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間道》:就是這部電影讓香港電影起死回生

《無間道》系列電影的第一部上映於2002年的香港,在當時的整個香港電影業都不景氣的情況下,電影《無間道》的出現,就像是給低迷的香港電影市場打了一針腎上腺素一樣。《無間道》上映兩週票房便衝破3000萬港幣,並最終以5500萬港幣的成績奪下當年香港電影市場的票房冠軍。除了票房,《無間道》系列還在內地,香港,臺灣多個電影頒獎禮上獨領風騷,囊括多個重要大獎。之後又衝出亞洲在三大電影節之一的柏林電影節上一展其鋒芒。並被美國華納公司以175萬美金購入重拍權,創造了亞洲電影之最,這一切都是對《無間道》系列恆久魅力的最好證明。重拾香港電影的自信,讓香港電影起死回生。這是《無間道》系列在商業上和品牌上的成功。《無間道》系列影片,無疑是近年來少見的從立意、構思到製作、拍攝都異常精良的港產影片。尤其難得的是,在大量商業元素包裝下的《無間道》系列卻有著一個相當嚴肅的精神內核。

從影片的片名看,所謂“無間道”,其實講的是人物命運,講人生的錯位。 “無間”二字意指佛教中的“無間地獄”,出自《法華經》,《俱舍論》,《玄應音義》等佛經。“無間地獄”是佛經故事中八個地獄之一,意為刑罰永不間斷,是八大地獄之中最苦的一個。“無間地獄”極大,廣漠無間,打入地獄的陰魂,無法脫出,永遠在地獄中受苦。影片以“無間道”作為片名,顯然寓意深刻。

《無間道》:就是這部電影讓香港電影起死回生

影片圍繞著兩個身份本不該屬於自己,互為警察和黑幫臥底的陳永仁和劉建明而展開,隨著眾多人物,角色的逐一登場,將一個“無間地獄”的命運圖說娓娓道來。獨具魅力的《無間道》系列可以說是近幾年低迷的香港電影市場中不可多得的票房神話,而《無間道》系列在商業上的成功除了其精彩的故事內容,還有就是影片中明星們所散發出來的灼灼光輝.對於一部商業影片片來說,明星對的票房的號召力經常比故事本身來得更強大。

《無間道》:就是這部電影讓香港電影起死回生

我覺得整個《無間道》系列,第二部前傳是最為精彩的。第一部的劇情與之相比略有不足,而第三部每個時間段相互交錯,影片整體的鏈接強硬,連貫性較差。而在《無間道》系列的第二部中,每個角色的內心掙扎和心裡轉變展現的淋漓盡致,這點尤為的吸引我,尤其是影片結尾,劇情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鋪墊,所有人的衝突一股腦的爆發出來,每次回味都會有一種宿命般的感覺,每個人都身受無間地獄的折磨。

《無間道》:就是這部電影讓香港電影起死回生

《無間道》並不僅僅是一部人物關係錯綜複雜的警匪片,其中還充斥著大量耐人尋味的細節。就比如陳永仁和劉建明的警號;陳永仁和前女友相遇,前女友故意把女兒的年齡少說一歲;陳永仁和劉建明在音像店第一次偶遇彼此留下好的印象以及貫穿整個系列的那首歌曲《被遺忘的時光》等等。如果你仔細去看的話,最讓人感到緊張的,不僅是警匪都被臥底的劇情,更是各種人物內心劇烈的變化,以及他們在所處環境中做出的艱難決斷。

《無間道》:就是這部電影讓香港電影起死回生

電影還有一些其他值得推敲的部分,比如說那個通往天台的電梯,極其富有隱喻意義的電梯井,電梯的場景在片頭就出現了,要是把核心矛盾集中發生的天台看作是無間地獄,那麼這部通往天台的電梯其實就是通往無間地獄的路了,也就是“無間道”的隱喻。通往天台的路看起來好走,其實卻被堆滿了屍骨,黃警司在這部電梯裡被反派抓住打死,陳永仁被警局的另一個臥底在電梯中射殺,而那個射殺陳永仁的臥底又被劉建明在電梯中殺死,正義不會輕易獲勝,甚至正義和邪惡的區別我們也不容易看清,正義與邪惡在電梯中較量,個人心中的正邪兩面也在電梯中爭鬥,電梯就是最縮影的無間道。

《無間道》:就是這部電影讓香港電影起死回生

《無間道》的經典之處,就在於在一個爛俗的框架之中,直白的設置了個性鮮明的各個角色,他們生活在各自被扭曲的人生中,就像生活在無間地獄中,不斷受苦受折磨,不斷與命運抗爭著,歷經種種痛哭奔向終點。貫穿於《無間道》三部曲中的,是每一個人物被各自命運中的事情所改變的內心世界,再到內心變化之後又各自改變了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