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的企業,到底有多少?

最近,距離小米“第二總部”入駐武漢光谷金融港接近一週年。

2017年11月18日,小米“第二總部”正式入駐武漢光谷金融港,“雷軍系”旗下金山軟件、順為資本的武漢總部同步落戶。這是過去兩年武漢在互聯網領域引入的最大項目。

從1988年開始,光谷設立,成為武漢的一張名片。如今,以小米、海康威視、科大訊飛、奇虎360、小紅書、尚德機構等為代表的多家知名企業,先後將第二總部或總部落戶武漢,將為武漢帶來經濟發展的“第二春”。

數讀|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的企業,到底有多少?

第二總部(總部)設在武漢的企業名單(已確定落地)

據媒體公開報道進行統計,2008年至今武漢已收穫第二總部或總部不少於62家,主要集中分佈在光谷地區,有45家。

數讀|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的企業,到底有多少?

第二總部(總部)設在武漢的企業名單(已確定落地)

這些企業選擇武漢設立第二總部或總部的時間主要集中在2017年與2018年,僅這這兩年就有56家企業入駐武漢。

數讀|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的企業,到底有多少?


什麼是第二總部?

在經濟學中,總部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追求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最經濟原則”。

在政策、學術層面上,第二總部這一概念並沒有明確的解釋。

但從落地武漢的“第二總部”的企業特徵來看,“第二總部”必須符合以下三個要求:第一是獨立法人,子公司可以,分公司不行;第二,有研發、客服等總部級職能;第三,營收、人數規模要僅次於總部。


北京、上海、深圳成為主要來源地

根據統計信息分析,將第二總部或是總部設立在武漢的企業,總部所在地中主要是來自北京、上海、深圳這三個城市,又以北京33家位居榜首。


數讀|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的企業,到底有多少?

其中,上市企業11家,非上市企業51家。


數讀|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的企業,到底有多少?

目前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或總部的企業中,小米科技、中誠信集團、找鋼網等6家企業創始人或CEO為武漢校友。小紅書的兩位創始人都是武漢人。


數讀|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的企業,到底有多少?


在漢第二總部聚焦互聯網教育和科技領域

根據統計分析,第二總部或總部落地武漢的企業中,互聯網教育這一領域高達17家,位列第1位。

目前,尚德機構、猿輔導、考蟲、火花思維、51 talk、滬江、小站教育等國內在線教育第一梯隊,幾乎已悉數入駐光谷。

互聯網教育企業在武漢開疆擴土,當然離不開當地的人才資源。

2017年6月,尚德機構將總部從北京遷往武漢光谷,如今已在光谷買下3棟辦公大樓,在漢辦公人員超過4500人。3月,尚德機構在紐交所上市。加上在線英語教育51 Talk,以及新落戶的精銳教育,光谷已擁有3家紐交所上市的互聯網教育公司。

猿輔導落戶光谷一年時間,已招聘上千人,成為其除北京以外最大基地。

武漢曾面臨人才流失的痛點,重要的一點原因在於,武漢沒有足夠多足夠好的企業,能夠消化大量優質的人才資源。

隨著互聯網教育企業紛紛落子武漢,這一囧境得到改善,而武漢也逐漸成為中國互聯網教育第一高地。

數讀|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的企業,到底有多少?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硬件、人工智能、軟件應用和社交等3個領域科技型企業有18家。

隨著科技公司規模的擴張,同時以北京為代表的一線城市生活成本提高及產業調整,向其他城市擴張已成為互聯網企業一種趨勢。因此類似武漢、成都、杭州這樣的新一線城市,紛紛向這些科技公司伸出了橄欖枝。

自去年8月落戶以來,科大訊飛武漢總部人員規模,已達到1100多人,其中超過八成為研發人員,這將極大推動光穀人工智能產業板塊的起飛。

基於城市發展前景與企業客觀需求的考量,小米科技、科大訊飛、海康威視等企業紛紛把武漢作為最佳選擇。小米武漢總部正式落戶時,雷軍就曾表示,湖北及武漢的人才、政策優勢明顯,將在智能製造的產業轉移中擁有極大機會。

小米“第二總部”為武漢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企業,而是一個龐大的生態鏈,它將吸引更多年輕人留在武漢。“雷軍系”金山軟件,是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中國領先軟件及互聯網服務公司,旗下擁有金山辦公(WPS)、遊戲企業西山居、金山雲3家子公司。

由雷軍及許達來聯合創立的順為資本,共管理著3支總額17.5億美元的美元基金,以及兩支合計20億元的人民幣基金,重點投向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硬件領域。

小米泛生態鏈企業已達200多家。這些生態系成員,不少隨著小米“第二總部”的落戶,將視線投向武漢極大拉動了光谷乃至湖北互聯網產業的躍升。

除了第二總部武漢正成為總部遷移首選

今年10月底,小米武漢總部基地項目一期開始打圍,根據計劃該項目可容納3000人辦公,雷軍對武漢總部的遠期規劃是1萬人規模。加上科大訊飛、尚德機構、51 Talk等,將第二總部或總部設立在武漢的企業中有11家上市。

不僅如此,在培養或引進的過程中,第二總部也有成為第一總部的可能。譬如國藥器械、中誠信集團、尚德機構等5家知名企業,都決定將總部遷到武漢。

數讀|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的企業,到底有多少?


他們為什麼看好武漢?


62家企業的第二總部或總部,如此青睞武漢,得益於武漢優越的產業氛圍,強勁的創新創業活力。根據今年3月發佈的《2017中國遞交上企業發展報告》顯示,武漢就有5家企業上榜,僅次於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


數讀|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的企業,到底有多少?

這些企業選擇設立第二總部,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職能轉換、產業結構調整、人力成本增加等,另一方面企業發展達到特定階段後必然選擇。

從全國來看,人才儲備豐富、房價相對較低、交通便利,這三點兼具的城市並不多。這一背景下,武漢打造第二總部的優勢不言而喻。

在2017 年初,武漢在全國率先提出百萬大學生留漢計劃,實施四大資智聚漢工程,且出臺支持總部經濟發展政策。

為幫企業留才引才,武漢成立“招才局”,啟動以校友招商為特色的“資智回漢”計劃。

多年以來,武漢校友在企業家這一群體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年10月24日,全國工商聯在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發佈《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許家印、李書福、陳東昇、茅永紅、黃立、閻志、雷軍等7名武漢校友企業家上榜。

為此,有人猜想,光谷招來的第二總部是不是一些“本不願來的企業”,被武漢通過校友感情、優惠政策“生拉硬拽”來的?

在小米第二總部正式落戶武漢光谷金融港之前,雷軍就曾多次帶隊來放武漢考察,中誠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毛振則表示武漢當前經濟發展勢頭猛,營商環境好。

小紅書聯合創始人瞿芳說,小紅書選擇武漢,不僅是因為它是創始人的家鄉,更因為這座城市展現出來的發展動能與廣闊前景,政府對創業者、人才有著急切的渴望與支持,武漢是互聯網優秀人才的窪地,特別適合小紅書的人才戰略。

豐富的人才資源、便捷的交通條件等區位優勢,不僅校友企業家如此看好武漢,曠視副總裁謝鵬、木倉科技CEO姜英豪、火花思維CEO羅劍、依圖科技副總裁陳峰等數十位企業高管表示武漢的人才、政策是他們將第二總部設到武漢的主要原因

數讀|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的企業,到底有多少?

從當代集團艾路明、高德紅外黃立、楚天激光孫文等老一輩光穀人,在這裡播撒夢想;到小米、科大訊飛、曠視科技、小紅書等來這裡追“光谷夢”。

武漢短短几年就彙集了62家“第二總部”,成為區域創新活力源,並呈現區域發展第一動力之勢。

未來,政府服務加速、營商環境優化、生活成本相對低等比較優勢將會吸引更多企業來漢設立“第二總部”,留下更多大學生。

數據來源:長江日報、湖北日報、獵雲網、武漢招才等

長江日報九派新聞內容團隊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