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的邊界


許家印的邊界


王石老了,雖然騎車載著田小姐,拍出的照片像校園青春片。但無論怎麼補光修圖,也掩蓋不了他下垂的眼角和稀疏的頭髮。田小姐覺得不合適,起訴了攝影工作室。

2008年,一位小王石7歲的地產小輩找到他,希望借些錢以度過金融危機。王石看著眼前這個愁容滿面的小弟,覺得他盡顯老態,直接拒絕了他。

這個焦慮的地產商人是許家印。此前一年,他的恆大開始在二三線城市突擊拿地,土地儲備比2006年增長了9倍。正當信心滿滿準備赴港上市時,金融危機爆發。而待開工的37個項目資金缺口高達120億,他急需要錢。

被王石拒絕後的三個月裡,許家印天天去新世界和周大福的“彤叔”鄭裕彤家打牌。白天陪老子鋤大地,晚上陪小子鬥地主,“差不多在那裡上班了”。“彤叔”聽不懂普通話,許家印也不會說粵語。但靠著自小在太康縣聚臺崗村鋤地的手藝,許家印終於搞定了救命錢。

2008年6月,鄭裕彤聯手科威特投資局、德意志銀行和美林銀行等投資機構,總共斥資5.06億美元入股恆大。許家印隨即集中18個優勢項目開工,再75折銷售,迅速回籠資金50億。年終,恆大銷售額高達108億,躋身“百億俱樂部”。


許家印的邊界


6月5日許家印出席座談會


如今,60歲的許家印臉上仍充滿了膠原蛋白,與愛好廣泛的老王形成強烈對比。不止是因為許老闆以2813.5億身價榮登2017年福布斯中國首富,心情舒暢。更重要的是,許老闆收購了韓國最大的綜合整形外科醫院——原辰整形。

許家印一歲喪母,都是奶奶一手帶大。日子過得太窮了,一年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一頓肉。經歷過極端窮困的人,往往洞悉人性,不僅膽識過人,骨子裡還透著一種狠勁。許家印也不例外,而且他對“大”有一種近乎偏置的追求,也許這就是恆大名字的由來。

“大”有兩個方面,一是緯度廣,二是規模大。2014年中,許家印針這兩個方面,提出了“多元+規模+品牌”戰略。2017財年,恆大資產規模17618億元,制霸宇宙。同時,憑藉2011到2017年中超聯賽7連冠,兩次亞冠聯賽冠軍,恆大的品牌也足夠靚。但是,維度如何擴展?就牽扯到邊界問題。

在提出多元化戰略三個月後,恆大就收購了原辰整形,執行力可見一斑。許老闆已經把業務交給太太楊惠英來料理。他最先拓展的,是快消。

2013年11月9日夜,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主場奪得亞冠冠軍,頒獎儀式現場,一輛裝著兩個“恆大冰泉”礦泉水瓶的花車拉著韓紅、孫楠繞場助興。球迷都覺得莫名其妙的時候,第二天上午,恆大集團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恆大冰泉”面市。


許家印的邊界


2013年恆大亞冠奪冠現場的大瓶子


據說大瓶子花車在場上轉圈的時候,全國的飲用水廠商才知道恆大要做飲用水,連夜開會商量對策。所有人都害怕恆大,畢竟它在地產領域勢如破竹。許老闆也很樂觀,他為恆大冰泉定下的銷售目標是 2014 年賣到100億元、2016年賣到300億元。

隨後,恆大集團在2014年8月又正式宣佈進軍糧油、乳業等快消領域,計劃投資1000億做產業,並用“行業平均水平的2倍”來招攬人才。希望打造一個全新的增長極。

可是,許老闆離開聚臺崗村太久了。種糧、做食品究竟和賣房子不一樣,要建立更加細密的渠道網絡,面對更加底層的消費者。“掙的是賣麵粉的錢,操的是賣白粉的心”,沒有多年耕耘很難打開局面。

而恆大冰泉整個項目從立項到面世,只用了三個月。速度並不代表效率,更不代表市場。在當時,全國的瓶裝礦泉水市場不過300億元。全國球迷不會像許老闆那樣,在高興和悲傷的時候,都拿出一瓶恆大冰泉一飲而盡。財報顯示, 2013年到2015年的三年間,恆大冰泉累計額虧損高達40億。

2016年9月28日,恆大集團出售糧油、乳製品及礦泉水業務,總價值約為人民幣27億元,這三項業務未經審核的淨負債總計為33億元。許老闆輕觸快消,最終還是揮一揮衣袖,甩掉了這個小包袱。

許家印不是不喜歡快消,這麼利國利民的好事,應該大有可為。但是不像投資足球那樣,砸錢買好球員、好教練、發錢調動積極性就可以出成績,快消見效慢,收益低,不符合許老闆短平快的思路。而且,他找到了更好的方向——金融。

房子是所有中國人的夢,很多年輕人就算掏光“六個錢包”,仍然需要貸款。相關金融服務成了房地產的自然延伸。然而,在那個險資兇猛的年代,許老闆的金融版圖,可不止是放放貸款。

在萬寶之爭激戰正酣時,恆大人壽宣佈耗資91億入股萬科。隨後的日子,許家印不斷加倉,持股比例高達14.07%,成為萬科第三大股東。不少人說這是為了多謝王石當年不借錢之恩,許老闆沒有回應。

那段時間,姚振華、王石、鬱亮、傅育寧、許家印、吳某某、深圳地鐵還有董明珠悉數登場,把萬寶之爭推向高潮。2017年6月9日晚,恆大發布公告稱,將其持有15.53億股萬科股份作價292億悉數轉讓予深圳地鐵。至此,王石和他引入的深圳地鐵持股比例達到37.79%,超過姚振華,萬寶之爭落幕。

掐指一算,許家印這一轉讓,不僅大仇未報,還損失了大約70.7億。但許老闆是何許人也,錢不過是過眼雲煙,現在是,10年前問王石借錢也是,哪有什麼仇什麼怨。真正的意圖,除了為之前深圳21塊舊城改造項目(預計銷售金額高達4025億元)鋪路外,還能夠換取借殼深深房迴歸A股的籌碼。


許家印的邊界


許老闆笑到了最後


觸碰到了金融的邊界,2016年,恆大“房地產、金融、旅遊、健康”四大產業裡的“金融”,再也不提了。而類似恆大童世界、養生谷、國際醫院等等涉及旅遊、健康產業的項目,都是基於房地產的服務類延伸,只不過從虛擬的金融過度到了實體服務。兜兜轉轉,始終離不開房地產的主業。

2017年12月4號,知名宏觀經濟分析師任澤平以1500萬年薪跳槽恆大。就在人們猜測恆大會在證券領域有新動作時,許家印宣佈任澤平為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負責恆大經濟研究院的建設。這個研究院不是簡單地做做產業分析,而是“立足企業恆久發展,服務國家大局戰略”的新型智庫。

許老闆看到的,從來不是眼前的苟且,而是整個國計民生。

在中國商界,許老闆的覺悟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所謂的覺悟,不僅僅是“頭一年愛馬仕,第二年七匹狼”的後知後覺,更是類似投資足球一樣嗅覺靈敏地搶佔先機。

2017年9月29日,“彤叔”仙逝,整個香港的權貴紛紛前去拜祭,而受恩深重的牌友許家印並未到場。幾天後,他出現在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上。由於在對貴州大方縣扶貧工作貢獻突出,他榮獲首屆“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


許家印的邊界


許家印榮獲首屆“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


早在2015年,恆大就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對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進行了精準扶貧,三年無償投入30億元,確保到2018年底大方縣18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2017年5月,恆大宣佈再無償投入80億元,派出2018人,將幫扶範圍擴大至畢節全市10縣區,到2020年幫扶畢節全市92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要知道,2016年,恆大集團淨利潤才176億元。為了跟上節奏,許老闆也是夠拼的。

另一方面,在國家產業轉型升級,去槓桿的號召下,許家印敏銳地意識到恆大不僅要“大”,還要“恆”。2017年,他提出公司經營模式從高負債、高槓杆、高週轉、低成本的“三高一低”向低負債、低槓桿、低成本、高週轉的“三低一高”模式轉變。

雖然2017年淨利激增至370億元,但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幾個茶壺幾個蓋只有許老闆心裡最清楚,降槓桿勢在必行。

2018年,中興事件不斷髮酵,給國家的高科技產業敲響了警鐘。恆大的戰略再次改變:逐漸形成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以高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產業格局。一個地產企業的百年老店夢,要靠高科技來實現了。

2018年4月9日,恆大集團與中國科學院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恆大將在未來十年投入1000億元,與中科院在生命科學、航空航天、集成電路、量子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機器人、現代科技農業等重點領域共同打造三大科研基地,正式進軍高科技產業。仔細研究這8個領域,會發現基本都是《中國製造2025》重點發展的領域。

但是別忘了,恆大曾經在快消、農業領域也說過投資1000億的宏偉計劃。如今快消賣了,農業也加上了高科技三個字重新掛牌。而眾多需要發展的高科技領域,1000億夠不夠暫且不說,見效時間慢就很不對許老闆的口味。

於是,2018年6月25日,恆大健康宣佈以67.46億港元收購賈躍亭的FF 45%的股權。

蔚來和汽車之家的李想曾經說過:“FF是臺真正的好車。”按照官方公佈的指標,FF在動力系統、車輛平臺、自動駕駛等方面已經全面領先行業標準。且不說信用破產的賈會計說的多少是真話,至少這是個能跑能動的新能源車,比白手起家強多了。

按照對賭協議,年底如果FF無法量產,賈躍亭的投票權也將被恆大剝奪。下週一直回不了國的賈會計對此倒是信心十足。而許家印,也許真的要拿到他突破邊界的第一個果實了。

尾聲

即將赴港IPO的王興說:“美團沒有邊界。”因為在offline一端的消費者賦予了王興無限的想象力。那恆大的邊界到底在哪裡呢?

隨著“房住不炒”政策的深入貫徹實施,2018年6月25日,國開行例行公事地回覆有關“棚改項目合同簽訂審批權回收總行,全國一刀切”的市場傳聞。對於熟悉外交辭令和國內政治的人來說,棚改貨幣化就要中止了。

這對於地產行業來說猶如當頭一棒,要知道2016年貨幣化安置資金佔全國房地產銷售額的16%。而對於深耕二三線的恆大來說,影響更甚。比起十年前,許家印表面春風得意,實則更加焦慮。

邊界劃定了自我擴展的疆土,但又是不能跨越的界限。有“我們自己賺的錢,愛往哪投就往哪投”的王首富的前車之鑑,許家印更會靠著自己的敏銳嗅覺,主動地沿著政策的春風,小心拓展自己的邊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