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機」2019年的開始,給自己置換了新主機,這配置能打不?

最近大幅度的更新自己的工作機,從原本的Intel i7-5930K 大幅度提升至i9-9900K,把原本傳統式的硬盤全數汰換成SSD,也順手換了一個機殼,裝上了支持RGB 的散熱風扇,如此搞剛的行為下,我怎麼可能不來好好介(炫)紹(耀)自己的新工作機呢,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新工作機主要規格

  •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 3.6GHz

  • 主機板:華擎ASROCK Z390 TAICHI

  • 內存:金士頓HyperX Predator DDR4-3600 8GB x 4

  • SSD:金士頓HyperX FURY SSD 480GB / WD 藍標SSD 1TB x2 / SanDisk Ultra 3D SSD 1TB / WD 黑標M.2 2280 NVMe SSD 1TB / PLEXTOR M.2 2280 PCIe SSD 1TB

  • 顯示卡:NVIDIA TITAN XP

  • 風扇:Bitspower Touchaqua NJORD 120 PWM Fan Digital RGB 風扇(3pcs)

  • 機殼:瑞典Fractal Design DEFINE R6 靜音機殼

全面進化的Intel Core i9-9900K 處理器

Intel 第九代Core 處理器i9-9900K 3.6GHz 是2018 年10 月中開賣,具備8 核心16 執行緒,最高加速時脈可達5.0 GHz,並配有16 MB 快取,強調使用焊料封裝,保有穩定的超頻幅度。

不得不說,這次的包裝看起來真的很有時尚科技的感覺。湛黑的外盒上印有著漸層藍的字樣。打開後可以看到放射線般的內盒設計。

打開包裝後,就可以看到本次的主角躺在其中啦!

相信大家都會比較關心效能的部分,會以之前的工作機來做效能上的比較,讓大家感覺i9-9900K有多麼長足的進步。而根據CPU-Z的效能測試,i9-9900K 3.6GHz在單核心部分獲得了543.7分,多核心獲得了5170分,多執行緒比9.51。而在阿輝原本的工作機中所使用的i7-5930K,透過CPU-Z的效能測試下,在單核心部分獲得了380.3分,多核心獲得了2815.2分,多執行緒比7.4;xx分別在單核心提高了42.8%,多核心更是增加83.7%的性能。

CINEBENCH R15測試結果如下,OpenGL測試獲得187.68fps,CPU測試獲得1692cb。而i7-5930K在CINEBENCH R15測試結果中,OpenGL測試獲得141.86fps,CPU測試獲得832cb;xx在OpenGL圖形部份儘管顯示卡相同的情況依然提高32%速度,而單純CPU運算則是增加103.4%速度可以說剛好是快了整整一倍啊!

在較傳統的CPU跑分軟體CPUmark99測得i9-9900K為858分,主要會偏重單核心的效能:之前的電腦i7-5930K在CPUmark99測得564分;換算xx大約單核心也增加了約52.1%性能

以接近實際影片轉檔的測試x264 FHD Benchmark進行轉檔測試的結果,i9-9900K獲得了60.24 fps。而i7-5930K在x264 FHD Benchmark中獲得了29.66 fps;大約也是轉檔速度整整提高一倍的效能!

在7-ZIP的壓縮測試下,i9-9900K的MIPS(每秒跑多少百萬個CPU指令)高達60858;而i7-5930K在7-ZIP的壓縮測試下,MIPS則為32910;相較新CPU 提升了84.9%速度!

在模擬各種使用場景的PCMARK10中,i9-9900K測得了8747分;而i7-5930K則獲得了6004分;提升約45.7%

專為VR 環境而設定的測試軟體VRMARK 中,i9-9900K 獲得了11566 分,而i7-5930K 則獲得了8134 分。這一次電腦升級因為原來的顯示卡還算是堪用,就沒有更換新的顯示卡而是繼續沿用Nvdia TITAN XP,不過儘管這樣因為更高性能的處理器,也有實際不少的性能提升,這裡測試約也有42.2% 的測試結果提升。

主要針對4K 等級的高階遊戲電腦3DMARK 的Fire Strike Ultra 模式,i9-9900K 測試結果為7259 分。而i7-5930K 則獲得了6931 分。

針對Direct X 12 繪圖應用程式介面而設計的3DMark Time Spy 模式中,i9-9900K 獲得了9628 分。而i7-5930K 則獲得了8534 分。

而在3DMark 中Time Spy Extreme 模式下,i9-9900K 獲得了4698 分。而i7-5930K 則獲得了3962 分。

旗艦又高性價比的太極主機板- ASROCK Z390 TAICHI

因Intel 第九代Core 處理器的問世,素有超高性價比的主機板品牌ASROCK 自然不會錯過。這次入手了他們最新的 ASROCK Z390 TAICHI 與ASROCK Z390 Phantom Gamming,而在這次裝機的則是選用ASROCK Z390 TAICHI 。在外包裝上我們可以看到由齒輪構成的圖案,以及一個象徵著太極圖案的陰陽分隔線。

ASROCK Z390 TAICHI 本體上是採取黑灰色的設計,而主機板上醒目的齒輪與太極圖案十分搶眼。

在主要的I/O 部分,則有兩組天線安裝孔、一組PS/2 複合鼠鍵插槽、一組HDMI、一組DisplayPort、一組SPDIF、四組USB 3.1 Gen1 Type-A、三組USB 3.1 Gen2 Type-A 一組、USB Type-C、兩組RJ-45 網路插孔以及一組標準音訊插孔。

ASROCK Z390 TAICHI 放置CPU 的地方,除了第九代Core 處理器之外,同樣是採用Socket 1151 的第八代Core 處理器也能安裝。

CPU 插槽周圍,則有兩組大面積的金屬散熱鰭片,而中間則是以一個散熱導管來貫穿連接。

在CPU 插槽下方,就是安裝M.2 SSD 的地方。

這一張主機板支持了三組M.2 SSD ,選擇安裝了條高速PCI-E 規格的M2.SSD 作為系統使用

除了安裝之外,原廠還附有帥氣的金屬散熱保護蓋給我們。

內存部分,ASROCK Z390 TAICHI 共有四個內存插槽,擁有DDR4 雙通道技術,最高支援DDR4 4200+ 的內存。

而在主機板的右下角部分,有著圓形齒輪與太極圖案設計而成的金屬散熱蓋,看起來非常的帥氣。

散熱蓋的右上角則有一個機殼前置USB 插槽的連接線。要讓機殼上的USB 插槽可以使用的話,則要連接這個喔。

ASROCK Z390 TAICHI 本身提供三組PCIe x16 插槽,最大的特色是插槽周圍有著金屬包邊提供更強大的支撐能力,對於現在大型顯示卡越來越常見的情況,可以有更好的穩定性與耐用,其中前2 組PCIe 是來自CPU,可做單卡x16 或雙x8 的分配,而第3 組則來自PCH。另外主機板上還有兩組PCIe x1 可供使用。

難以忽視的RGB 炫彩高階內存條-HyperX Predator DDR4 3600 8GB

HyperX 是金士頓旗下的高階電競產品系列的內存條,而這次阿輝選用的則是效能與視覺都在頂級的Predator 系列產品。Predator 系列主要有提供3000MHz 到3600MHz 等多種型號,阿輝則是選擇最頂級的HyperX Predator DDR4 3600 8GB。

打開外包裝之後,就可以看到內存的產品本身被專屬設計的塑膠緩衝殼所保護著。

四片內存條都放在盒子內,只是堆疊起來放著喔,只要拿起來看就可以注意到了。

HyperX Predator DDR4 3600 8GB 內存的外觀上,雙面都有著類似魚骨狀的不規則散熱金屬片。黑灰色的設計,其實讓整體外形看起來非常的酷炫。

而在內存的頂部,則有著一條動態RGB 的燈條。這個有支援Intel XMP 和官方認證設定檔,可以透過主機板RGB 控制軟體自訂,並利用HyperX 的紅外線同步技術保持效果同步。

透過CPU-Z ,HyperX Predator DDR4 3600 內存的詳細資訊如下。

而i7-5930K 的AID64 內存讀寫測試結果如下。

閃閃發光支持RGB 的SSD-金士頓HyperX FURY SSD 480GB

在這個RGB 橫掃的世界中,視覺系玩家絕對會想辦法讓主機可以呈現各種閃閃發光的效果。而這次選用的則是金士頓HyperX FURY SSD 480GB,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有RGB 燈光,而且可以支持主機板進行燈號的同步。打開SSD 的外盒後,就可以看到SSD 本體與配件RGB 燈號線。

原廠還有附贈一個硬碟備份軟件「Acronis Ture Image HD」的軟件序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下載來使用。

這個則是安裝說明書,其實最大的重點就是在左下角的燈號的部分,原廠所附贈的線材是Y 字型的線材,一端是接在主機板上,另外兩端則是可以接上兩顆SSD 來進行燈號的串接。

HyperX FURY SSD 480GB 在外觀上,正面有著大大的X,內部有內凹的HyperX 的LOGO,X 上下兩端的鏤空區域則是為了配合內部的導光板而設計的。比起一般SSD 來講,HyperX FURY SSD 480GB 的重量可以說是比較重,拿在手上的時候感覺到特別紮實。

在配件部分,主要就是這條RGB 燈號控制線,他必須要接到主機板、SSD 上,才能透過軟體來控制SSD 上面的燈光顏色。

在SSD 的側邊,除了有著常見的SATA 供電與SATA 傳輸埠外,右邊則有一個接孔,這邊主要就是接上RGB 燈號控制線用的。

接上去的感覺就是這樣子囉。看起來跟移動硬盤有著幾分相似程度呢。

安裝在主機上的話,就可以看他綻放出七彩炫麗的光芒。除了LOGO 本身會發光外,X 上下的鏤空區域也會散發出RGB 迷人的光芒。

空有外表也是無用,SSD 本身的效能也是很重要的。透過AS SSD Benchmark 2.0,可以得知HyperX FURY SSD 480GB 的讀取為518.21MB/s,寫入則為480.74 MB/s。

光彩炫目兼具強力散熱-Bitspower Touchaqua NJORD RGB 風扇(3pcs)

當主機板、內存、顯示卡都能發光的時候,你絕對也不會放過風扇。這次所選用的散熱風扇是Bitspower Touchaqua NJORD 120 PWM Fan Digital RGB 風扇(3pcs),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單一風扇尺寸為120 x 120 x 25mm,最高轉速為2000 RPM,風扇內部藏有RGB LED,不僅是RGB 燈號可以控制,就連同風扇轉速也能控制。

由於這次入手的三風扇組,打開就可以看到裡面有三個風扇。每個風扇所延伸出來的線材分別是燈號與電源的控制線。

在電源與燈號控制線的部分,原廠則是採用3pin 的針腳插孔來進行連接。

而如果你的主機板上電源與燈號的插槽不夠的話,原廠還有附贈一片電源擴充板與燈號擴充板,讓你可以透過這個來串接其他會發光的產品。

實際裝機起來之後,大概就是長這樣,一整個非常適合拿來當睡覺時的小夜燈(超大誤)。

而透過主機板支援的Polychrome RGB 同步功能,我的新電腦在主機板、內存、SSD 與風扇的RGB 燈號,是可以進行同步顯色的。

記憶體綻放著低調內斂、又帶有神秘科技感的藍色。

當然,如果你要的話,也是可以讓這些裝置是同時顯示不同的顏色的燈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