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馬雲和雷軍同時投資的唯一一家寧波企業,這位85後CEO……

這可能是馬雲和雷軍同時投資的唯一一家寧波企業,這位85後CEO……

『 人物身份 』

寧波海上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葉寧

“敘述是我的弱項,我不是很有故事的。”

寧波人物的好友,海上鮮公司CEO葉寧,85後。

一位神秘、沉默而又可怕的CEO。

沒錯,用詞很驚悚。

在寧波,互聯網創業,自帶難度加成,能活下來,玩出實在的模式實屬不易。

2017年,海上鮮公司拿到了雷軍的順為資本領投的7000萬B輪融資,2018年又拿到了上市公司卓爾控股領投的2億C輪融資。

這可能是馬雲和雷軍同時投資的唯一一家寧波企業,這位85後CEO……

(寧波海上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全文簡稱海上鮮公司)

在寧波,互聯網創業很務實,比如燒錢,比如到了一定規模後依然在“戰略型虧損”,這個才驚悚。海上鮮公司很穩很務實,營收、盈利數據相當不錯。

兩年後,他要衝擊上市,正版IPO,不是新三板那種掛牌。

許多特大級別成功之後的人會顧忌良多,於是就講些假大空的話,我們倒不如從已經成功到一定級別後,在攀登更高峰的未來成功人物的身上窺視一些東西。

而且,大家的起點總是差不多的,畢竟都沒有含著金鑰匙出生。

- 1 -

較勁

葉寧白髮長得比較早,因為少年時期就長期熬夜,只為了較勁。

從小個子不高,頑皮,也會從打架來凸顯男子氣概,結果被老師安排坐最後一排,小隊長中隊長標誌上了撤,撤了又上。

“我肯定不算很聰明的那種人,但只要一設定目標就會努力去完成。”

這可能是馬雲和雷軍同時投資的唯一一家寧波企業,這位85後CEO……

初中時,葉寧就和同學們拼學習成績,盲目較勁,長期熬夜的習慣從那時就養成,學習到十一二點。

高中考入餘姚最好的餘姚一中,葉寧和兩個同學較勁,一個做事情很認真,一板一眼,保質保量,每道題目都要弄懂,另一個則是知識面廣,課外涉獵很多,政治、軍事等都知曉。

“高中時總有很多人成績跟不上了,我持續力較強,一直保持在班級前五。”

高考發揮失常,志願填報又失誤,結果一本的分數卻去了二本的學校。

因此目標非常明確,出國,提前畢業,然後創業!

大三作為交換生去了德國,國外兩年把三年半的課程都讀完了,留學生裡似乎是第一個。一共四年,本碩全部搞定。

- 2 -

第一個坑與第一個桶金

“小時候想當科學家,成熟了之後就想當企業家,大學期間受商業資訊和書籍影響,確定了自己要走創業道路。”

提前畢業就是為了早點創業。讀研最後一年,葉寧回國參加一個親友的婚禮,和一個伴郎聊天時發現對方有一些客戶資源,葉寧抓住了這個利潤尚可的商業機會:自己在德國負責找貨源,國內進口,產品是廢舊塑料,國內這些客戶恰好需要這些貨物。

這可能是馬雲和雷軍同時投資的唯一一家寧波企業,這位85後CEO……

一旦設定目標,就全力執行。

風風火火開張,順利走了幾筆貨,可惜,飛來橫禍。

“2010年世界盃,別人都在開心地看球,而我在頹廢中。”

被不誠信的老外騙走50萬貨款能好受嗎?

商場險惡。50萬債務對於20出頭的普通年輕人來說是巨大的壓力。葉寧扛了下來,沒有和家裡說,打算用兩年時間打工來還債!

痛定思痛後的他,向同學借了20萬,再出發。吸取了教訓的葉寧繼續了進出口生意,一個月一個櫃,兩個櫃……甬商曆來勤奮而又聰明,80後也不例外,葉寧5個月就還清了債務!

三四年間,由小做到一定規模,葉寧也積累了一定的財富。

政策限制,市場規模有限,導致原來的生意在葉寧看來是個日薄西山的行業了,而且以單純賺錢為目的,沒有太多的人生滿足感。

對葉寧來講,做企業,做個高大上的產品,能做個有意義商業模式的企業,做個上市企業才有滿足感!

轉型吧!

- 3 -

投100萬直接幹

2014年,全國雙創點燃。葉寧按捺不住了,到處參加各種活動,學習互聯網思維,隱隱覺得要搞點高大上的產品。

發現幾個同學正在搞北斗(中國自行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相關的研究,葉寧直覺判定有戲,也不搞什麼調研了。直接投了100萬,召集了幾個小夥伴秘密研發。

葉寧只想搞出點東西來。做一款海上QQ的產品,海上鮮的最早期雛形,幫助漁民在海上與家人通信。

產品出來了,學習了互聯網思維,葉寧到處跑路演,學別人搞融資,半年,無果。

畢竟在寧波,和北上廣的創業環境不一樣。

這可能是馬雲和雷軍同時投資的唯一一家寧波企業,這位85後CEO……

- 4 -

天時、地理、人和

2015年初,正逢奉化需要引入新興產業。

海上鮮公司入駐奉化的創業園區,並拿到了當地創投基金500萬的天使投資,從此開始了加速度發展的通道。

用官方語言來描述海上鮮公司就是:國內領先的基於“北斗+互聯網+漁業”的一站式漁業綜合服務平臺。意在通過結合新時代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技術,整合行業優勢資源,充分貫徹服務理念,提供海上Wi-Fi通信服務,海鮮撮合交易服務。

用寧波人物的大白話來描述海上鮮公司就是:海上漁船出海捕魚一去十天半個月,海上是沒有網絡信號的(坐過郵輪的話就知道,網絡是專用的,每天連接網絡的價格不便宜),斷網對於漁民們來說是很痛苦的,海上鮮公司的芯片最初就是幫助海上漁船接上網。

捕魚後離到岸也要好幾天,一般是到岸後才進行海鮮買賣,但是海上鮮公司幫助聯網後,又開發了一個海上鮮APP,一個海鮮B2B交易平臺,漁民捕魚完發佈供應,直接在海上鮮B2B市場賣了,到岸直接交貨,極大提高效率。

這可能是馬雲和雷軍同時投資的唯一一家寧波企業,這位85後CEO……

海上鮮怎麼賺錢?B2B經典模式的佣金,服務費等,以及創新的金融服務如海鮮質押等都可以賺錢。

市場大嗎?海鮮市場保守估計在一萬億以上吧……

還能怎麼玩?雲計算,大數據甚至可以溯源的區塊鏈都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後期還可以搞漁業同盟?買漁船?建港口碼頭?……畢竟海鮮市場的源頭信息和數據都在這裡。

- 5 -

發展

海上鮮公司的發展歷程僅做簡單羅列:

2015年,融資500萬,B2B交易平臺上線,APP上線。

2016年,獲北斗星通集團領投的數千萬A輪投資,大數據系統上線。

2017年,獲雷軍順為資本領投的7000萬B輪投資,被博鰲論壇授予中國(行業)創新品牌,獲浙江省首屆電子商務創業創新大賽一等獎。

2018年,獲上市公司領投的2億C輪投資,入選中國B2B企業百強榜,獲批工信部物聯網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項目,入選2018中國準獨角獸50強。

這可能是馬雲和雷軍同時投資的唯一一家寧波企業,這位85後CEO……

- 6 -

不同的角度

官方信息華麗是一回事情,海上鮮公司被報道太多了,寧波人物呈現一些不同角度的內容。

關於融資

“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如果確定這一輪要拿到融資,就像大考一樣,必須拿下!全公司上下,團隊、股東、外界都盯著你,在一般三到六個月時間裡,衝鋒,有時數據也就那樣,但是必須得上,總之,必須拿下!”

關於毛澤東

葉寧是寧波市黨代表,辦公室桌上放了毛澤東像,平日也讀毛選和毛澤東語錄,這個年紀的青年人裡,算是有些“另類”。

“知青上山下鄉,血色浪漫那些影視劇我也會看。”

“毛主席的智慧,以及黨管理的方式,對我影響很大。”

“我在公司管理以及開會時,就會借鑑其中思維。”

這可能是馬雲和雷軍同時投資的唯一一家寧波企業,這位85後CEO……

關於雷軍

“見過兩次,每次聊的時間都不長,但是雷軍的格局很大,看問題一針見血。”

“雷軍的投資不對賭,用人不疑,給予被投資企業充分信任,不像有的投資機構,恨不得多加幾條對賭條款上去。”

關於團隊合作

“我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以上。很多員工進來,發現八小時之外還有任務,難以理解。現在,很多都理解了。”

這可能是馬雲和雷軍同時投資的唯一一家寧波企業,這位85後CEO……

關於成就感

“其實融資成功了也就一天兩天的喜悅。”

“給團隊,給股東帶來回報,能把原來就兩三個人規模搞到一百多號人,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本人性格內向,又不是互聯網行業出身,能搞到現在這樣規模,也是挺有成就感的。”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海鮮生意。”

葉寧提出的公司願景slogan也很實在,四年了,一直未變。

互聯網,海鮮。如此和寧波高度搭邊的互聯網產業,確實少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