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神奇的橋:橋身下凹,橋墩懸空,老外以為建造時圖紙拿反了

說起橋樑,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中國的造橋技術都名列前茅,比如古代的趙州橋、瀘定橋、洛陽橋,現在的港珠澳大橋、北盤江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等。但一般來說,橋樑都是凸起來的,這樣的設計使橋樑有很強的抗壓能力,能承載很大的重量,也不會容易損壞。但是很早之前,我們中國人就建造了一種很神奇的橋,這種橋的橋身是下凹的,讓人忍不住擔心它的承受力和安全性,而且這種橋就是位於湖南邵陽市洞口縣淘金村的淘金大橋。

中國最神奇的橋:橋身下凹,橋墩懸空,老外以為建造時圖紙拿反了


位於洞口縣淘金村的這座淘金大橋,是中國大陸第一座跨徑70米的上承式懸帶橋,橋身長74米,橋高22米,並於1989年1月建成通車。這座橋的橋型獨特,結構新穎,結構合理,受力明確,橋欄的圓弧呈下凹型,像一條倒懸的彩虹,而且這種橋在施工方面也比同跨徑其他橋型要方便,不但用料省、結構輕,而且施工很方便,沒有高塔架設施工的困難。當時,淘金大橋的橋型在我國甚至是世界上還是第一次出現的,在世界上排名第五。隨著中國的發展很多外國人到中國旅遊或者留學的也不少,曾經有老外看到這座橋還以為在建造的時候工程師把圖紙拿反了。

中國最神奇的橋:橋身下凹,橋墩懸空,老外以為建造時圖紙拿反了


如果到邵陽市洞口縣旅遊,就可以到這座神奇的淘金大橋上看看,你會看到橋上寫著:淘金大橋,建於一九八八年,也會看到橋樑的設計者和項目指揮的名字:吳琦瑛。說起這個建造淘金大橋的領軍人物吳琦瑛,可能很多人都認為他是高學歷,其實他僅有初中文憑,這些理論知識都是他刻苦鑽研自學的,憑藉自己的刻苦和勤奮後來成為了水利、公路、橋樑等專業技術的高級工程師,還撰寫了近30篇論文,而這座大橋只耗時8個月時間總共花費26萬元就展現在世人的面前。大橋的建造也讓邵陽市洞口縣名氣大增。

中國最神奇的橋:橋身下凹,橋墩懸空,老外以為建造時圖紙拿反了


洞口縣不但有這種世界上稀有的橋樑,還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比如說蔡鍔故居、宗祠、龍眼洞、半江風景區、抗戰文化區、南嶽殿等都是洞口縣的特色旅遊景點,吸引著眾多的遊客前去遊覽參觀。除此之外,洞口縣還有雪峰蜜桔、豬血丸子、葛根、樅菌、醬醃菜等很多的地方特產然遊客百吃不厭,欣賞完美景之後,帶點特產回去吃點當地的特色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像淘金大橋這樣神奇的建築,你們知道哪裡還有嗎?

中國最神奇的橋:橋身下凹,橋墩懸空,老外以為建造時圖紙拿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