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誠信國際:開年首月外貿回暖,可持續性仍需觀察——1月外貿數據點評

中誠信國際:開年首月外貿回暖,可持續性仍需觀察——1月外貿數據點評

2019年2月15日,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誠信國際)發佈了2019年1月外貿數據點評,主要觀點如下:

外貿短期回暖,出口大幅回升,進口同比降幅收窄。進出口總值3959.8億美元,同比上漲4.0%,增速較上月由負轉正,回升9.8個百分點,進出口額的回升主要是由於出口額的大幅回升所帶動的。其中,出口2175.7億美元,同比上升9.1%,同樣由負轉正,大幅回升13.5個百分點;進口1784.1億美元,同比下降1.5%,雖然同比仍保持負增長態勢,但降幅較上月收窄6.1個百分點。貿易順差391.6億美元,較上月減少178.96億美元。

“春節效應”或是出口回暖主因,能否持續仍需觀察。1月份出口2175.7億美元,同比上升9.1%,較上月回升13.5個百分點。對主要出口區域的出口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回暖,分國別來看,1月當月對美出口同比下降2.77%,較上月降幅收窄0.77個百分點;對歐盟、日本出口額同比增速為14.49%和5.64%,分別較上月回升14.82和6.67個百分點,對歐盟出口的大幅回升是1月份帶動出口的主要力量;對東盟出口額同比增速為11.5%,較上月回升7.16個百分點;對新興經濟體出口回升顯著,對印度、巴西和南非出口同比增速分別為10.27%、11.23%和13.78%,較上月分別回升12.2、15.81和24.98個百分點;此外,對中國香港出口同比增速由12月份的-25.97%大幅回升至2.55%,止住連續兩個月大幅下滑趨勢,上升28.52個百分點,通過香港進行的轉口貿易有所改善。由於1月份進出口受春節因素干擾較大,還不能判斷進出口在未來有所好轉。因為我國的農曆新年一般出現於在1月底和2月初,從過去來看,這兩個月的波動均較大;今年我國的農曆新年在2月初,受此影響,一月份降低國內庫存以及提前出口的趨勢導致出口意願增強。從後續來看,美國製造業PMI與國內出口PMI均有所回升,同時隨著中美衝突的緩解,“搶出口”效應消退,中美貿易未來或將繼續改善,這將對出口形成一定支撐。但日歐以及摩根全球PMI均持續回落,全球經濟復甦繼續放緩,後續出口壓力仍存,出口是否在根本上有所改善還需觀察。

受春節因素影響進口降幅收窄,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存背景下依然承壓。1月份進口1784.1億美元,同比下降1.5%,環比增長8.66%。其中,對美進口額仍延續下滑趨勢,為92.42億美元,是2016年3月以來的最低值,同比下降41.2個百分點,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仍存;對日、韓以及東盟國家進口同比下滑分別為1.3%、11.8%和7.1%,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與日韓以及東南亞各國的“春節效應”有關;對歐盟進口額為258.73億美元,同比上升8.2%。從主要進口產品來看,原油、鐵礦砂及其精礦、高新技術產品等主要進口產品金額均有所下滑,但由於原油價格低位運行,使得原油進口額在原油進口量同比上升的情況下同比下滑。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落實對美承諾,1月份進口大豆金額和數量雖然同比分別下滑6.6和13個百分點,但是較12月份回升30.21和28.95個百分點,未來對美進口或將繼續修復。但是,目前國內PMI以及PMI進口指數都有所回暖,但仍處於枯榮線以下,國內需求仍較為低迷,後續進口回暖態勢或難以持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