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汽車滯銷,幫幫我們!——汽車下鄉能否再次挽救市場寒冬

對中國汽車行業來說,剛剛過去的2018年日子很不好過,2018年全年廣義乘用車累計銷售2272.4萬輛,同比下降6%。這個成績即是放在中國汽車行業30年來的發展歷程中,也顯得極為尷尬,是近30年來的首度下滑。

老鄉,汽車滯銷,幫幫我們!——汽車下鄉能否再次挽救市場寒冬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市場上超過7成的經銷商都在降價賣車,甚至價格倒掛。這還是出現在2018年總體政策對汽車行業十分友好的大前提下:進口關稅的稅率下調,整車關稅由25%降至15%;製造業增值稅稅率由17%降至16%,然而即便如此,2018年1-9月,全國40.5%的汽車經銷商仍然虧損。龐大等汽車銷售商出現資金鍊問題,不得不出手旗下多家4S店。

老鄉,汽車滯銷,幫幫我們!——汽車下鄉能否再次挽救市場寒冬

以前都是老鄉的農副產品滯銷,請求社會愛心人士出手相助,而此次汽車行業卻可能會向老鄉們揮手“汽車滯銷、幫幫我們。”1月8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今年將制定出臺促進汽車、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寧吉喆指出,2018年中國汽車行業已經有了接近了3000萬輛車的市場規模,但是還是有潛力,應支持居民的合理消費、綠色消費以及升級消費。汽車已經從城市進入鄉村,現在也在考慮制定相關政策鼓勵農民的消費。

老鄉,汽車滯銷,幫幫我們!——汽車下鄉能否再次挽救市場寒冬

10年一輪迴,如今的經濟情況和政策語境與10年前似曾相識。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汽車行業遭遇寒冬。在此背景下,2009年1月國務院《汽車行業調整振興規劃》出臺,規劃明確在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對購買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以及將三輪汽車或低速貨車報廢換購輕型載貨車的,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隨後採取購置稅減半、節能補貼、汽車下鄉等措施刺激“以舊換新”市場“汽車下鄉”政策延長一年至2010年12月31日,在當時對惠農強農以及拉動消費帶動生產產生了積極的作用。有人做過測算,假如消費者購買一輛12萬元的車(1.6升以下),按5%的購置稅優惠同7.5%的購置稅優惠相差超過2000元,而5%的購置稅同10%的購置稅相差了約5000元,消費者得到的讓利較大。

老鄉,汽車滯銷,幫幫我們!——汽車下鄉能否再次挽救市場寒冬

但是此次新的汽車下鄉策略能否緩解汽車市場的尷尬局面,還是個未知數。中國這個超級市場,往往在危機時成為各行業的礦藏,但10年前的農村,汽車的保有量還不到8000萬輛;10年後的今天農村空心化、消費降級、房產佔用居民大量資金的情況下,汽車行業還能借政策東風再牛一次麼,新能源汽車會不會異軍突起?值得期待。

老鄉,汽車滯銷,幫幫我們!——汽車下鄉能否再次挽救市場寒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