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能達演繹新版“闖關東”

你看過電影《速度與激情8》嗎?影片中使用的對講機就出自哈爾濱海能達科技公司(下稱哈海能達)。該企業有關人士介紹,這並非企業的贊助,而是製片方在市場上的選擇,還有《獨立日》《紙牌屋》等影視作品,也使用了海能達的產品。

以“冰雪之冠上的明珠——哈爾濱”為主題的第35屆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已開啟大幕。這時的哈爾濱,銀裝素裹,而在哈海能達4萬平方米的大廈裡,溫暖如春,研究者們埋頭探索尚未打開的“世界”之門。

海能達本是一家崛起於深圳的上市企業,是我國專業通信行業的龍頭企業。而哈海能達是海能達設立的研發中心,最大的“分舵”。

孔雀東南飛經典故事的現代版成就了今天的深圳,紮根深圳的海能達卻演繹了新版“闖關東”。

發現“新大陸”

海能達是深圳的一家民營企業,1993年創立之前,在華強北還是一個經營專網通信產品的櫃檯。公司成立後,專注於專網通信產品的研發生產。如今,公司已有萬餘名員工,2018年銷售收入可達80億元。其產品全部自主研發,在G20峰會、里約奧運、博鰲亞洲論壇和大型抗震救災、2017年廈門金磚五國會議、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中,盡顯王者氣概。

在國內,其產品市場佔有率80%;在海外,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比重50%以上,廣泛應用於公共安全部門,已成為全球專業通信領域的主流供應商。東南亞某國大選時,在極其複雜的地形上,海能達迅速佈網,確保了大選的通信安全。哈海能達副總經理宋秦濤介紹,越是在海島、複雜山地,越能體現產品的性能優良。

海能達創始人、董事長陳清州說,自己與黑龍江淵源很深,1983年踏入專網通信行業時,就開始為黑龍江公安部門提供服務。

宋秦濤坦陳,哈爾濱高校資源豐富,擁有哈工大、哈工程等一批名校。每年校招大部分來自東北三省的高校。這些學生底子好、穩定性高,離職率低,踏實勤奮,人力成本相較於深圳低了一大截。還有就是政府給予很多優惠,營商環境好。

宋秦濤說,研發人員在哈爾濱工作可以說是收入水平較高,生活成本較低。剛入職的大學畢業生,月薪在7000元左右,三年後月薪達到一萬多元並不難。購房成本低,生活壓力小。

深耕“黑土地”

“前幾年,我們進入哈爾濱時,只有幾十名員工,現在已經發展到600多人,九成員工是研發人員,2017年產值突破4億元,2018年有望翻倍。”宋秦濤說。

2008年,海能達收購了哈爾濱僑航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次年,正式註冊公司。2011年,海能達全球第二個研發中心——哈爾濱海能達研究院成立。2013年11月,黑龍江省公安廳、哈爾濱工業大學和海能達聯合組建“公安部重點實驗室”,成為公安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能達落子哈爾濱後,開始時專注於窄帶專網通信技術的研究和發展,之後又在寬窄帶融合技術領域深耕佈局,研究PMT2020發展路線,以創新寬窄帶融合、警用物聯網、大數據為主攻方向。他們研發的防爆對講機、數字終端與智能手機一樣傳送數據、執法記錄等視頻,且保密程度高。

經過多年積累,哈海能達已經有了自己的產品線,已經成為當地高科技企業納稅大戶,預計今年產值目標突破10億元。 

宋秦濤說,未來兩年公司將匯聚一支千人的科研隊伍,為地方帶來近20億元的產值,建設全球最大的專網集群系統產品研發基地,從而成為海能達全球系統產品的研發和技術支持中心。

創造“新世界”


前不久,哈海能達有幾位員工被交警通知的違章罰單給罰懵了,他們想不起有監控器拍到的情況。後來從交警的管理後臺得知,他們是被自己研發的產品監控到的,是自己罰了自己。

哈海能達將互聯網引入專網領域,研發了地面傳感器,與交警合作,在其門口的路段上進行了鋪設。產品的後臺自動採集車輛行駛過程中變道、超速等違章行為。安裝此類傳感器,對低窪路段、汙水井的積水情況都能實時監控報警,能夠及時排除險情。

哈海能達基於融合專網的平戰結合的應急通信解決方案數字無線自組網轉發臺以及手提現場指揮中心,與專網融合物聯網P-IoT應用於解決方案。無線自組網轉發臺可提供安全可靠、易拆易建、即用即通的語音通信組網覆蓋;手提現場指揮中心採用手提式設計,便於攜帶深入應急現場,實現即時應用,即時轉移。同時,哈海能達利用專網安全性高、不佔用公網流量、與指揮調度平臺可有效聯動等優勢,將物聯網技術引入到專網行業,迅速推動了專網物聯網技術的發展進程。

哈海能達有關人士很自豪地說,公司的研發人員佔比在93%以上,員工平均年齡28歲,碩士佔比47%,博士3人,專業知識程度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截至目前,哈海能達共申請專利和著作權211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42項、實用新型11項,受理的取得軟件著作權登記48項,在申請受理專利110項。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李銀堂 袁小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