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這種勢力,如果不防範,肯定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太子接連起來造反的例子,或是把皇帝逼得進退失據的例子,實在太多了。漢武帝的太子起兵造反,被李世民廢了;唐明皇的太子(李瑛)被猜忌,被唐明皇殺了;後來唐肅宗還是把唐明皇逼成了太上皇。再早期,蕭賾把蕭道成逼得進退失據;石虎兩個太子先後陰謀造反,被石虎殺了;劉義隆的太子殺了劉義隆;孫權的太子被猜忌,於是被廢。

太子的這種勢力,如果不防範,肯定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太子這種勢力,如果不防範,肯定是一種巨大的威脅。因為你得到老皇帝的信任,只是買到了前半場的前途;得到新皇帝的信任,才可以買到後半場的前途(從大概率上說);如果皇帝沒有防範措施,願意買後半場前途的人,肯定多的去了。我沒說李世民沒幹涉修史,但他的干涉卻是讓真相更明朗化,雖然定下了"我是對的"這個基調。

太子的這種勢力,如果不防範,肯定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李元吉在傳統史書上沒幹過一件漂亮事?舊唐書至少還記載他打敗了王世充,到了資治通鑑就寫他戰不利了。丟了太原那麼丟臉的事,至少他擊退過劉武周進攻還是見於史書的。看到答主認為李元吉只比李世民低一級我覺得……反正我是官職盲。雖然即使結合《創業注》也無法把他們拔高到和李世民差不多水平。

太子的這種勢力,如果不防範,肯定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太子可以威脅皇帝的前提是:太子當時已出來主持軍政事務,而且曾獨當一面的主持過某些重大事務;更主要的是,他們有自己的強大的私人班底。我不知道,劉禪、朱標符合哪個條件?在宋明清時代,因為官僚政治高度成熟。在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安史之亂前),皇帝通常都需要給太子這種權力的。劉禪是個另類,劉禪當皇帝時才17歲,劉禪能不能走上皇位,主要看劉備布的局是不是可靠?

太子的這種勢力,如果不防範,肯定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單從能力、實力而言,劉禪是沒有機會的,所以劉備與劉禪之間不存在什麼矛盾。這是因為生產力發展的結果。這種權力格局消失的基礎,是豪門貴族漸漸成為歷史。只要豪門貴族在政治舞臺上擁有巨大的影響力,皇帝就只能玩這種危險的平衡。豪門貴族勢力巨大,如果皇帝不擴張皇族的勢力,那皇族就會被其它強勢家族和平演變的;如果擴張皇族的力量,就必須得加強太子的權力,否則皇族勢力強大,太子勢力衰弱,老皇帝死後,小皇帝能不能活下去都是問題。

太子的這種勢力,如果不防範,肯定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問題是,如果太子勢力大了,老皇帝就有可能得提前退休。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佈局過程。所以從三國開始,皇族內訌一直是經常上演的劇目,於是被廢被殺的皇帝數不勝數,帝國滅亡如同走馬燈一樣;這一切直到唐玄宗時代才算結束。從此皇族內訌總算變得若隱若現了,但是軍人失控了。總的來說,它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在交通、媒介有限時,在一個廣闊的國土上,皇帝很難構建起真正的中央集權制,從而只能與豪門貴族共有天下。

太子的這種勢力,如果不防範,肯定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而這種結果,就是皇族必須得不斷擴大自己的力量,否則隨時可能被其它家族和平演變。突然有個想法,如果給唐太宗隋文帝康熙這樣的強勢皇帝當太子,應該怎樣保住自己的地位呢?前提在自己已經有兒子的情況下。可以故意把自己的腿給摔瘸。然後主動上書皇帝說自己腿瘸了,皇帝就不用擔心搶奪自己的位置,而且也不用擔心皇太孫年輕壓不住場子(避免出現建文帝),畢竟他父親是前太子,還健在,可以幫皇太孫鎮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