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理財從收壓歲錢開始培養~

盼望著,盼望著,年快到了,紅包也要來了!

新春佳節,給孩子派發壓歲錢,是我國千百年來一直沿襲的傳統習俗。"恭喜發財,紅包拿來!"伴隨著孩子清脆討喜的拜年聲,長輩們便會掏出早已準備好的紅包。

在大人們紛紛感嘆春節變"春劫"之際,最歡喜的莫過於還在享受壓歲錢待遇的孩子們。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壓歲錢也呈現出水漲船高之勢,許多孩子一躍成為了"小富翁",壓歲錢過千,過萬的也不鮮見。

兒童理財從收壓歲錢開始培養~

那麼,如何處理孩子的壓歲錢呢?

是讓孩子自己支配?還是讓孩子上交充公呢?

如果自由支配,有些孩子尚不成熟,可能會不加節制;而如果上交父母,有些孩子就不願意了;父母應該如何做到讓孩子自願上交,又不產生矛盾呢?

這些,可能都是讓爸爸媽媽們頭疼的問題!

其實,處理壓歲錢的過程,不僅僅是一次親子溝通交談的機會,還是一個讓孩子開始接觸理財的大好機會!

科學研究證實,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表現出明顯的自我獨立意識,並要求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認可。7、8歲的孩子已經具有了簡單推理和分析能力。進入12歲以後,這些能力就發展成為決策力並指引其行動,做父母的總不能永遠用一句“我幫你存起來”打發不再年幼的孩子。

早做籌劃的父母,應該面對這些現實,在孩子年幼時就培養其理財能力,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1、儘早培養理財意識

我們的九年義務教育中並沒有“理財”這門課,但人的一生卻脫離不了“財”。讓孩子儘早理解“財”的概念,理解買與賣的關係,能夠幫助孩子較早形成理財意識。

家長可以讓孩子認識錢幣面額大小,體會用錢交換物品的感受,有意識地計算用10元購買6.5元商品應有多少找零。

不必擔心孩子們不能理解,他們對數字的敏感度和計算能力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

兒童理財從收壓歲錢開始培養~

2、讓孩子理解金錢的感覺

有時孩子們並不理解金錢的多寡,比如上一堂40分鐘的鋼琴課是300元,孩子未必理解這意味著什麼。

因此,家長可以在其他消費的過程中購買價值300元的食物或生活用品時,告知孩子,這些東西與一堂鋼琴課的價值相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理解金錢的實際購買力。

3、帶上孩子一起去存錢

一般處於幼兒階段的孩子還不會有金錢意識,這時家長可以先幫其把壓歲錢存起來。

但當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家長就應該要和孩子商量,可以先問孩子打算如何處理這筆錢,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並且給予一些指導。這會讓他覺得自己長大了,父母願意和他討論大人的事了。如果孩子選擇存起來,家長就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銀行開戶,讓孩子瞭解"銀行"和"儲蓄"是什麼。如果孩子想要買東西,家長就可趁機帶孩子去商場或超市,引導孩子認識"價格"以及"價格比較"這些知識。

4、讓孩子懂得"必需"和"想要"

當孩子上了三四年級時,對金錢的意識就會慢慢變濃,而且會想要買一些大件、昂貴的東西。這時在壓歲錢的使用上,家長應該引導兩個概念"必要的"和"想要的"。

如當孩子要買東西時,先讓他做一個列表,引導他思考哪些東西必須要買,哪些東西可以以後再買,這能讓孩子學會對金錢的使用有度。在這個過程中,還要讓孩子明白"延遲消費",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

兒童理財從收壓歲錢開始培養~

5、將金錢和孩子的成長聯繫起來

當孩子再大些,快要上初中時,建議父母引導孩子把壓歲錢存起來,作為孩子以後的暑期旅遊、興趣班等未來活動的資金。這樣,孩子就可以把金錢和自己的成長、夢想聯繫起來。這也是鍛鍊孩子自控能力和責任感很重要的一部分。

6、讓孩子學會"儲蓄"和"計劃"

當孩子對金錢有了正確的認知之後,父母就應該慢慢培養孩子的自動儲蓄意識,教會孩子在花錢時,能夠學會計劃,並且按照計劃來實施。這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將壓歲錢分成不同的部分,至於如何分配,如何使用,讓孩子自己來決定。

溫馨提示:現在很多的“月光族”都是因為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因此為了自己的孩子不成為月光族,教授孩子一些好的理財知識是教育的一等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