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枯木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水調歌頭·賦三門津》

【金末元初】元好問

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

長風怒卷高浪,飛灑日光寒。

峻似呂梁千仞,壯似錢塘八月,直下洗塵寰。

萬象入橫潰,依舊一峰閒。

仰危巢,雙鵠過,杳難攀。

人間此險何用,萬古袐神奸。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飛強射,有力障狂瀾。

喚取騎鯨客,撾鼓過銀山。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元好問(1190年—1257年),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山西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年)進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詞科登第後,授權國史院編修,官至知制誥。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擅長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主要有《歧陽》、《續小娘歌》等;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代表作《摸魚兒·雁丘詞》聞名於世。;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比如《驟雨打新荷·綠葉陰濃》等。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傳世。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這首詞《水調歌頭·賦三門津》也是元好問的代表作,描寫的是晉豫黃河峽谷三門峽的雄壯風光,氣勢雄渾,酣暢淋漓,用典巧妙意境深遠。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吳作人《黃河三門峽·中流砥柱》

三門津是如今黃河三門峽段的古稱,位於山西和河南交界,黃河從山西河東轉彎向東,在這裡一瀉千里,地理位置非常險要,相傳大禹治水時,鑿龍門,開砥柱,在這一段形成了“人門”、“鬼門”、“神門”三道峽谷,水湍浪急,僅容一船通過,河流中有被稱為中流砥柱的砥柱山,三門津由此得名。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提起三門津,不能不提起三門峽水庫,作為黃河上的第一個大型水利樞紐工程,1957年興建的全國重點項目,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於1960年建成,為此還專門成立了新的城市:三門峽市。三門峽工程的是是非非,評議頗多,從現在來看,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失敗工程,由於上馬倉促,缺乏論證,建成後泥沙淤積嚴重,渭河倒灌,災害頻仍,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歷經兩次改建,從原來設計的“蓄水攔沙”變為“滯洪排沙”最後改為現在的“蓄清排渾”,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同大壩最初設計方案和實際運行的效果南轅北轍。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三門峽水庫的修建,除了經濟損失和環境生態破壞影響,以及幾十萬移民的離家搬遷,還有就是很多珍貴的文化古蹟遭到破壞和毀滅。比如以元代壁畫舉世聞名的永樂宮,當時設計在水線以下,因此整體搬遷到20餘公里他處,所幸國家投入巨資復原,如今尚得以欣賞國寶壁畫和民族瑰寶,而其他的蒲州古城、朝邑古城、潼關古城、陝州古城等都不復存在,值得可嘆的是,三門峽水庫蓄水從來都沒有到達過這些古城,完全是一個杞人憂天式的大敗筆。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精美的永樂宮壁畫

而作為大壩下作為古代洩洪的三條洩水狹谷小島神島、鬼島、人島,以三島之下的三島丹爐、梳妝檯、中流砥柱,在興建之初神島、鬼島、人島和梳妝檯被炸掉,只有煉丹爐和中流砥柱依然屹立於黃河中心,其餘只能從元好問的詩詞中去體會了。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水調歌頭·賦三門津》分上下兩闋,上闋寫景,下闋抒情,情景交融,氣勢奔放,我們就來欣賞詩人佳作。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元好問借取詩仙李白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來形容黃河之水源遠流長,在這裡兩岸高山,峽谷地形險要,氣勢雄壯,人鬼兩重天,同時把大禹鑿神、鬼、人三門的寓意融入其中,俯瞰下去,猶如神鬼把守,形容關隘之險。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長風怒卷高浪,飛灑日光寒。”,風助浪勢,水借慣力,從上而下,傾瀉奔湧,濁浪排空,濺起千層浪,在日光的照耀下,閃出點點寒光。形象生動,氣勢逼人。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壺口瀑布

“峻似呂梁千仞,壯似錢塘八月,直下洗塵寰。”,險峻猶如上游呂梁山的壁立千仞,在龍門壺口瀑布般地傾瀉而下,雄壯恰似八月十八日錢塘江海潮的巨浪排空,飛流而下,蕩盡塵埃。描述三門津河水傾瀉的情形,險峻和壯觀,比喻妥帖,形神兼備。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萬象入橫潰,依舊一峰閒。”,在縱橫奔流的浪潮中,卻有一峰矗立,那就是“中流砥柱”,用“閒”字非常精妙,烘托出砥柱山的傲視風浪、定海神針的雄偉姿態,頗有“任爾暴風驟雨,我自巋然不動”的樂觀豁達的氣派,體現了作者的不畏艱險的堅強意志。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仰危巢,雙鵠過,杳難攀。”,仰視砥柱山上累有鳥巢,飛過兩隻大雁,險峻杳渺,難以登攀。這裡既是詩人乘舟所觀之境,也是借用蘇軾《後赤壁賦》“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詩句,來形容砥柱山之險峻。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人間此險何用,萬古袐神奸。”“袐”(bì),原指刺的意思,這裡指分辨,辨別的意思。詩人自問自答,人世間這險要的砥柱山有什麼用?那是起到分辨神仙和姦佞的作用啊。這裡用的典故源自《左傳·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傳說中夏禹將百物之形鑄於鼎上,讓人們知道神奸,同時借用蘇軾的《洞庭春色賦》:“盡三江於一吸,吞魚龍之神奸。”,說明中流砥柱是起到辨別世間忠奸的作用。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飛強射,有力障狂瀾。”,這句連用兩典,皆是洞察奸邪、明燭幽微之典。其一是南朝(宋)劉敬叔《異苑》:“ 晉溫嶠至牛渚磯,聞水底有音樂之聲,水深不可測。傳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須臾,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幘。”,後以“燃犀”“犀照”比喻能明察事物,洞察奸邪。其二“佽飛”即“佽非”,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勇士,《淮南子》記載了楚國佽非在渡江的時候,遇到兩蛟龍挾繞其船,於是“赴江刺蛟,遂斷其頭,船中人盡活,風波畢除”。後用佽飛比喻勇士,漢武帝時專門把掌管弋射的官職“左弋”改為“佽飛”,李白曾有詩讚嘆《觀佽飛斬蛟龍圖贊》:“佽飛斬長蛟,遺圖畫中見。”。這兩典在現代比較晦澀,然而在當時為常識,因此比較恰當。大意是:不需要燃犀洞察奸邪,更不必佽飛張劍斬奸,砥柱山就起到了力挽狂瀾,辨別神奸的作用。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喚取騎鯨客,撾鼓過銀山。”,這裡的“騎鯨客”指的是詩仙李白。出自漢代楊雄的《羽獵賦》:

“乘巨鱗,騎京魚。浮彭蠡,目有虞。”,俗傳李白醉騎鯨魚,溺死潯陽,後用為詠李白之典。大意為:吆喚詩仙李太白,一同在震耳欲聾猶如擊鼓的浪潮中,穿過浪花四濺猶如銀雪的砥柱山。表達了詩人豪情萬丈,縱情灑脫,氣吞如虎,壯志凌雲的氣勢。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水調歌頭·賦三門津》上闋寫景,描寫黃河三門津峽谷之艱險和雄奇,下闋則連用多個典故,描寫中流砥柱的雄壯和險要,烘托出砥柱山的作用,融情於景,從而抒發詩人磊落胸襟和豪邁氣概,充滿了自信和正氣。全詞節奏明快,氣韻流暢,從上而下,環環相扣,氣勢雄渾,把祖國的瑰麗山河和詩人的豪情壯志結合的天衣無縫,借景抒情,直抒胸臆,酣暢淋漓,堪稱傑作。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可惜,如今的三門津,神鬼人古蹟不復存在,唯只有中流砥柱尚存,不過也被泥沙吞沒大半,猶如孤巖矗立河中,難以恢復往日壯闊雄渾的風采。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2019/1/26榆木齋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賞析:奈何三門峽古蹟雄風不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