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名城、屈賈之鄉,長沙憑什麼獲此專屬美譽?

長沙,是湖南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享有“楚漢名城”“屈賈之鄉”的美譽。

那麼,這八個字的美譽從何而來呢?

從百越之地到楚南重鎮

在楚國經營湖南以前,湖南屬於百越之地,長沙屬於楊越,受部族酋長統治,處於原始社會時期,不被中原王朝所接納。總之,在楚國勢力進入湖南以前,長沙基本就是原始部落,蠻荒未開化的境況。

楚漢名城、屈賈之鄉,長沙憑什麼獲此專屬美譽?

春秋時候的楚國

春秋戰國,楚國征服楊越部落,將長沙納入版圖,經過數百年的經營發展,成為楚南重鎮。《史記》記載:長沙,楚之粟也。意思就是長沙是楚國重要的中心城市,是楚國的糧倉和戍衛基地,此時長沙的金屬冶煉,陶瓷,絲織技術都處於先進水平。

屈原精神奠定了長沙精神的內核基調

屈原是楚國著名政治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開山鼻祖。“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雖九死而未悔”“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等名句至今傳唱。

楚漢名城、屈賈之鄉,長沙憑什麼獲此專屬美譽?

屈原畫像

楚國後期,屈原被誣陷,並被流放到沅湘,也就是長沙及周圍地區,在此期間,屈原寫成了偉大的詩篇《天問》《招魂》《離騷》《九章》《九歌》等。秦國攻破郢都後,屈原悲痛欲絕,他順湘水而下,來到長沙附近,並寫下了絕筆之辭《懷沙》,“懷沙”意為懷念長沙。

楚漢名城、屈賈之鄉,長沙憑什麼獲此專屬美譽?

夏曆五月初五,屈原自沉汨羅江。屈原投江後,當地民眾以米來餵養魚蝦,用龍趕走附近水域的動物,不讓它們破壞屈原的屍體。這種習俗後來演化為端午節,並流傳至今。

長沙和汨羅都建起了屈子祠,千秋萬代祭祀著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楚漢名城、屈賈之鄉,長沙憑什麼獲此專屬美譽?

屈原與端午節

屈原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堅貞不屈的鬥爭精神,已經內化成為長沙文化和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現代以來,長沙地區湧現出來的眾多仁人志士,無不是在屈原的精神感召下前赴後繼,開創一代偉業。

漢長沙國是長沙政治文化發展的巔峰

秦始皇統一中國,長沙郡為秦36郡之一,這是長沙以中國行政區劃名稱載入史冊的開始。秦朝的郡相當於今天的省,長沙郡郡治為臨湘,這是長沙第一次作為省會出現在世人面前。

1、西漢長沙主要以“長沙國”而存在,東漢為長沙郡

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分臨江為長沙國,封吳芮為長沙王,以臨湘為都城。前157年,長沙王傳到第五代吳著,因為無直系後人,廢長沙國,共歷45年。長沙王是漢朝所有異姓王中唯一善終的的一個。前156年,恢復長沙國,封劉發為長沙定王,公元9年,被王莽所廢。東漢設置長沙郡,歸荊州管轄。

楚漢名城、屈賈之鄉,長沙憑什麼獲此專屬美譽?

西漢長沙國

長沙國是獨立的諸侯國,有自己的王,設立自己的丞相與獨立的軍隊,明顯高於郡一級。

2、長沙國最初管轄範圍很廣

漢初長沙國設有22縣,包括今屬長沙郡、零陵、武陵、桂陽、黔中郡等地,也就是包括了今天湖南大部,以及廣東,江西,湖北部分土地。

東漢長沙郡,下設臨湘、攸、茶陵、安成、酃、湘南(侯國)、連道、昭陵、益陽、下雋、羅、容陵、醴陵等縣。

3、東漢長沙地區人口首破百萬

漢書地理志記載,長沙國戶4.347萬,口23.7萬,到了公元140年,長沙郡戶64.98萬,人口已達105.93萬。

4、漢代長沙國都城叫臨湘,就在現在是市中心

長沙國的都城叫做臨湘,就是現在的長沙,為歷代長沙王的駐所和長沙國的政治軍事中心,是當時著名的大城市。臨湘故城即在今長沙市區的湘江以東、五一路以南、樊西巷以北的範圍內。

楚漢名城、屈賈之鄉,長沙憑什麼獲此專屬美譽?

長沙古城

1996年,長沙市區中心五一廣場平和堂基建工地,出士了漢代捲雲紋瓦當和刻有“安樂”、“未央”宇樣的瓦當。顯然,這都是長沙國宮殿的遺物。

楚漢名城、屈賈之鄉,長沙憑什麼獲此專屬美譽?

素紗禪衣

5、長沙國文化璀璨光耀奪目

楚漢名城、屈賈之鄉,長沙憑什麼獲此專屬美譽?

皿方罍

長沙地區在漢代達到第一個文化巔峰時期,漢代王陵,有數十座之多。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不可盡數,辛追夫人、素紗禪衣、皿方罍等文物馳名中外,震驚學界。

賈太傅政論天下文采斐然

多年以後,西漢賈誼重蹈屈原之路,被謫為長沙王的太傅,世稱“賈太傅”。賈誼在屈原濯洗之處築宅而居,賈誼在這裡築石床,種柑樹,故居遂成名勝之地。賈誼在這裡,他完成了他現存的4篇賦中最出色的兩篇:《吊屈原賦》、《鵬鳥賦》。

楚漢名城、屈賈之鄉,長沙憑什麼獲此專屬美譽?

賈誼畫像

賈誼是騷體賦的代表作家,又奠定了漢代騷體賦的基礎。在西漢政論散文的園地中,賈誼的散文也堪稱文采斐然。其最為人稱道的政論作品是《過秦論》、《治安策》和《論積貯疏》,說理透闢,邏輯嚴密,氣勢洶湧,詞句鏗鏘有力,對後代散文影響很大。

楚漢名城、屈賈之鄉,長沙憑什麼獲此專屬美譽?

賈誼故居

此後,賈誼故居毀建相繼。明萬曆年間,在賈誼祠內增祀屈原,所以又有“屈賈祠”之名,長沙因此有了屈賈之鄉的名聲。抗戰時期,賈誼故居毀於“文夕大火”,1996年,長沙市政府撥巨資修復故居。

因此,“楚漢名城”“屈賈之鄉”作為長沙的美譽,不僅名副其實,而且獨一無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