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溫情叫陪伴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又是一年春節時。漂泊在外的遊子風塵僕僕趕回家,久不相見的親人、朋友一起見面暢敘。要說家中最忙碌、最興奮的還是老人們,如歌中所唱,“父母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就圖個團團圓圓”,兒女歸家,共敘家常,喜氣盈門,茶飯飄香,這是他們盼了一年的溫馨場景,也是他們最享受的天倫之樂。

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前過大年時飯桌前的歡聲笑語、炕頭上的促膝而談,子女與老人的暖心話,親戚鄰里的家常話,漸漸地少了、淡了,真的成了古詩中所說“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取而代之的,是無論一家人團坐,還是親朋間聚餐,短暫的寒暄之後,大家就開始各自拿著手機要麼聊天、曬美食,要麼看視頻、玩遊戲、搶紅包,與跟前人的互動、交流,成了忙中偷閒的禮貌,而少了情感的成色。有的老人日思夜盼一年盼來了兒孫歸來,早早地準備好食材,然後在節日裡煎炒烹炸,可真見面了,團圓了,卻像是迎來了一群“熟悉的陌生人”,既尷尬又落寞地被晾在一邊。

有一種溫情叫陪伴

有人慨嘆年味越來越淡,其實我們也應反思,當我們在節日裡忙著玩遊戲、攥著手機刷朋友圈、往來穿梭於各種飯局應酬,而忽略了親人、淡漠了親情時,我們是不是也是年味的“稀釋者”?我們是不是節日裡身體回到了家,心卻還在漂泊漫遊?

春節是一個歡樂節,我們在節日裡當然可以盡情休閒、放鬆,舒緩身心。但是它更是一個團圓節,我們應該珍惜這難得的時光,多陪陪父母家人,與他們多一些面對面的交流、心與心的溝通;它更是一個親情節,在陪伴中體味親情、享受親情,在交流中增進親情、厚植親情,讓親情成為我們心底最溫馨的記憶,成為我們新一年奮鬥拼搏最強的動力、最足的底氣。

親情需要以心融入,以誠相待,而不是形式上的“在一起”。在短暫相聚中感受親情傳遞對彼此的一份關切與祝福,這才是這個傳統節日的初心與核心,我們切不可捨本逐末,忽視了最該珍視的情,冷落了最該親近的人。

有一種溫情叫陪伴,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讓我們從點滴做起,迴歸春節團圓與親情的文化初心,放下手機,暫別屏幕,融入親情,與親人們一起,好好過年。(毛同輝)

更多新聞內容敬請關注:http://www.sxworker.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