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UZI、Faker等人的ID注册了商标?

听说过"姚明"商标被抢注的,听说过"刘德华"商标被抢注的,也听说过"莫言"商标被抢注的,但乍听到知名电子竞技选手ID也被人抢注了商标,让我这个资深游戏玩家瞠目结舌。

谁把UZI、Faker等人的ID注册了商标?

电子竞技的受众已经丝毫不亚于传统体育赛事,以英雄联盟为例,刚过去的MSI季中赛决赛,观赛人数超过1亿人次!庞大的玩家基数,导致游戏明星选手的知名度几乎可以与国乒、NBA等的明星相媲美。

一般情况下,选手的游戏ID(游戏名)会贯穿自己的职业生涯,如WAR3选手SKY、英雄联盟选手微笑(weixiao)等,从出道至退役都是一个ID,现役顶级选手Faker、UZI等,也未改过ID。从玩家角度看,顶级选手的游戏ID与这些选手是一一对应的,游戏ID的知名度甚至远高于选手的本名。在这个背景下,知名选手游戏ID就具有了非常高的商标价值,试想,如果有一款鼠标产品上面加入印上了"UZI"的标记,那对于熟悉UZI的玩家来说,这款鼠标的购买优先级就很高了,网咖、外设、周边等其他相关商品或服务同理。

1、检索情况

笔者检索了英雄联盟在我国最具人气的几位国内外现役或退役选手,他们是Faker、UZI 、clearlove、若风等。

谁把UZI、Faker等人的ID注册了商标?

(SKT T1 FAKER ,SKT中单,三冠王,英雄联盟毫无争议的第一人,粉丝称"蜗壳")

谁把UZI、Faker等人的ID注册了商标?

(RNG战队ADC,两届全球总决赛亚军,MSI冠军!享有全球声誉,粉丝称"狂小狗"或"小狗")

谁把UZI、Faker等人的ID注册了商标?

(EDG打野选手,MSI冠军,5次LPL冠军,对中国赛区保持长久统治力,人称"厂长",他曾"微改"过游戏ID)

谁把UZI、Faker等人的ID注册了商标?

(前WE中单,WE是中国首个具有世界统治力的英雄联盟战队,在老一批玩家心目中有无可取代的地位,中文游戏名"若风",英文"Misaya")

除此之外,还检索了PDD、Gogoing、五五开等有一定影响力的退役选手。

2、商标注册基本信息

总体来说,相关商标数量较多,以上选手游戏名称商标注册数量差异较大,但或多或少都有注册,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情形。

(1)在选手成名之前注册的商标。该类商标注册在先,选手成名在后,因此注册人不具有任何攀附意图,因此排除在抢注情形之外。

如:

谁把UZI、Faker等人的ID注册了商标?

该图标申请于2009年7月10日,远早于uzi选手开始游戏的时间。

(2)选手或选手亲属注册的商标。该类商标由选手直系亲属注册,推定具有合理性。

谁把UZI、Faker等人的ID注册了商标?

该图表系uzi亲属简某某注册。

(3)由选手所在公司或关联公司注册。

该类注册行为系选手授意的注册行为,具有合理性,体现了选手商业布局的方向。

如东莞市自豪电竞科技有限公司(uzi旗下公司)将"uzi"商标注册在9类和28类商品上。

谁把UZI、Faker等人的ID注册了商标?

若风则通过上海隆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将"若风MISAYA"商标注册在9类、25类、29类、30类商品上(分别对应外设、服装、零食、饼干,联系到若风开的淘宝店,容易理解)。

谁把UZI、Faker等人的ID注册了商标?

(4)与选手无关的申请人申请注册。由于以上选手的ID属于臆造词汇或较为生僻的词汇,非当事人对此难以有合理解释,且注册类别与选手从事职业相关,该类行为可以推定为抢注。

如:

谁把UZI、Faker等人的ID注册了商标?

"faker"注册在9类电子设备、计算机外设等商品上

谁把UZI、Faker等人的ID注册了商标?

"厂长clearlove"注册在3类化妆品上。

3、商标注册深度分析

首先,抢注是肯定存在的。如"uzi"注册在42类网络服务上,"faker"注册在9类电子设备、计算机外设等商品上,"厂长clearlove"注册在3类化妆品上,"卢本伟"被注册在35类替他人推销上。

其次,选手游戏名本身的显著性问题。像Faker、uzi、misaya都属于生僻词汇乃至臆造词汇,固有显著性较高,但是有些知名选手,他们的ID比较常见,像知名中单COOL(无状态)、知名上单CAOMEI(草莓)、知名射手WEIXIAO(微笑),他们的游戏名实在是……有点普通,至少在注册商标这方面,抢注情况就没那么明显。

4、一些想法

电子竞技产业日渐成熟,相关产业的产业总值惊人,专业俱乐部也财力雄厚,但为何对选手游戏ID抢注这一问题没有采取措施,放任自流呢?

究其原因,最关键问题在于知识产权意识不够,缺乏长远眼光,我国电子竞技俱乐部一直在跟电子竞技最发达的韩国赛区学习,学习战术体系、人才培养,但是对知识产权这一隐形财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他们更重视金额更大的选手直播分成这类事项。

如何有效遏制抢注选手ID商标这类行为呢?笔者有两点粗浅想法。

第一、游戏俱乐部重视知识产权运营监管,与有经验的知识产权团队合作,长期观察选手知识产权权利申请、登记、侵权等情况,一旦发现权利被侵害情形,及时维权。

第二、对抢注、侵权等情节恶劣的,及时以诉讼手段反击,目前此类诉讼尚未出现,一旦出现,将对抢注、侵权等行为产生积极有力的震慑效应。

最后,RNG牛逼,UZI牛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