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養方式能否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今晚一起共讀《教養的迷思》

父母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有長久的影響嗎?

專家們講的話都是對的嗎?

為什麼孩子在家裡和在外面兩個樣?

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到底能做什麼?

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今晚一起共读《教养的迷思》

育兒帶來的焦慮感,把父母深深籠罩著。《教養的迷思》,史上最具爭議的十大心理學研究之一,說,專家們都是錯的!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力其實很小,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輩群體。

今晚九點半,上海譯文將再次和陪伴札記聯手辦讀書會,一起來聊一聊《教養的迷思》到底迷思在哪裡。

本期讀書會還是由兩位家長主講,為時 1 小時左右。活動免費。

大家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 “穎靜的直播間82m0d3” 收聽。

父母的教養方式能否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編輯整理|liuyutingsora

近期上海譯文和公眾號“陪伴札記”組織了一個主題讀書會,共讀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方式能否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一書。我們在千聊平臺“穎靜的直播間82m0d3”開通了免費的直播。整個分享共分為四期,每期兩位讀者分享。現已經播完了兩期,今晚( 1 月 21 號)晚上 9:30 進行第三次分享,歡迎大家收聽。

前兩期的四位媽媽分享得都特別好,貼合自己的實際講了對本書的理解。《教養的迷思》是史上最具爭議的十大心理學研究之一,作者朱迪斯·哈里斯提出的觀點是違背大家的傳統觀點的。傳統心理學觀點認為父母在對孩子的塑造中扮演著影響深遠的角色,但是朱迪斯·哈里斯質疑這個傳統觀念。在《教養的迷思》一書中,朱迪斯·哈里斯用眾多的證據證明,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力其實很小,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輩群體。換句話說,雙親並不能教導孩子社會化,兒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們的小夥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經驗影響。

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今晚一起共读《教养的迷思》

這對精神高度緊張,時刻關心孩子成長的媽媽們來說,無疑是在挑戰她們的付出。

“我做的都是無用功嗎?”

不,我認為這恰恰是在解放媽媽。

我有一個兩歲半的孩子,我每天的非上班時間幾乎都貢獻給了他,但是我付出的同時也在收穫孩子對我滿滿的依戀,我覺得這個事情是非常好的。我是非常放鬆地在帶娃,因為《教養的迷思》告訴我,我不需要擔心一句不妥當的話,一個不恰當的對待,就讓他變成人格不健全,讓他長大後到處哭訴他的失敗都是因為我這個媽媽的過錯。我不需要每天晚上開始反省自己今天是不是做錯了什麼,開始後悔是不是吼了娃一句讓他受到不可磨滅的心理傷害。不是的,放輕鬆,他不會照著你的樣子成長,你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我甚至覺得佩奇的影響力都遠大於我的影響力。我的切身體會和《教養的迷思》都告訴我,為他選擇好的榜樣,好的同伴,他自然就會往好的方向去發展。

下面,我把四位媽媽中的一位的文字,貼給大家一起分享下。

我叫郭連,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英語專業。大學畢業後做過許多短暫性的工作,比如編劇助理、導遊等,後來在帝都的一所國際園做了5年的老師。目前是全職媽媽。偶爾寫寫文字打發帶娃的雞飛狗跳的生活,屬於照書養的擁護者,但是更願意相信用心養比照書養更有效的佛系媽媽。

讀《教養的迷思》有感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父母的教養方式,能否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不知道從什麼開始,父母們開始變得焦慮,動不動就愛拿專家說事,或者動不動就拿原生家庭說事。就好像父母欠了自己很多似的。那麼在我們的成長曆程中,父母的教養方式對我們真正起到多大的作用呢?父母們這麼多年是不是作為一個背鍋俠的存在呢?

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所接觸到的育兒理論都是說孩子會對父母的生活方式以及為人處世進行模仿,加上長期生活在一起,潛移默化之中,孩子是受到父母很大影響的。就如同之前流行的複印紙理論,說父母是原件還是是複印件,或者是說著名的鏡子理論,我們就像鏡子中反映出來的父母的虛像。但本書的作者朱迪斯哈里斯卻不是這樣認為的。

作者認為父母的教養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成長,孩子的社會化不是家長幫助完成的。作者在前言裡提到這本書有兩個目的:一是改變認為孩子的人格是由父母塑造而成的看法;二是告訴我們孩子的人格是怎樣塑造而成的。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書中讓我們瞠目結舌的說法吧。

首先是關於教養假設,因果教育家理查德馬爾科斯特寫道:先天稟賦讓孩子做好準備,後天教養讓孩子得以成長。作者認為教養假設的鼻祖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認為:成年人的心理疾患都可以追溯到年幼時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他們的父母對此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兩個性別相反的父母,給孩子帶來難以名狀的痛苦,這種痛苦具有普遍性,並且無法避免。

行為主義大師約翰華生認為在生活中父母不能系統的制約孩子的反應。他提出如果給他一打健康的嬰兒,在特定的環境中將他們撫養成人,就能把孩子訓練成人們想讓其發展的行家,比如科學家、驚詫、小偷甚至是乞丐。無論這些孩子的才智、愛好、性情、能力、素質以及他們的種族如何。華生還有一些著名的理論:比如如何不溺愛孩子,如何讓他們克服恐懼,變得自立起來(即不要溺愛孩子,不要流露出對他們的喜愛之情。)

我的想法是,外在對孩子依然親密,因為孩子永遠慣不壞。我們滿足孩子需求,孩子自然會懂得尊重社會規則。愛是愛,溺愛是溺愛。溺愛不是愛太多,而是根本不愛。關於不要理會孩子,不要流露出對他們的喜愛之情,之前馬伊琍在微博就說起過自己曾經這麼做過,即使自己的孩子哭著喊著要媽媽抱,她狠下心不去理會。如今她認為她和孩子的原本親密無間的關係被破壞了。

另一個人是斯金納,他採用的是強化反應的方式,而並非制約反應。即如果孩子做出一種行為,比如畫畫,可以給予孩子一定的獎勵。斯金納認為,在表揚的催化作用下,孩子的行為反應會一步一步接近大人所希望的行為,比如這個喜歡畫畫的孩子成為一個畫家,但結果是獎勵一旦停止,孩子會停止自己的行為。之前在幼兒園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一些老師為了讓小朋友做一些事情就去拿小貼畫作為獎勵,但是孩子也很聰明啊,為了得到貼畫而去努力,但是孩子的出發點並不是好好去做某件事,為了獎勵這樣一個目的而去做。

作者通過她的三個觀察開啟了她對教養的新思考:

1、一對俄國夫妻和三個孩子,他們彼此用俄語交談,夫妻英語很差,但是三個孩子說起英語卻沒有口音。

2、英國上層社會培養孩子,很少跟父母一起。從小這些孩子和家庭教師、保姆或者兄弟姐妹一起度過,但是孩子的行為舉止不像保姆和家庭教師,他的口音和談吐舉止更像他成功的父親。

3、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孩子通過觀察和模仿家長的行為進行學習。

接下來作者提出反對教養假設的證據。作者說到基因效應,基因效應分為直接基因效應(製造身體和大腦的指令,決定人們的相貌等等),直接基因效應也會產生自身的後果就是——間接基因效應。書中舉例說從小被分離、被不同家庭收養的同卵雙生子有著驚人的相似性,證明了基因的力量。但是生活在同一家庭中的同卵雙生子,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相像。明尼蘇達州的雙生子愛笑的姐妹研究,她們姐妹被不同家庭收養,養父母都不苟言笑,而姐妹倆都愛笑。如果愛笑是基因遺傳決定的,那麼她們的愛笑程度是相似的。但是被不同家庭收養,又不相似。所以孩子並不是非此即彼,即或者像父母,又或者不像。

父母會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孩子,原因是出生順序。比如一個家庭中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大往往是作為一個決策者出現,善於與人交往;老二往往是屬於舅舅不疼姥姥不愛連狗都嫌的地位;老三一般都是媽媽的小可愛,是媽媽的小白兔。父母的愛和關懷不會均勻分佈,有三分之二的母親認為她們偏心,比較偏愛最小的那一個。小 S 之前也在節目裡說過她的三個女兒,感覺最對不起的就是老二。

作者認為的父母分為三類,一種是太嚴型父母,比較專制,沒有任何彈性可言。制定規則並且嚴格執行,必要時還會進行體罰。太鬆型父母是從來不要求孩子做事,反而請求孩子做事。不指定任何規則,只給孩子所謂的愛和關注。第三種就是正好型父母,這一類是理想中的父母:對孩子充滿著愛和贊同,制定規則並遵守,會給孩子講道理,沒有體罰,會充分考慮孩子的意見和願望。

作者提到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灰姑娘》,並幽默地說灰姑娘就是小時候受虐長大離開家以後成為成功人士的逆襲典範。因為灰姑娘具有明顯的雙面性格,在家裡和在王子麵前表現不一樣。嬰兒是否也是這樣呢?把嬰兒放在一個床裡,床的上方掛著吊飾,讓這個 6 個月大的嬰兒用腳去踢掛飾,嬰兒會露出愉悅的神情。但是當這個實驗某一個細節更改,不論是掛飾的變化或是擺放床的位置,嬰兒都不會去踢那個掛飾了。嬰兒與生俱來的學習機制,在某一個情境中學到的東西不一定適用於另一個情境。

孩子深知自己的世界就是家裡和外面,但是家裡和外面的世界有各自的獎懲規則和行為規範。之前有家長跟我說他們家孩子在家裡是不吃綠葉蔬菜的,但是沒想到他們家孩子在幼兒園從來不挑食。所以你看即使學齡前兒童,也擅長從一個人格轉換到另一個人格。

關於語言和社會情境又是怎樣的呢?作者舉了移民家庭的例子,一個移民家庭的孩子跟父母說波蘭語,卻跟同學老師說英語,但是孩子從來不在家裡說英語。比如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跟孩子說普通話、英語,卻跟孩子的祖父母說家鄉話。再比如我們在網上常見的過年梗,什麼託尼什麼麥瑞過年一回家都變成了村子裡的鐵蛋兒和翠花。這就是社會情境和語言情境的轉換。

作者又舉例了特殊家庭(聾啞家庭)的孩子的情況。我身邊也有這種家庭的小孩,他的父母都是聾啞人,但是他跟他的爺爺奶奶和其他玩伴用語言交流,跟他的父母親用手語交流。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是很神聖的。很多時候,童年並不意味著快樂。曾經嬰兒和孩子可以被忽略,父母最大的恐懼是寵愛孩子。正如書中所說,如果沒有醫生的忠告,沒有育兒指南,難道我們不會用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方式去養孩子嗎?如果養孩子真的那麼難,人類早就滅絕了。

假如沒有負罪感,不考慮教養方式如何長久地迎向孩子脆弱的心靈,孩子教養對家長來說並不難。但我們文化中有一條就是迷信權威。作者拿自己女兒上幼兒園的事件為例,承認自己太相信老師,沒想到這件事在女兒心理造成了影響。

接下來說說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部分,關於群體的社會化理論。群體有許多形式,最基本最持久的就是家庭。我們的群體分類標準一般是性別、年齡和種族。分類會增加組間的差異,降低組內差異。同一個群體的成員之間會越來越像。

在群體關係中,我們會比較偏愛自己所在的群體,敵視其他群體。人類的親緣關係不是靠氣味識別,而是靠人們之間的熟識程度。人們總是會被相似的人吸引,比如李銀河曾經說過她和王小波就是兩個精神高度契合的人,然後被彼此吸引。相似性也是友誼的基礎,哪怕幼兒園的小朋友也會使用這一招找好朋友。

作者認為群體社會化理論不僅僅是關於社會,還關注孩子的成長經歷,以及如何塑造和改變他們的人格。孩子生下來就具備某種特質,他們的基因使他們傾向於發展某種人格,但環境可以改變他們。這個環境是孩子與同齡人共享的環境。

小孩子往往對同類有興趣,作者例舉了幾個從納粹集中營解救出來的孩子。一開始他們對外界充滿敵意,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幾個人非常抱團,相互幫助和扶持。

孩子知道必須通過群體認同瞭解自己應該如何表現,該群體的態度、行為、話語以及服飾的款式就是他們的行為準則。記得有一段時間是《冰雪奇緣》電影特別火的時候,幼兒園班上有一個小朋友穿著安娜和愛莎的裙子,第二天你再看,班裡的小女孩都穿了。

取笑是群體最喜歡用的武器。它能夠讓世界上任何不遵守群體規則的人改邪歸正。在我上三四年級的時候,班上還有幾個留級生。他們比我們大兩歲,個子比我們高出多半頭甚至一個頭。他們總是喜歡玩高個子才能玩的遊戲,簡直就是班上的大長腿組合。我們小個子只有默默圍觀的份。

記得初中的時候,那是一所私立中學,惟成績至上。同學之間沒有什麼過多的交流,互相攀比成績,互相不理睬,那種冷漠簡直讓人寒心。或許是大環境考學壓力作祟或許是青春期作祟,總之大家都過得壓抑,誰都不服誰,每個人自成一支隊伍。於我而言,非常慶幸沒有做出什麼舉動去迎合他們。那會我通過給一些雜誌社投稿,也收穫了幾個素未謀面的筆友。通過和筆友的信件交流,也讓我收穫了很多。可以說某種程度上這些筆友替代了我的初中生群體。

在童年時期,最重要的心理群體是性別類別。所以孩子們會跟同性別的人一起玩耍,到了中班年齡,幾乎玩伴都是同性了。記得小學時候要是輪換座位男女同桌了,桌子上必有三八線以示各自的領域。

群體意識在幼兒時期已經很明顯了。孩子們的群體同化依然存在,但更多的是群體分化。在孩子們的同輩社會中,他們有自己的標準和文化。孩子們群體中關於童謠和遊戲的玩法傳播速度特別快。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並沒有起到任何推波助瀾的作用。大孩子傳給小孩子的這種傳統是兒童文化的一部分。接下來說說教室的群體意識。對於學校的學生來說,教室裡最重要的人是其他學生以及在同學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事。

書中 296 頁的一句話讓我感覺當頭棒喝——“雙語教學一直是個慘敗”。作者說到群體社會化理論可以解釋雙語計劃為什麼會失敗。失敗的原因是常規的雙語教學沒有創造出一個不同行為規範的群體,它還是允許孩子不說英文或者英文說得不好。之前我在的幼兒園分為國際班和常規班。國際班的配置是外教全天候。外教的要求是孩子進入到教室的那一刻開始“Just English”;而常規班每天安排外教的課程是30分鐘,其餘時間都說中文。由此對比,在外教的嚴格要求下,在人人都不得不說英文的浸潤環境下,國際班孩子的英語可以甩常規班孩子幾條街。

文化是通過同輩群體而不是家庭代代相傳的。兒童習得同齡人的語言和文化,而不是父母和老師的文化。在前段時間的綜藝節目《超能幼稚園》中,有個女孩張口說了幾句小豬佩奇的臺詞,她媽媽非常驚訝,因為在家從來沒給孩子看過這個動畫片。

孩子總是在潛移默化中成長,但孩子在同輩群體中的身體和心理方面的成熟不同步。群體分類包羅萬象,在小學,這些群體是動態的,進進出出都很有可能。但是在中學裡,進出小圈子就難多了,基本已經分類定型了。縱觀人的童年、青少年至老年的成長過程,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形成的人格,將跟隨我們至墳墓。

前幾天的植物系養娃特別火爆,我們都需要承認,你我皆凡人,終歸落入平凡的人世間。父母於孩子是朋友,兄弟姐妹是同盟。讓我們因為愛而去愛孩子,而不是認為孩子需要愛,享受養育孩子的過程,教給他們你知道的一切。因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屬於明天的!

(完)

相關圖書推薦

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今晚一起共读《教养的迷思》

點擊封面即可購買

《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方式能否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美] 朱迪斯·哈里斯|著

慶宗|譯

史上最具爭議的十大心理學研究之一

地球上每一個父母都應該看的兒童心理學書

美國心理學會頒予的傑出心理學作家獎獲獎者

朱迪斯·哈里斯代表作

斯蒂芬·平克 查理·芒格 梁文道 等 誠意推薦

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今晚一起共读《教养的迷思》

海譯文

文學|社科|學術

名家|名作|名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