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3億分手費?男方催逼,女方認拿 本大仙從此不再相信純潔愛情

喜劇?

英國脫歐這事醞釀已久、勢在必行

,因為這在英國人看來,是利大於弊的一件事,起碼在英國高層權貴,如英國前首相卡梅倫、現任首相特蕾莎梅眼中看來,的確如此。從這一點上說,英國脫歐這事可算喜劇。此後英國全民公投的結果顯示:果然有多數英國人贊成英國脫歐。

3473億分手費?男方催逼,女方認拿 本大仙從此不再相信純潔愛情

儘管這些投票的英國人,對英國同歐盟之間的關係,瞭解的並不比本大仙多,但是擱不住人家有投票權啊,咱明白也是白明白啊。果然不出所料,2016年6月份脫歐公投結果剛統計出來,一經公佈就有數十萬英國人開始後悔了。到了7月份,40萬英國人開始聚集到唐寧街首相官邸附近請願,要求舉行第二次全民脫歐公投。這說明什麼?傻子都能看出來,後悔了唄

3473億分手費?男方催逼,女方認拿 本大仙從此不再相信純潔愛情

所以說,英國佬的德性就是這樣,總覺得自己這也牛逼那也厲害,可是這年頭沒錢誰鳥你?有錢的孫子大三輩,沒錢的大爺靠邊站。歐盟27國基本都是歐洲強國,特別是帶頭大哥德國、法國,更是要錢有錢要勢有勢。胳膊擰不過大腿,這是童叟皆知的道理,英國以一國之力懟歐盟,這明擺著自個找不痛快嘛。結果喜劇是真喜劇了,不是別的,是讓世界吃瓜群眾看了一場笑話。

3473億分手費?男方催逼,女方認拿 本大仙從此不再相信純潔愛情

悲劇?

從卡梅倫2013年初首倡英國脫歐以來,經過5年多馬拉松式的談判,英國才勉強同歐盟達成了脫歐的具體條款。說“勉強”其實也是夠給英國留面子的了,其實就是“勉為其難”而已。具體來說,大英帝國的悲催體現在三個方面:

3473億分手費?男方催逼,女方認拿 本大仙從此不再相信純潔愛情

首先是天價分手費。英國需要向歐盟支付總額大約390億英鎊、約合3473億元人民幣的“分手費”,這是導致多數短視的英國佬,因肉痛鬧著要舉行第二次全民公投的主要原因。其實這筆有數的錢,本大仙倒覺得是最不值一提的損失。

3473億分手費?男方催逼,女方認拿 本大仙從此不再相信純潔愛情

其次是北愛的去留。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可見北愛爾蘭是大英帝國的核心領土之一,打斷骨頭連著筋。歐盟打蛇打七寸,在脫歐協議草案中明確要求北愛爾蘭在英國脫歐後留在歐盟關稅同盟,這就相當於歐盟用《脫歐協議》在英國本土強行劃出了一塊

自留地。長期以往,愛爾蘭的復國主義分子虎視眈眈、蠢蠢欲動,難保不把經濟問題上升政治問題來炒作。到那時,英國就懸了。

3473億分手費?男方催逼,女方認拿 本大仙從此不再相信純潔愛情

最後是不良示範效果。脫歐帶來的,絕不僅僅是英國脫離歐盟那麼簡單,其後會有一系列難以預料的事件發生。對內,蘇格蘭會說英國能脫歐,蘇格蘭為啥不能脫英?對外,加泰羅尼亞地區,會不會繼續鬧著脫離西班牙?甚至,加利福尼亞州,是不是也要鬧著脫離美國?所以英國脫歐事件,勢必會遭到來自國內外保守勢力的強烈干預和阻撓。

3473億分手費?男方催逼,女方認拿 本大仙從此不再相信純潔愛情

總之,從以上三點來看,英國脫歐絕對是一場悲劇。不僅對英國不利,對歐盟同樣也是弊大於利,對整個歐美世界的和諧穩定發展也沒起到什麼好作用。一舉多失,失去市場,失去機會,失去盟友。

3473億分手費?男方催逼,女方認拿 本大仙從此不再相信純潔愛情

狗血劇!

不過本大仙覺得事情到此遠沒結束!你們真覺得英國首相可以欺上瞞下,瞞天過海就把事情辦了?其實從當年卡梅倫提出脫歐,到現在特蕾莎梅真的跟歐盟簽署了脫歐協議草案,直接原因皆是為了轉嫁國內政治經濟危機而已。受到歐債市場不利影響,當然更多的是英國經濟本身的老邁乏力,英國政府與議會之間、政府與群眾之間、政府與歐盟之間的分歧和矛盾逐漸尖銳化,以至於達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3473億分手費?男方催逼,女方認拿 本大仙從此不再相信純潔愛情

卡梅倫也好,特蕾莎梅也罷,誰也不想落個無能下臺的笑柄,於是解決不了的危機可以轉嫁嘛。而縱觀世界全局,再也沒有把脫歐當噱頭,自己矇混過關來得便宜了。於是,我們就看到無論當年有識之士怎麼辱罵,也沒能阻擋卡梅倫脫歐的“堅強決心”。更令人稱奇的是,卡梅倫的這筆政治遺產,很容易就被特蕾莎梅照單全收了。而且我們不難發現,特蕾莎梅的表現更為搶眼、更為決絕,對上跪求女王御筆親書照準,中間在議會舌戰群儒,對下頂住輿論壓力向萬民解釋……

3473億分手費?男方催逼,女方認拿 本大仙從此不再相信純潔愛情

其實,對於英國脫歐的短期成效,特別是長遠來看存在的諸如政治上過分倚重美國、經濟上受制於歐盟市場調控、軍事上面臨北約解散後被重新組建的歐盟軍事組織拒之門外的風險等諸多問題,特蕾莎梅是心知肚明的。她之所以這麼急於求成,其實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因為只有奔忙於脫歐事宜,才能讓群眾有了一個更大的話題去討論,而不是眼睛緊盯政府挑毛病。同時令英國議會那幫大佬們,紛紛把視線轉移到“歐盟政策對英國的不公”這個比“首相哪裡做得不合格”更重大的政治問題上去。

3473億分手費?男方催逼,女方認拿 本大仙從此不再相信純潔愛情

可惜,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就算卡梅倫、特蕾莎梅之流平安退休,醒悟過來的後世英國群眾,照樣會把他們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進行“清算和鞭屍”。而英國重新回到歐盟懷抱,只要歐盟不散,不論歷經多少曲折,也只是早晚的事。關注本大仙,迷局要看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