戲在2月份的買量以及抖音平臺的傳播攻勢都非常猛烈,而且就目前遊戲的成績來看,成效也相當顯著。

二、2月流量黑洞:買量攻勢+抖音病毒式傳播

通常像這樣的休閒遊戲有多火,在抖音上都會有非常直觀的反映:截至發稿,話題#消滅病毒大作戰在抖音的播放量已經高達5971.1萬次,逼近6000萬大關。再考慮到遊戲是在2月1號才登陸國內App Store,這個量級就非常恐怖了。

熟悉的“配方”,但《消滅病毒》卻有不同的賺錢方式

而在話題中排名第一的是KOL最翁說遊發佈的“過年遭遇熊孩子”,視頻以對付熊孩子這個在春節期間非常適時的話題進行切入,成功取得了大量用戶的關注和點贊。目前視頻的點贊數量已經超過22.5萬,評論超過3300條。

熟悉的“配方”,但《消滅病毒》卻有不同的賺錢方式

在KOL成功帶火話題之後,話題開始進入“自來水”模式,更多的用戶和KOL參與到《消滅病毒》這個話題中,病毒式的傳播就是這樣開始和蔓延的了。截至發稿,在話題中點贊數量不到3萬的視頻已經排在前十名之外。

除了在抖音上成功引起熱潮之外,《消滅病毒》的買量攻勢也很兇猛。通過DateEye查詢得知,在2月份的《消滅病毒》再次拿下了買量的第一名:單日投放素材最多時超過2400條,總投放素材超過4400條,總投放量接近排名第二的《磚塊消消消》投放數量的4倍。

熟悉的“配方”,但《消滅病毒》卻有不同的賺錢方式

《消滅病毒》投放的素材大多選擇了能直觀體現遊戲核心玩法的視頻素材,以直觀、爽快的遊戲畫面和核心要素直接吸引住了玩家的眼球。而且在頭條,火山,抖音,虎撲等的熱門流量平臺都有進行投放。

雖然遊戲目前的成績不錯,不過大家都知道像這樣的免費遊戲其實收入並不高,《消滅病毒》自然也不例外。但是《消滅病毒》目前買量力度和投入之大,讓人不禁感到好奇:這遊戲這樣操作能賺到錢嗎?

三、熟悉的“配方”,但卻有不同的賺錢方式

從目前來看,《消滅病毒》無疑是春節期間跑出來的休閒遊戲黑馬。憑藉早先在微信小遊戲中積累的人氣,以及春節期間在頭條、抖音等平臺上密集投放廣告,甚至還包括在《黑洞大作戰》等多款休閒遊戲的激勵視頻廣告中進行推廣,這款以“98K”為icon的休閒遊戲成功打入大眾用戶群中。

雖然從玩法的角度來說,《消滅病毒》的確是走了經典的路子,不過其出色的打擊反饋手感仍然在同類型遊戲中更勝一籌,簡單、精緻且爽快的遊戲體驗助其拿下了大量用戶,也產生了不錯的用戶口碑,褒大於貶。

其主要的營收來源之一便是廣告。不過,在這類超休閒遊戲中,通常最讓用戶反感的也是廣告。數不清的插屏廣告、彈窗廣告甚至激勵視頻廣告,一定程度上都在削弱玩家的投入熱情。究竟是在遊戲中插廣告,還是在看廣告中間歇玩遊戲有些讓人傻傻分不清。

熟悉的“配方”,但《消滅病毒》卻有不同的賺錢方式

《消滅病毒》App Store玩家評論

同樣,《消滅病毒》也被玩家指出廣告太多。雖然在遊戲過程中並未有影響體驗的廣告出現,不過受限於需求越來越龐大的養成系統,遊戲中飛機的射速、火力均需要金幣進行升級,且越到後期需要的金幣越多,而觀看廣告便成為了獲取多倍金幣獎勵關鍵。雖然是激勵視頻廣告,但也正如評論區玩家所言,因為“經常性的裝備,只能看廣告”,反倒讓不少玩家產生了牴觸心理。

熟悉的“配方”,但《消滅病毒》卻有不同的賺錢方式

除了激勵視頻廣告,《消滅病毒》另一個特別的收入來源是則“訂閱會員”,成功給遊戲帶來了更高的營收額。這在諸多遊戲付費模式中並不常見。簡單來說,訂閱會員是通過iTunes賬戶定期扣款的,開通這一服務的玩家可以得到四種特權,包括視頻收益翻4倍、鑽石復活、鑽石獎勵以及屏蔽沒有獎勵的廣告。

目前《消滅病毒》除了訂閱會員之外沒有其他獲得鑽石的途徑(鑽石可以兌換金幣以及體力),基於此也讓很多玩家選擇了開通。

這種方式看似沒有太大問題,但其實有些類似於暗地裡挖了坑。首先,“三天免費試用”並非免費,而是在開啟之時仍然會被扣款,也就是說直接給玩家續費一個月(18元/月)。此外,也有不少玩家跳進了訂閱自動續期的誤區,由於沒有停止訂閱,軟件卸載之後仍然被繼續扣款,這一操作也引起了玩家的不滿。

四、“惡意扣款”?已經有數款超休閒遊戲推出了“訂閱會員”

目前,“訂閱會員”主要集中在超休閒遊戲上。除了《消滅病毒》之外,曾進入過iOS免費榜前列的《飛機大亨》、《磚塊消消消》、《雪球大作戰》等都在常規的付費點設計之外加入了“訂閱會員”。

實際上,“訂閱會員”這項服務很多玩家並不熟悉,在國內傳統的重度遊戲中,內購是主要的付費點,包括後續也有很多遊戲推出了周卡、月卡等等。但這與“訂閱會員”還是有著一定的區別,前者用戶是主動方,後者卻因為混淆重點有了“惡意扣款”的嫌疑。

熟悉的“配方”,但《消滅病毒》卻有不同的賺錢方式


熟悉的“配方”,但《消滅病毒》卻有不同的賺錢方式

《飛機大亨》App Store玩家評論

在玩家並不知曉、且相關內容說明不清晰的情況下,如果只是無意為之顯然不可信。《飛機大亨》甚至在訂購頁面下方的服務內容使用了英文說明,這更加難以讓玩家清晰知曉扣款方式,導致容易走入誤區。

熟悉的“配方”,但《消滅病毒》卻有不同的賺錢方式

《消滅病毒》的免費使用按鈕下方也只有字體小了數倍的“自動續期訂閱免責說明”,其實也很難引起玩家注意,這種方式究竟是免責還是逃脫責任呢?

而且,即便開通會員之後,仍然逃脫不了廣告帶來的煩惱,能夠帶來更大營收空間的激勵視頻廣告仍然不受服務限制。比如,《消滅病毒》的會員功能僅屏蔽沒有獎勵的廣告;《飛機大亨》和《雪球大作戰》也只能去除插屏廣告。如果玩家不仔細的話,很容易誤以為免除所有廣告。某種程度上,這與視頻軟件的會員服務也有著相似之處,直接在視頻中插入廣告。換言之,不看也得看。

目前,訂閱會員服務僅出現了較少數遊戲上,更多的超休閒遊戲還是以給玩家去廣告、為廣告主賣廣告以及內購的模式盈利。而“訂閱會員”售賣的是更加長期的服務,雖然可以彌補超休閒遊戲的“續航”問題,從長線的角度來說更能夠留住用戶,但如果是以這種“惡意”的方式,相信並沒有多少玩家願意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