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司法拍賣的房子要避開風險 四點緊記!

相信大家在看新聞的時候一定看到過某某地方的某某人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購買了司法拍賣的房子。一般法院拍賣的房產大多是一些人抵押或沒收的房產,最終成交價也會低於市場價格,而且不限購,能過戶,所以成為了很多人“淘房”的途徑之一。現在上網能瀏覽到全國各地的拍賣信息。不過,先別急著去“撿漏”,買司法拍賣的房子前,風險一定要先了解透徹。

買司法拍賣的房子要避開風險 四點緊記!

一、瞭解房屋原業主的身份背景

一般被抵押或沒收房屋的,是因為債務人無法履行到期債務,導致被債權人起訴、查封抵押房產,最終被法院強制執行拍賣,很多一部分是由於投資失敗,資金鍊斷鏈或者沾染高利貸跑路的,如果是普通做買賣失敗,人品尚可還行,如果是遇到像上面新聞中那樣的流氓房主,可能會返回來鬧事、找麻煩,就後患無窮了。

所以,購房者在購買司法拍賣的房屋時候,一定要想辦法打聽清楚房屋來源,認真研讀、核實拍賣公告,理性決策。

二、實地看房,租賃及被佔有的房子要當心

司法拍賣的房子想看房可沒那麼方便,購房者不去實地考察看房,很可能遇到存在建築瑕疵的房產,而法院對房子的瑕疵是不擔責的。去看看,也能瞭解到這個買賣的房子是不是存在對外出租了或者是被佔有的情況。

法律上有一說叫做買賣不破租賃,也就是說這個房子買賣是不影響租賃合約的,如果房子,特別是商鋪之類的,原房主租給了別人居住或者做生意,你是沒有權利趕走租房的人的,只能等合約到期或者賠付對方違約金才可以。如果遇上那種租給品牌店鋪和酒店式公寓之類的10年、20年的長期租戶,那交接、騰退處理起來都很複雜,成本也特別高。

三、確認房產的屬性

這個毋庸置疑了,購房者在買司法拍賣的房產時候要查清楚房子的屬性了,這裡面主要包括土地的出讓性質、使用年限、有沒有辦理過不動產證、稅費繳納有沒有拖欠等。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法院拍賣財產時報出的拍賣價,通常只是“裸價”,參拍者如果舉牌競得,除了要一次性全額向法院支付銷售款外,還要承擔一些隱性費用,比如被拍賣房子的名下還有拖欠的物業費、水電費等,也需競拍人一併承擔的。

四、明確房產的產權共有情況

司法拍賣的房源都是有債務問題沒有離清的,購房者買的時候就要注意這個是個人所有、夫妻共同所有,因為可能涉及房產交割時候存在異議。另外還要謹防房產涉及一房多債主,這邊拍賣了,那邊還有別的債權人不斷過來要債,住著也會糾紛不斷。

假設以上四點都沒有問題,並最終通過司法拍賣成功買到了房子,就要儘快辦理過戶手續了,那麼法院拍賣的房子怎麼過戶?

1、確認法院是否解除了對該房產的查封;

2、材料準備好,用書面方式寄給有關部門;

3、當事人自願履行判決或裁定的,由當事人共同到登記機關辦理過戶登記;當事人一方不願履行判決、裁定義務的,由銀行向法院提出強制執行申請,登記機關根據法院的強制過戶的判決或裁定、協助執行通知書辦理過戶;

4、可讓法院出面協調建設局和國體資源局的關係,依法辦理房產過戶手續,取得房產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