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陽信通大股東首嘗“槓桿增持”

#Schart#value=1value=600289value=1value=億陽信通/#Echart#

億陽信通(行情600289,諮詢)大股東億陽集團實施增持,這一行動是通過發起信託計劃向券商融資的方式進行買入,5000萬元“本金”獲得的融資達到1.5億元。如今市場上散戶“加槓桿”操作並不稀奇,但這種大股東“加槓桿”增持還極為少見

億陽信通先後涉足智慧交通、信息安全、手遊、新能源車充電設備、物聯網、雲計算、移動支付等等熱門領域,大股東堅定看好並不惜“追高”可以理解,但其向券商融資放大四倍資金槓桿增持的做法,卻為資本市場所罕見。

億陽信通今日公告,宣佈了大股東億陽集團的增持行動。而值得關注的是,上述買入行為並非大股東直接增持,而是通過發起信託計劃,向券商融資的方式進行買入,5000萬元的“本金”獲得的融資達到1.5億元。據披露,億陽集團已於14日完成增持。儘管如今市場情況下,散戶“加槓桿”操作並不稀奇,但是這種大股東“加槓桿”增持還是極為少見。

具體而言,億陽集團以自籌資金合計5000萬元認購國民信託有限公司成立的國信·億陽收益互換交易事務型單一資金信託,並委託上述“國信·億陽信託”通過與國信證券(行情002736,諮詢)簽訂的收益互換合同進行專業化投資管理,由國信證券通過二級市場買入處於公開交易中的公司股票。

股票收益互換交易中,國信證券提供融資資金1.5億元並收取該筆融資的固定收益,同時在交易期限內,支付所持有的公司股票(以實際持有的股數為準)的浮動收益;而上述信託計劃則支付計劃所融1.5億元的固定收益,同時收取上述股份的浮動收益,交易期限為一年。固定收益按半年度支付,浮動收益在交易到期日或提前終止日按淨額結算。該收益互換所掛鉤的唯一標的,即億陽信通在二級市場上處於公開交易中的股票。

據公告披露,今年4月14日,“國信·億陽信託”與國信證券完成收益互換交易,在二級市場交易系統增持公司股份1171.70 萬股,合計佔總股本比例2.06%,平均增持價格為17.08元每股。增持完成後,億陽集團持有億陽信通14311.41 萬股,佔億陽信通總股本的比例為由23.16%上升至25.22%。而初步計算,上述增持耗資金逾2億元,意味著億陽集團的5000萬元本金和融資額度1.5億元投入完畢。

億陽集團同時表示,在“國信·億陽信託”存續期間,對於通過上述計劃投資的公司股票所擁有的表決權予以放棄。集團同時稱,不排除自本次增持之日起12 個月內,繼續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或其他方式)增持上市公司股份。

億陽信通的大股東的“自信”來源於何處?今年1月以來至昨日收盤,公司股價上漲超過70%,按照公司17.08元的每股的增持成本看,正處於公司股價高位。以昨日收盤價16.94元計算,增持已有浮虧。

且4月1日,億陽信通發佈了一份業績並不出彩的年報。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1.7億、淨利潤9787萬元,分別增長5%和16%,每股收益0.17元。在年報中,公司提出2015年將“大力發展增值業務、優勢產品行業拓展、合作共贏開拓國際、收購兼併增加贏利”。年報中也提到,公司已將業務已成熟的各種行業應用整合到“智慧城市”的整體方案中,並加大投資力度,通過兼併收購方式積極拓展,擴大公司在智慧城市業務的整體規模和盈利能力。

另外,公司管理團隊也發生變化。4月8日,公司副總裁凌雲辭職,同時公司聘任楊陽、楊劍天擔任副總裁。楊陽在出任副總之前,任上市公司深圳公司總經理、公司總裁助理職務,公告稱其具有豐富的智能交通行業市場營銷及項目管理經驗,而楊劍天先後在Motorola公司、IBM公司、德意志銀行、諾基亞(中國)和軟通動力等公司任職。其中2008年到2010年間擔任絡基軟件有限公司總裁,是創始合夥人之一,從事電信行業的軟件開發及外包服務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軟件架構、技術方案開發及企業管理實踐經驗。

除億陽信通外,此前A股市場絕大部分融資增持案例皆是上市公司董監高人員或員工持股計劃所為。近期唯一出現實際控制人方面融資增持的是齊心集團(行情002301,諮詢),該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陳欽鵬於去年12月4日至16日通過個人賬戶及“南華期貨長贏12號資產管理計劃”託管賬戶,以競價及融資交易方式合計增持公司股份379.32萬股。不過,這一融資增持應屬融資融券範疇,其槓桿比例遠低於此次億陽集團對億陽信通的融資增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