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範文|2018國考副省級考試申論真題《探尋“想象力”之源》

申論範文|2018國考副省級考試申論真題《探尋“想象力”之源》

最近各種考試公告消息,同學們是不是都覺得很刺激呢,省考聯考將要到來,學院君為大家準備了申論材料:2018年國考副省級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範文,供大家借鑑學習~

【2018年·國考·副省級】

請深入思考給定資料畫線句子“科學、藝術和古文化對於想象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構成了想象力的源泉”,自擬題目,自選角度,聯繫實際,寫一篇文章。

要求:(1)觀點明確,見解深刻;(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字數1000~1200字。

探尋“想象力”之源

【原文】

從黑白膠捲默片,到機器人科技充斥好萊塢大片;從人與人之間的博弈,到人工智能成功挑戰人類智慧……短短几十年內,智能已經不再是天方夜譚,而是真真切切地來到了我們身邊。人工智能何以如此之迅速發展?我認為,是“想象力”這一源泉。是“想象力”這般具有無限創造潛能的“超能力”,讓人類不斷地創造出新事物、新科技、新世界。有人認為,“想象力”不過是天馬行空、無跡可尋的。而事實上,如果我們細心捕捉就會發現,“想象力”猶如一泉活水,自有它存在、發展的源頭。

“想象力”的源頭是科學。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重要。”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是“經驗主義者”,習慣於以現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用已知的科學方法作參考,而後採取行動,有人甚至不擅想象,故步自封。然而科學精神的本質是追求真理、鼓勵創新,科學經驗也是被推翻、被革新、被打破以致再創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的想象力得到蓬勃發展。想象力之所以能化為現實,一次次以科學成果的姿態展現,正是因為一部分人敢質疑、敢批判、敢創造,最終取得了科技上的進步與成功,同時,這種科學精神讓人類突破知識的邊界、經驗的邊界,不斷激發著人類的想象力。

“想象力”的源頭是藝術。藝術,是一種代表美的精神力量。藝術不是千篇一律、乏味無趣的,它往往天馬行空,給世界增添無數色彩。人們經常說“藝術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這就是藝術的本質特徵:它既具有現實性也具有創新性,能為想象力提供審美元素和精神價值。吳良鏞先生設計改造的菊兒衚衕,將審美藝術融入人文環境,打造的便是傳統與現代、藝文與人文融合的建築藝術;崔自默的《藝術沉思錄》更是強調科學之思想、藝術之精神。他們善於發現不同的藝術之美,更能完好地將這種“美”融入想象,創造更美好的現實。

“想象力”的源頭是古文化。文化,無疑是人類文明的奠基石,是人類想象力的精華展現。古文化是先人積累的經驗,容易和現代社會發生碰撞,產生新的智慧和理念,給創作與創造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思想用在環境治理中,便創新了生態治理思路;以和為貴、天下大同的智慧運用在文化建設中,便有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中豐富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為人們認識世界提供著有益的啟迪,也為人們改造世界提供著有益啟示。古文化中的先人智慧,無疑是想象力的“根”。

想象力經濟時代,是人工智能主導的時代,也是文化致勝崛起的時代。無論人類社會如何發展,無論人類社會進入什麼時代,人工智能都無法超越人類的想象力和能動性,這是人類最偉大的優勢,只要我們在科學精神、藝術追求和古文化智慧中積極發掘,“想象力”的活水就會源源不斷,發展的命運就會牢牢把握在人類自己手中!人類終將藉助想象力和感受力的雙翼駕馭人工智能,實現一次又一次的騰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