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讓鎮江旅遊綻放新魅力

沿著西津渡五十三坡拾級而上,一家和鎮江博物館建築風格相似的文創店就進入了遊客視線,這就是春節之前剛剛建成開業的鎮江博物館“文創小歇”。依託西津渡景區和鎮江博物館的客流,這裡成為今年春節期間來鎮遊客的一個“打卡點”。

“春節這段時間,到店遊客還是很多的,文創產品的銷售情況也不錯,不少遊客將這裡當成一個流連歇腳的場所,同時在這裡挑選一些喜歡的旅遊紀念品。”店內的銷售人員馬女士說。

“不管到哪裡去玩,我都喜歡買文創產品,那些設計精緻實用,價格也適中的文創產品無疑是很好的旅遊紀念品。”市民楊女士說,寒假即將結束,當天她帶著孩子到西津渡遊玩,發現了這樣一家精緻的文創產品店,忍不住買了好幾樣東西,“買過故宮的文創產品,買過南博的文創產品,今天終於買到咱們鎮江博物館的文創產品了。”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和旅遊關聯性強、滲透性高,具有天然的內在聯繫和融合發展優勢。在我市,文旅融合的探索一直存在。節前,鎮江市推進文化旅遊系統改革,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史上翻開了重要一頁——鎮江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掛牌成立。

近年來,隨著年輕人對人文景觀偏愛有加,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和科技館等越來越受寵。2019年春節期間,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對全國60個樣本城市開展的《中國城鄉居民出遊意願調查》,春節期間,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和科技館、歷史文化街區的遊客比例分別達40.5%、44.2%、40.6%和18.4%,觀看各類文化演出的遊客達到34.8%。

在這樣的趨勢下,我市文化場所也開始主動“+旅遊”,把文物、非遺、演藝、文創等文化資源變成旅遊資源,把文化產品變成旅遊產品,大大拓展了旅遊業發展空間。

選址西津渡的“文創小歇”是“文化+旅遊”的另一種嘗試。據瞭解,2017年,鎮江博物館等5家單位入選首批省級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試點單位,為深入開展試點工作,在鎮江市文廣旅局統籌指導下,鎮江博物館積極轉變產品開發模式,與弈文創平臺達成合作,建立了授權和代銷的合作形式,打造鎮江博物館“文創小歇”。鎮江博物館“文創小歇”店面設計參照英國領事館舊址建築風格,與西津渡景區融為一體,首次推出文創產品約700件,在讓博物館文物“活起來”的同時,也可以讓遊客把鎮江的歷史文化帶回家,成為春節期間的“新晉網紅”也就不足為奇了。

除了“文創小歇”,今年春節期間,在完成硬裝的西津渡二樓南書房舉辦的“看得見風景的書房”藝術書畫展也吸引了不少喜歡書畫藝術的市民遊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